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桃花源:孩子們的問題
2009/02/04 07:59:08瀏覽621|回應0|推薦0

 「爸爸,人家都說我們把小團山變成了桃花源,我們真是在建設一個桃花源嗎?」

 「這是人家在恭維我們,但是爸爸並不喜歡這種講法,因為桃花源帶著逃避的想法,而爸爸卻希望意氣昂揚,帶著積極進取的精神,屢挫屢起。爸爸心中的理想,是要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方向去做,雖或有所不能,總不能避世。」

 「我們幾位叔伯阿姨談到走這遭的目的,心中想的是『河西儒學』,這些讀書人如郭瑀、蒙遜等,避開魏晉以來的兵燹,在河西走廊傳習漢朝正宗儒學。當時看似僻處一隅,微不足道,卻帶來北朝的漢化。」

 「另外一個例子是南北朝結束後的王通,他是初唐四傑中頭名王勃的祖父,原本向隋文帝獻治國之策,不被採納,於是私人設帳講學,教育出魏徵、房玄齡、杜如晦、李靖、溫彥博等治世名臣,奠下了貞觀之治的基礎。」

 「我們所在的小團山,更具有歷史意義,它原是劉銘傳練兵的地方。劉銘傳後來在台灣抗擊法國入侵,進行台灣的現代化工程,眼光、心量和智計、魄力,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孩子們,你們看爸爸跟張大春伯伯討教的文字。張伯伯這首詩有這樣的句子:『沉吟不必酬知己,語在桃源魏晉間』。爸爸問:『既有桃源,則為避秦可知也。當今之世,秦其為誰?何處可得而避也?』問的其實是張伯伯自己的出處應對之道。」

 「但是張伯伯太認真論學,未曾想到這問題別有寄託,這樣回答:『桃源之作為一個將近一千六百年的文化典故,早就不只是針對一個強秦而設思立境的語彙了。相對地,秦之一字的指涉,也未必要比會於一國一政的處境。逃眾、逃俗、逃名、逃刑,是一種生命情調,詩中獨運,會心不言而已。』」

 「這個回答很有意思,你們應該好好理解,但是這個回答並沒有回答爸爸的問題,也沒有回答你們最初的那個問題。反而是張伯伯在別的地方,回答了我們的問題,雖然太過抬舉我們,但是卻洞見了我們的初衷。」

 張伯伯說:「臺灣大學教授郭中一回安徽老家蓋了一個小社區,他代表了臺灣社會中堅力量中的一小群人,這些人選擇移居大陸進行第二次創業,實現自己在島內不能實現的理想。在兩岸的交流中,商業、政治往往佔強勢,但不要只看郭台銘投資,『郭中一們』的『活文化』交流具有非凡的意義。」

 孩子不解:「那爸爸為什麼還在去年寫春聯時,橫幅寫『遯世无悶』,那不就是避世嗎?」

 「『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這是《易經》遯卦裡的一段話。境有順逆,人必須知道何以自處,處逆境能夠憂不忘道,不怨天尤人,自我修省。它的道理是和《中庸》相通的,《中庸》裡頭說的『居易以俟命』,就是這個道理。」

 「在這個意義上來說,『遯』並不是逃避,而是孕蓄積累,將有所為。懂了嗎?」孩子點點頭。我知道,他們未必能夠理解,因為問題不在文字知解,而在生命體悟,他們還需要有更多的經歷,甚至更多的頓挫,才能明白這個道理。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ikuo&aid=261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