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宗教匡正人心
2009/01/18 06:34:16瀏覽1424|回應2|推薦33
 

98/1/13()

宗教匡正人心,信仰使人著迷,

透徹了宗明義,審慎斷章取義。

令人遺憾的是,有許多人錯認宗教是迷信。其實宗教不是迷信,也不是哲學,更不是神教,它是一種教育。教育我們如何在這一生中過身心安穩的生活,教育我們如何做好人,做善人,提陞生活品質,遠離痛苦,過幸福美滿的生活,宗教發揮著匡正人心的社會教育功能。

宗教信仰雖不等於迷信,但信無疑屬於信仰,或者可以說迷信是信仰的極端形式,是盲目或狂熱到入迷程度的信仰。但這個「程度」又怎樣區別呢?我們可以從社會心理和歷史發展這些角度來探討。

迷信和信仰都是社會心理現象。都是人們對神、大自然、人事物、或現象感到驚異、而又恐懼所出現的崇拜心理。在希臘語中,「可敬」和「可怖」是同一個詞,「崇拜」和「恐懼」也是同一個詞,中國人則合為一個詞「敬畏」。這種敬畏心理,就極端而言,就是被崇拜物件所征服,如果在人格上也依附於它,就可以稱為迷信狀態。人們不僅對宗教的神產生過迷信,對金錢可以迷信,對武器可以迷信,甚至科學也可以成為迷信對象;對人也一樣,例如德國人迷信過希特勒,蘇聯人迷信過史達林。

從歷史發展角度看,所有宗教早期無疑都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命運的決定者」是異己的、神秘的和令人敬畏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的自主意識增加了,人格相對獨立了,那種決定命運的異己力量也就相對減弱了,人們對「神」的敬畏和熱情也相對減弱。因此,「迷信」或以往的充滿敬畏的迷信色彩較濃的信仰,就轉化為一般的、普通的信仰,成為一種社會風俗。(資料來源:到底有沒有命運/陳一陽)

所以,宗教講求「正信」,也就是要透徹明了宗教的教,且應審慎地、不作斷章取義的解釋,將宗教的教義與精神實現在日常的生活中,作為處世做人的準則。


Dai dance 竹舞 Bamboo dance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zmind&aid=2574209

 回應文章

牛仔3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祝 新春愉快 感謝回應
2009/01/22 15:23
<>
<>
<>
<>
ez(ezmind) 於 2009-01-21 01:40 回覆:

刪除


宗教有其社會及教育功能
正確的信仰須透徹瞭解教義
才不會迷信
牛仔3號(book4joanne) 於 2009/01/22 15:21 回覆: 

是的 就是要"正確"才不會"迷戀"


牛仔3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信仰和迷信
2009/01/20 20:19

信仰和迷信是一牆之隔的對壘

迷信讓人對宗教望而卻步

直到生命遇到災難

信仰成為波濤中的浮木

大體來說

匡正人心的效果都是有的

ez(ezmind) 於 2009-01-21 01:40 回覆:
宗教有其社會及教育功能
正確的信仰須透徹瞭解教義
才不會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