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RSS Feed Link 部落格聯播
★《幸福的魔法:更快樂的101個選擇》工作與生活都獲得真快樂,一點也不難! (點入)
★中天電視"發現新台灣 真心看台灣"報導生命橋樑慈善畫展 (點入)


The art of happiness is to serve all. (全方位服務眾人是快樂的藝術)
快樂(Happiness) = 愉悅(Pleasure) + 投入(Engagement) + 意義(Meaning)


真情不必躲迷藏   快快樂樂做自己


以信心能力坦然創造生命每一刻


利人絕對是百利   誠實對己也對人

文章數:519
諾貝爾獎得主康納曼50餘年智慧《快思慢想》:: 避開直覺的陷阱,成為更有智慧的人
心情隨筆心靈 2013/06/19 11:20:51

作者:鄭婷方 出處:2012年11月號《遠見雜誌》 第317期

心理學大師、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是行為經濟學之父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窮盡畢生之力,彙集50餘年來的研究與觀察,淬煉成的經典鉅作──《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

康納曼被譽為繼佛洛伊德之後,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家,畢生所從事的跨領域研究,對經濟學、醫學、政治、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等,皆產生深遠影響。例如,他透過許多簡單的小實驗,挑戰過去經濟學家認為「人是理性的」假設,點出人類常不自覺的過度自信,還往往有過於主觀的偏見。

《快思慢想》繁體中文版由中央大學講座教授、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翻譯,《天下文化》出版。

洪蘭在導讀中提及,「作者的睿智深深吸引了我,他做的實驗都很簡單,卻有力地證明人不是理性的動物,(人類)很容易被直覺和偏見誘導去犯錯」,洪蘭寫道。相信看過這本書的人在做決定時,一定會避開直覺的陷阱,使自己成為更有智慧的人。

洪蘭回想,在翻譯這本書時,因為真的太喜歡了,原子筆是論打的去買,不知寫掉多少枝,一早爬起來,就坐在桌子前面寫,六親不認,貓咪繞著腳一直轉,她也無暇理牠,迫不及待想把書譯完,介紹給讀者看。

快思,你的直覺讓你看不見什麼? 康納曼:我們看不見自己的看不見
    
本書之所以叫《快思慢想》,是因為康納曼指出,有兩個系統主宰著人的思考與決策。

的叫做系統一,是各種直覺的思考,它是自動化的心智活動,包括知覺和記憶,非常的快,不費力,它不受自主控制,就如我們能輕易回答1+1=?。

的叫做系統二,這是需用到注意力去做費力的心智活動,就像若要你立刻算出17×42答案是多少,通常在系統一失敗後,系統二才會上場,系統二主要特性是懶散,也就是若非必要,絕不多花力氣。

康納曼這本書,就想要破除思考的盲點與迷思,希望大家不僅要會直覺地「快思」,也要能縝密的「慢想」 。他指出,人一生中,通常是依循印象和感覺過活,雖然直覺和偏好所做的選擇也是對的,但並不是永遠都對,或全部都對,「有時我們是錯的,但是我們仍然很有信心。」

在書中作者不斷地舉例說明。例如問:「摩西帶了多少種動物到他的船上?」但經過測試後會發現,知道這個問題根本問錯的人,真的很少。其實「摩西」並沒有帶任何動物上方舟,「諾亞」才有,這就是所謂的「摩西錯覺」。

又如問說:「在英文字母中,K比較可能出現在字的第一個字母,還是第三個字母?」大部分人都很容易想到某個字母開頭的字,但是卻不容易想到同樣字母出現在第三個位置的字彙。但是其實在英文當中,K、L、N、R、V出現在第三個位置的比較多。康納曼指出,這個例子就是依賴直覺,所造成可預期的偏見錯誤判斷。

康納曼也拿簡單的數學題,測試大家的思考模式:「一支球棒和一個球要價1.1美元,棒子比球貴了1美元,請問球要多少錢?」大部分的人,都會直覺反應答案是:球是10美分(0.1美元),因為這個問題的特點就是它會引起一個直覺、吸引人的答案,但這個答案是錯的!正確的答案是5美分(0.05美元)。

好幾千個大學生都做了這個球棒與球的問題,結果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有五成以上的學生,都給了直覺的答案,也就是錯誤的答案,康納曼觀察,這就是「許多人太過自信,太信任自己的直覺!」

也如,「所有玫瑰都是花,有些花很快就凋謝,所以有些玫瑰花很快就凋謝」,這樣似是而非的邏輯推理,康納曼說,要反駁這樣的直覺,需要花力氣,但大部分的人都懶的仔細去想問題。

月暈效應: 第一印象比重大過想像

所謂的月暈效應,也讓人發窘,也就是說人總會在一個英俊、有自信的演講者跳上講台時,給予他的演講內容較高的分數,甚至比他應得的更高。人們在喜歡人的時候,會傾向喜歡他的全部,包括那些你沒注意到的,月暈效應增加了第一印象的比重。

康納曼更舉出發生在自身的「月暈效應」,他發現自己任教時改學生的考卷,會傾向給第一題答得好的學生,第二題較高的分數,甚至幫第一題答得好的學生,解釋第二題答的模稜兩可之處,但他後來立即發現如此做有嚴重的錯誤,才改成所有學生第一題,記錄下分數,再改所有的第二題,沒想到卻發現,這樣做以後,給的分數會有很大差距。因此恍然大悟,以前感受到的一致性是假的。

接著又一個例子,也令人震撼:「請問你看到一個人在紐約地鐵上看紐約時報,下列最符合這個人的情況?」(A)他有博士學位(B)他沒有上大學。大家通常都會選「他有博士學位」,但卻沒有發現,這不一定是明智的選擇,因為根據統計,在紐約坐地鐵的人,大學沒畢業的比博士多。信手拈來,書中內容指證歷歷,人們面對很多問題時,都可能因為表面的印象,從未曾估算真正的機率,犯下系統性的錯誤而不自知。

康納曼說:「我們會對顯而易見的東西看不見,我們看不見我們的看不見。」

你從未慢想過的錨點效應 康納曼:荒謬!人的判斷會被沒有訊息價值的數字影響
    
在書中,康納曼說他曾與特維斯基,一起請奧勒岡大學的學生做過幸運大輪盤實驗,這個經設計過的輪盤,上面標示0到100的數字,但不管數字怎麼轉,都只會停在10和65這兩個數字上,接著他們問學生問題:「你認為聯合國中,非洲會員國的比例是多少?」

照理來說,大輪盤根本無法提供回答上述問題的線索,受試者應該忽略它才對,但康納曼實驗發現,看到輪盤轉到10的人,會估計非洲會員國的比例平均為25%,而看到65的人,平均估計為45%。

幸運大輪盤的實驗論文,是康納曼和特維斯基,發表在《科學》期刊中,最著名的一篇。康納曼說,雖然他們不是首位觀察到錨點效應的人,但是藉此實驗,卻是第一個展現錨點的荒謬的,人們的判斷竟會被一個怎麼看都沒有訊息價值的數字影響。

善用錨點效應,改變決策

錨點效應和應用,不只存在實驗室裡,在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康納曼再舉精采例證,過去有個實驗,請一群房仲評估一棟待售房產價值,他們看了房,也打聽了行情,其中有一半的房仲看到的價錢遠低於屋主開價,另外一半看到的價錢,則遠高於屋主開價,結果這些房仲的估價,都朝看到的屋主開價靠攏,但房仲們卻不認為自己有被影響。

甚至錨點效應,能確實運用在行銷上。幾年前,愛荷華州有超市打出促銷廣告,康寶濃湯減價10%,某天,廣告牌上寫「每人限買12罐」,某幾天又寫「購買數量不限」。結果在限買12罐的日子裡,消費者平均買七罐,比沒有限制量時,購買量多了兩倍。因此在這個實驗中,那個「12罐」,就是影響力強大的「錨點」。

連公共政策上,錨點效應都可見。例如傷害的賠償裁定,被告的公司行號(如醫院和化學公司),常遊說立法委員為賠償設一個上限,在人們搞不清楚錨點作用之前,可能會覺得有個上限對被告企業有利,但是現在恐怕卻還得換另一個角度思考,因為假設賠償上限是100萬美元,雖能阻擋更大額的賠償,但此錨點也會把很多小額的賠償金拉高,甚至可能原來很低的賠償金,都因為這「100萬美元」的錨點,大大提升了。

換個講法 理解溝通的藝術 康納曼:你會買「90%不含脂肪」還是「含10%脂肪」的肉品?
    
譯者洪蘭教授在導讀中提及,最近台灣社會,從美牛案始,瀰漫一股對政府的不信任感,她建議官員們應該來看看這本書,學學溝通的藝術與智慧。

洪蘭說:「同樣一件事,換個說法,民眾就能接受。」而這本書,教我們的是,很多事情換個角度想,就會完全不同,甚至換個講法,引起的感受截然不同,但你我從未細心覺察。

康納曼在書中先以賭局為例,他實驗發現,通常人們會願意聽到「贏」的敘述,比較希望聽到「花5元去買彩券,有10%的機會去贏100元,90%機會什麼都沒贏,」而非「去參加一場賭局,90%的機會輸5元,10%機會贏95元」。這兩種敘述,其實是一樣的結局,但「輸」卻會引發很強烈的負面感覺。

而連加油站,也能有這樣的心理作用,用信用卡付費,總是比付現金要貴上一點點,卻被稱為「現金折扣」,而非「信用卡費用」,這樣的心理學也是有道理的,這兩者分明是同一件事,但聽到現金折扣的情緒上的坦適,卻是大不相同的。又如,一句話說,「開刀後一個月的存活率是90%」,另一句是,「開刀後一個月的死亡率是10%」,表達同一件事,但卻引起截然不同的想法,影響開刀與否的決定。再有,到超市去買夾三明治的肉時,若看見一個寫著「90%不含脂肪」和「含10%脂肪」的肉品,以健康考量,會選哪一個呢?

善用溝通,能影響決策結果 康納曼書中舉出無數生活中案例,也有公共議題觀察。

如器官捐贈率在奧地利近100%,但相鄰的德國卻僅有12%,而同在北歐,瑞典捐贈率達86%,但丹麥只有4%。會有如此大的捐贈率差距,竟然問題出在表格設計上!

高捐贈率的國家是不想捐贈的民眾,必須在空格中勾選,才足以認定不願捐贈,而低捐贈率的國家,則是要勾選才會成為捐贈者,就這樣一個隨手之勞的表格設計,卻足以改變人心志走向,和實際決策成果。

《快思慢想》提供全面性的思考的批判,把大家從沒細想的生活細節,重新解碼。從小事、小處著眼,卻能揪出許多人性從未覺察之處,也難怪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也是《推力》一書的作者瑟勒(Richard Thaler )讚揚這本書,會讓你對工作、世界,生活的看法都會一一改變。

不過這本書不太適合囫圇吞棗,需要靜下心來,再如瑟勒所說,「慢慢讀,反覆讀。」跟著康納曼的實驗與驚人發現,一步步省思及剖析自己的思考邏輯,用直覺反應的快思,也用蘊藏細緻的慢想,顛覆過去的思惟方式,改變看事情的角度。

最新創作
7月2日舉辦東海大學1986年同學畢業30週年同學會
2016/04/03 17:01:33 |瀏覽 805 回應 0 推薦 1 引用 0
決定窮人還是富人的關鍵點!看完你一定懂!
2015/01/04 14:09:57 |瀏覽 1301 回應 0 推薦 1 引用 0
善用日照 屏東「養水種電」兼顧經濟、環保
2015/01/02 11:57:34 |瀏覽 840 回應 0 推薦 0 引用 0
中國古代童蒙讀本之一《增廣賢文》全文及解釋
2015/01/01 16:47:17 |瀏覽 52189 回應 0 推薦 0 引用 0
【TED演講】蔣勳:留十八分鐘給自己暨憶「雪 — 紀念母親」
2014/12/28 20:51:42 |瀏覽 2299 回應 0 推薦 0 引用 0

精選創作
如果有一天 我們說再見
2014/09/30 07:46:51 |瀏覽 1223 回應 0 推薦 0 引用 0
柴智屏:吵「好」架 = 有策略,不傷身
2014/05/19 22:22:11 |瀏覽 1462 回應 0 推薦 0 引用 0
這就是麥肯錫的用人標準,你是真正的人才嗎?
2014/05/13 06:09:29 |瀏覽 1480 回應 0 推薦 0 引用 0
馬友友:現代人最應培養的是「同理心」
2014/02/25 23:32:21 |瀏覽 2898 回應 0 推薦 0 引用 0
稻田裡的餐桌計畫 : 請赤腳入場, 吃頓與大地合一的饗宴
2013/04/18 22:26:48 |瀏覽 4844 回應 0 推薦 4 引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