蔡英文總統本屆任期即將過半,回顧過去兩年,「改革」是蔡政府執政的起手式,但改革過程粗暴,也忽略民進黨過去高舉的程序正義,被改革者上街頭抗爭,國會空轉、藍綠對立,社會持續內耗動盪。成也改革,敗也改革,可說是蔡總統執政兩年註解。

蔡英文當選就任總統前允諾人民的謙卑執政,強調「不要害怕與政府溝通,如果講的話沒被聽見可以拍桌」,這些諾言曾獲得人民仰賴及期待。面對不同的聲音,執政者本當有更大的耐心和包容力去溝通,但執政兩年,標榜謙卑執政的蔡政府,卻是用高牆拒馬築起封鎖線,以強硬態度回應反對的民意;「聽不見可以拍桌」,如今卻變成「我聽到了以後,就不用再繼續那樣大聲了」。

蔡總統選在執政前期,推動過去幾任總統未完成的改革,但改革引發社會對立與紛擾,正因蔡政府無視程序正義粗暴執行,過去兩年,蔡政府憑藉國會多數強渡關山,聽不進在野黨建議,也不管社會反對聲浪,這正是蔡總統與基層民意愈來愈疏遠的原因,這些隱憂已成為她連任的路障。

近期幾份民調都顯示,多數民眾不滿蔡總統執政後的經濟表現,過去馬政府執政,常被批評愛談冷冰冰的數字,蔡總統在2016年選前也曾表示「數字是用來找施政問題,不是自我安慰」,並強調自己不會是「數字總統」。言猶在耳,現在執政團隊若陷入數字迷思,恐難讓人民有感,蔡總統近來頻頻到全台各地視導,也接受媒體專訪宣傳政績,但與其刻意宣傳,不如回頭傾聽民意,了解問題所在。

蔡政府執政兩年,邦交國斷了三個,未來如何穩定兩岸、突破外交,更是重大挑戰。兩岸缺乏政治對話基礎,雙邊關係裹足不前,陸方硬的一手在國際上對台施壓,包括挖邦交國,軟的一手祭出惠台政策拉攏人心,未來這種軟硬兼施仍會持續。經濟與兩岸、國際局勢環環相扣,穩定的兩岸關係仍是關鍵,這是蔡總統無法迴避的課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