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命中美好的缺陷》短暫裡的永恆,遺忘裡的記憶
2014/07/30 01:53:53瀏覽14534|回應0|推薦1

雖然探討 死亡、病痛,《生命中美好的缺憾》(The Fault in Our Stars) 卻是個讓人 感動、溫暖的電影。電影讓人流淚,但不是為了 害怕與失去,而是因為「生命中一切的美好」。

生命,總是短暫,總是在死亡催促的極限裡。不過,故事告訴我們,短暫又極限的生命中,也有好多的「無限」(infinities)。

死亡,好似會抹去一切,讓人遺忘。不過,故事告訴我們,遺忘裡,也有永恆的記憶。

關於故事,從這張劇照,可以看出個端倪:

一對年輕男女的愛情故事,女生帶著呼吸器,所以是生病的人,不過男生,沒有明顯特徵(這是隱藏在故事內部的祕密)。

這對年輕男女,一個身體朝下,一個身體朝上。朝上(up to the heaven)與朝下(down to the earth),分別代表兩個世界,所以在劇照中,已經很巧妙地暗示了故事的發展與結局。

此外,故事的背景是草地,不是家裡的床鋪,因為生命的道理,是在星空下,在自然宇宙裡,而不是在屋簷下,在地毯或床上。

這個電影,是根據John Green 的2012年小說,The Fault in Our Stars 所改編拍攝的。作者,除了寫小說之外,在youtube裡,還是著名的vlogger,也就是以 youtube 寫部落格的意思。不過,當然不是真的寫部落格,而是規律地製作與出版短影片。他的vlog也很popular,是 Crash Course,是一系列關於英國文學、世界歷史、還有生物化學等課程的影片。若想練練英文兼增加學問,這倒是個相當好工具。

。。。。。。

回到故事。這是個關於生與死的,多面視角與辯論。

面對死亡,人類好害怕。作者將故事的兩個角色,設定為十六、七歲的青春期男女,因為癌症,而必須時時刻刻與死亡面對面。在青春年華之時,花朵盛開綻放的時刻,還沒來得及見到自己的未來,還沒開始想像生命的所有面貌,就已經被死神狠狠盯上。這樣的人生,非常地黑暗悲觀,非常的怨憤無奈,卻又無從抱怨伸冤。

把生命的極限,設定在青春期,更顯得人的「極限」是多麼的短暫、多麼地曇花一現。

面對「極限」,人應剛如何看待「生命」本身呢?

(說明白點,死 都在眼前了,生 還有什麼意義呢?)

這個問題,一直都困擾著 Hazel Grace Lancaster。她一直很黑暗,很封閉、很悲觀,反覆地閱讀 The Imperial Affliction (《莊嚴的苦痛》,是個虛構的小說),因為死亡的極限是多麼龐大的壓力,已經將她的心壓抑到沒有光明,沒有希望。

不過,當她遇到 Augustus Waters 時,不只她的生命開始變得不一樣,連她對於生與死的態度,也逐漸改觀。

Augustus 也患有癌症,不過,他總是心存希望,擁抱光明。他最愛的書,跟 Hazel 的很不一樣,相當樂觀明亮,The Prize of Dawn(《黎明的價值》)

因為 Augustus 的幫忙,Hazel 可以到阿姆斯特丹,與 The Imperial Affliection 的作者見面。這趟粉絲與作家的會面,非常「不莊嚴」,卻很「苦痛」。原來,在 Hazel 心目中,那最敬佩的作者,竟然只是個酒鬼,還口出諱言。

不過,即使這個會面相當不悅,Hazel 卻由與 Von Houten 的對話中,領悟到極限與無限的觀念。這個領悟,讓她分外享受這趟旅程,也徹底改變對於 Augustus 的態度。

關於極限與無限的觀念,是來自於阿奇里斯與烏龜賽跑的詭辯(zeno's paradox)。

(圖片來源:

http://beforeitsnews.com/mediadrop/uploads/2013/40/ff9ce80d43e8e434de793434db5a304aad85cf42.png)

簡單地說,就是:「一」,相對於二或者是多,是個「極限」,而且,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字,一個非常小的極限。但是,在這個極限裡,在「〇與一」之間,還是有好多的「無限」,0.1234556664957489363748, etc.,數都數不清。

所以,死雖然在眼前,生命的極限隨時到來,短暫中,仍舊有好多的無限可能,例如,無限的愛,或是 無限的創造。

於是,Hazel 決定不再花費心思,面對死亡、處理與死亡的關係,而是,看向生命、擁抱生命,而且要在這短暫的生命裡,也就是這「短暫的極限」裡,創造 無窮無盡 的 無限大。況且,有些無限大,還會超過其他無限大。於是,她想要創造的那個無限大,是屬於她自己那個最大的無限。

她接受Augustus的愛,認真地享受愛,與他共創愛的經歷、愛的記憶。

短暫裡,也有永恆。

。。。。。。

所謂的「短暫中的永恆」,用比較白話的方式說,也可以翻譯成,活在當下。活著,必定有死,所謂的死,就是極限。既然極限必然,此時此刻的存在,不如就以奮不顧身地方式生活著,強化此時此刻的絕對意義,在極限中,便產生了無限的價值。

因為極限中的無限價值,Hazel 開始變得比較開朗,比較享受當下,而且,享受她的自己,也更認識真正的自己。

正如同 Augustus 剛認識 Hazel 曾這樣問她:「我想要認識真正的你,不是你的癌症歷史」。

也就是說,Hazel 一直活在死亡的陰影下,幾乎忘了自己,忘了自己真正的存在與價值。不過,在認識 Augustus 之後,與他的談話,還有談戀愛,終於讓 Hazel 認識到,也體會到,關於「自己」「真實的存在」,與「無限的價值」。

於是,關於「極限中的無限」,也是「自我認識」的一種方式。

有極限生命的人,有著無限存在的意義。

而且,人類有極限的自我,其實也有著無限的價值。

。。。。。。

但是,「有極限的自我」,該如何創造「無限的價值」。

其中一種方法,就是「記憶」,而且是在「遺忘裡的記憶」。

。。。。。。

故事剛開始的時候,Hazel 非常的悲觀,一方面,她肯定自己會被遺忘,而且,很快就會被遺忘;另一方面,她知道她的離去,無法讓她父母遺忘,將會留下恆久的傷害。

遺忘,很致命。因為遺忘,存在本身變得幾乎沒有意義。

記憶,也很致命。因為記憶,生者,將可能永遠都活在,無法自我原諒的深淵裡。

。。。。。。

當 Hazel 剛認識 Augustus (Gus) 時,兩人有段對話,就是在討論,「遺忘」(oblivion)。Augustus 很擔心被遺忘,他想要被大家永遠記得,於是,他想一做大事,做件很不一樣的事,讓世人永遠會記得他。而他自己,也總是很樂觀地相信,這一定會成真。

不過,Hazel 比較不擔心遺忘,因為,遺忘,畢竟是生命的事實。死亡,就是一種遺忘,會被眾人遺忘,每個自己,都彷彿埋入塵土,也投入大海,永遠消失不見了。

但是,比較起遺忘,她自己一直不敢說,也更為擔心的是:自己的父母,自己所愛的人,該怎麼辦?他們會一直活在,「無法原諒自己」的痛苦「記憶」裡。她害怕傷害父母,也傷害愛自己人,當然包括 Gus;這也是為何故事前面,述說許多她的猶豫,不願接受 Gus 的真情真意。

甚至,Von Houten 的《莊嚴的苦痛》,更加深了 Hazel 對於所愛之人,將「無法原諒自己地活在苦痛之中」的信念。Von Houten 的故事結局,太絕望了。 故事主角, Anna,也因為癌症,年紀輕輕,便離世了。她的離世,也是故事結局;而故事的結局,就是她最後的半句話。臨死前,她所說的那句話,剛好說到一半,就蒙主恩招,於是,那句話,就一直沒有結果。故事,也就停在這裡,連個句點也沒有。

故事這種有頭「沒尾」的結局,一直很困擾 Hazel,她總覺得,一定需要把故事說完啊,怎麼就這樣結束了。故事裡,除了 Anna,總是還有其他的角色,她的父母,她們後來的心情,她們後來的生活呢?

對於 Hazel,故事應該說完的意義,就在於,她想為她的父母找尋生路。她的父母因為這樣的女兒,受盡千辛萬苦,敏感又體貼的 Hazel,很清楚明白。

Hazel 不害怕被其他人遺忘,可是她害怕在他的父母心理,留下遺忘不了的傷痕。她的這些害怕,就顯現在 Anna 的故事裡。因為故事停在 Anna 的離世時刻,Hazel 便也無法揣測自己的父母將會有的解脫與原諒。

。。。。。。

她最擔心她離去後,父母可能的情況,最具像的表現,就是 Von Houten。

Von Houten 也是曾經因為癌症,而失去八歲女兒的傷心爸爸。他的心痛,沒有癒合過,於是,酒與阿姆斯特丹,成了他的避難隱居地。對他來說,死亡,奪走了他女兒的生命,也奪走他的。他的記憶,停留在女兒離去的那一刻。死亡,果然就是消逝,也是個嘎然而止。他的人生,靜止了。

Hazel 好擔心自己的母親,會落入這樣的情境。這也是為什麼,到了故事後面,Hazel 知道母親正在參加輔導課程,將來要當絕症病患的家人輔導員時,極為開心,因為,她母親的生命,不會隨著她的離去,嘎然而止,失去意義,一片空白。媽媽,將會原諒自己,進入新的生命。

。。。。。。

關於記憶的殘酷,Hazel 後來是由 Gus 那裡得到啟發。人與人相處,就會留下記憶,而記憶的存在,很殘忍地,通常都是傷害,也就是疤痕。然而,會留下傷痕,肯定必須具有殺傷力,而這樣強度的傷害,則通常都是來自於 愛。

她終於明白,自己會為所愛之人(父母與Gus),留下記憶的傷痕。但是,這個傷痕,也是因為她們彼此之間的愛。

父母對她的愛,相對地留下父母心中愛的傷痕;她對 Gus 的愛,也在她自己的心中,留下最痛最痛的十分的傷痕。

但是,因為愛,這些傷痛,是刻劃記憶的存在,也是那個當下的永恆印證。況且,這個愛與愛的疤痕,起碼是「發自內心去愛的人,決定了這個愛,也決定了這個將會出現的傷痕。」

當 Hazel 親身經歷了 Gus 的離去,她才真正的明白這些道理。這也是為什麼,她在 Gus 的喪禮中,改變原本的頌詞,重新講述一段,為 Gus 的父母重建新生命的頌詞。

對活著的人來說,苦痛難免,傷痕也一定,但是,既然這是自己所選的,自己所愛的,這些都萬分值得。(You don't get to choose if you get hurt in this world...but you do have a say in who hurts you. I like my choices. ---- John Green.)

。。。。。。

只是,這樣還是沒有解釋到「遺忘中的記憶」耶~~

沒關係,我們回到 Gus 所擔心之事,遺忘。

Gus 很怕被遺忘(I fear oblivion),他一直以為所謂的「留在記憶」,就是轟轟烈烈地做大事。可惜,他被癌症擊倒,根本做不了大事。他想完成的「留在記憶裡」,便無法達成。

可是,與 Hazel 的相知相愛,讓他也領悟到關於「記憶」的意義。從他寫給 Von Houten 的那封信,也就是 Hazel 最後讀到的那封信裡的一句話,就能明白:愛得深,遠比愛得廣,還重要。甚且,這也是一種英勇的表現。

Hazel 與家人的愛,與 Gus 的愛,已經足夠,因為,她愛的很深。假若,有一天 Hazel 離去,在眾人的遺忘中,很快地,Hazel 就彷若一個不曾存在的人一般。但是,因為她愛得深,她像是一個疤痕一樣,永遠活在家人與愛她的人的心中(例如,若是尚未死去的 Gus)。於是,在眾人的遺忘中,她真正的存在事實與意義,就是深深地烙在愛她的人的心裡與記憶。

於是,關於Hazel的無限價值,也深深地刻印在愛她的人的記憶裡了。

「記憶」中,也擁有了「無限」。

。。。。。。

「記憶」與「無限」,最後,巧妙地在故事的結尾,被連結在一起。

而死亡,便不再是「遺忘」與「極限」。

。。。。。。

Hazel 與 Gus 兩人在故事一開始,都有著因為即將死去,而在心中有個難以解開的迷惘。兩個人也因為相遇相愛,幫忙彼此,解開對方心中的迷惘。

於是,Hazel 不再擔心極限,因為在極限中,有著無限。

Gus ,也不再擔心遺忘,因為在眾人遺忘中,總有愛人的記憶。

因為 愛 與 經驗,生命 便充滿 記憶 與 無限。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tydid951&aid=1554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