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北大學者張永和 想把台灣建築師推薦到美國
2005/06/14 15:26:50瀏覽1709|回應0|推薦3

.

北大學者張永和 想把台灣建築師推薦到美國

   
 

記者陳東旭/攝影
 
 
【記者陳東旭/專訪】

在兩岸三地提起「非常建築」的創作者,張永和(見圖)這個名字就會浮現大家眼前。這位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的主任,名聲已遠播海外,美國建築學研究的重鎮麻省理工學院,決定聘請張永和為該校的終身教授,並擔任建築系主任。張永和獲此殊榮,自謙只是個「交際花」,負責居間做好世界建築研究的交流工作。

廿二年前,張永和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念建築碩士,為賺取零用錢,幫忙姨媽的鄰居灑掃、整理草皮。有一天他遇到這名領帶上有孫中山先生墨寶的鄰居長者,老人垂詢他的情況,後來才知對方是報人王惕吾。張永和對台灣部分建築師的作品印象深刻,希望能把他們推薦到美國去。

張永和多年來獲得國際間大大小小的獎項,他的成就已逐漸在世界上開花結果。他在赴美履新前接受本報專訪,談如何帶領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以下是訪談紀要。

記者問:到MIT後,有何新想法,要如何主持工作?

張永和答:建築是創造性的行業,華人的建築研究在亞洲、在大陸或在台灣,都有不錯的成績,有的並不比美國建築落後,只是以前沒有參與世界建築的圈子,讓人印象不深。反觀美國的建築教育,情況其實並不好,比起歐洲的建築就差了些,其中有經歷與習俗的問題,有過於嚴格的法律、保守的政治氣氛問題,也有的脫離了實際。

我到MIT後計畫做兩件事,一是把華人的建築介紹到美國去,例如台灣的謝英俊,他為邵族村落社區做設計,難度非常高,但也充分彰顯其意義,我會介紹謝英俊到美國去,說明如何透過建築,呈現弱勢群體的積極性和教育性。

第二個工作是把MIT的學生帶到亞洲、帶到中國來,讓美國學生擴大視野,不要只關在美國內部,要讓亞洲、北美及歐洲三角交流,大家互相平等交往,讓MIT、華人建築、美國建築三方面都有發展,才能互惠雙贏。

建築是唯一有共通性的地方,今天有那麼多地方在打仗,我希望做好這個工作,扮演好積極、融合、溝通的角色。

問:除了謝英俊,是否還有其他不錯的建築學者或實踐者適合推薦與美國交流?

答:還有許多位很不錯的,例如夏鑄九是社會活動家,造橋的廖偉立,室內設計師陳瑞獻,做建築藝術的季鐵男等人,我若有機會搭橋,會讓世界知道這些人。

問:你對台灣城市的印象如何?相較大陸部分城市,有無可改善之處?

答:我沒去過很多地方,但台北市是很不錯的,很多人都跟我說,台北多亂多糟,交通特別亂,但我去看過,根本不覺得亂。台北的一○一大樓不錯,但台北的魅力不在建築,而在城市風格。台北大路上的小巷子很有意思,小街小巷內全都是商業,小吃、刨冰、三杯雞,連馬路邊上的蒠油餅都會讓人驚喜。基本上,在一個特定區域內就解決了全部的生活。我喜歡這樣的城市,既然是城市,就要有密度,才是城市生活。

現在的北京已不是城市的感覺了,過去那種胡同裡什麼都有的鄉村式城市生活已不見,為了方便車子通行,路越開越大,人卻越距越遠,這樣住在城裡的感覺就不好。因此,台北、香港、上海全比北京的生活質量要高。北京一定要轉個彎,重新思考,要以人為本,都市才有生命,因此要加強公共交通、地鐵系統。

許多國外設計師把大陸城市當成白畫布去試驗,有幾個怪異的建築是可以接受,但不能每個私人公司或每個建築都有特色,不然就變成迪士尼,五花八門的樣子,城市就亂了套。我認為城市中百分之八十建築設計還都是自己境內的建築師,有些境內的建築師下手也不輕,值得深思。

問:你接了MIT的工作後,北大這邊要如何兼顧?

答:我喜歡做研究而非行政,北大這邊應該找別人來主持,我會以不同的方式配合新來的人,但具體工作就無法參加了。我的身分是建築師,是做實踐的,不是經典印象的學者,我要蓋房子,不能脫離實踐,否則根就沒有了。

【2005/06/14 聯合報】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kolalo&aid=1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