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朝陽曇無竭比唐僧還早207年取經
2010/10/26 23:31:18瀏覽305|回應0|推薦0

  一部《西遊記》,使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家喻戶曉。而在古城朝陽的千年歷史上,有一位得道高僧早於玄奘207年便曾「西天取經」,此人名為曇無竭。


  曇無竭西天取經的途經路線和取得的功業與玄奘相比大同小異,但因身處塞北關外,遠離中原文化圈,他的事蹟在史冊中鮮見記載。他是東北地區遠赴佛國印度求取真經的第一人,對中印文化的溝通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有作家稱,若做《西遊前傳》,曇無竭是當之無愧的男一號!


 生逢亂世
龍翔佛寺與佛結緣


  曇無竭是從小就入戒,10歲出家當了和尚,那一年是公元400年,即東晉隆安四年;也是南燕建平一年。東晉紀年是中原紀年,是中國歷史的主流紀年,南燕紀年則是曇無竭所在的慕容燕國的紀年。


  同為一年為何有數個年號?翻閱史書令時光倒流,中華歷史定格於「五胡十六國」的動盪歲月。自西晉末年到北魏統一北方期間,有五個北方少數民族先
後建立政權,所謂五胡是指匈奴、鮮卑、羯、氐、羌;而十六國則是指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西秦、前燕、後燕、南燕、北
燕、夏、成漢等十六個國家。此外,還有代國、冉魏、西燕、吐谷渾等國家若流星般速生速滅,實際上前前後後共有二十國。立個國就有國號,換個王就換年號,曇
無竭生逢亂世,那是一個「離亂人不及太平犬」的黑暗歲月。


  戰火紛飛,時勢不穩,但在當時東北亞的文化政治經濟中心的龍城朝陽,呈現的卻是一派和平繁榮的景象。歷代燕國皇帝建造了大量金碧輝煌的佛教寺
院,東北地區的第一座佛寺,即曇無竭修行的龍翔佛寺就是在這一時期修建的。在國家的決策機構中,高僧的身影隨處可見,燕國對佛教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朝陽市宣傳部田部長表示,朝陽曆史悠久,擁有幾大文化品牌:如化石之鄉、三燕舊地,其中繁盛一時的佛教文化尤為引人注目。


  朝陽市委新聞科科長李景明說,隋唐以前,朝陽一直是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所在,用著名歷史學家金毓黼的話說是「東北唯一之軍事
重鎮」,中原王朝經營東北地區,聯繫、安撫東北少數民族及中原文化向東北及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的傳播與輸出,都是以朝陽為重心和中介實現的。


  「朝陽北塔是現存堪稱世界唯一的『五代同構』佛塔。現今的朝陽北塔為方形空心十三級密簷式磚塔,高38.7米,是東北地區現存年代最久的古塔,
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修繕北塔時就發現此塔身世不凡:這座遼代重熙年間三度重修的唐塔,是在隋文帝時期的一座
舍利木塔基礎上建造的,再向前追溯,則是史書所載的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所建的『思燕佛圖』。」李景明說。


  曇無竭修行的龍翔佛寺所在的山,原名不是現在的「鳳凰山」,而稱「龍山」,龍城有龍山,足見朝陽的帝王氣象。後來,清乾隆皇帝東巡祭祖駐蹕朝陽,對臣僚說,只有天子配稱「龍」,朝陽的龍山應當改名,才依據《詩經》中的詩句改名「鳳凰山」。


  這些傳說與典故從不同側面驗證了朝陽當年佛教文化的盛極一時,如此濃郁深厚的佛教文化培育出像曇無竭這樣一流的佛學大師,自然順理成章了。


 為尋真經
立宏志跋涉遠行


  曇無竭是個勤奮的小沙彌,學習佛理十分刻苦,進步神速,深得師父喜愛,在眾多僧徒中,曇無竭表現得出類拔萃,很快成為龍翔佛寺僧眾中的佼佼者。


  曇無竭學習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努力尋求字面後的破解與參悟。隨著學識的增長與悟性的提高,曇無竭發現一個令其困惑不解的問題:似乎很多佛經都是前言不搭後語,總像有話沒說完似的。


  一開始,曇無竭以為佛學深奧精湛,是自己境界不夠才無法參解,但後來他卻發現,這是個認識誤區。佛學道理雖博大精深,但文字含義卻每每深入淺出,他所誦讀的眾多佛經均非原著,不是翻譯有誤,就是支離破碎的拼湊殘本!


  他將自己的疑問轉給師父,師父的回答令他大吃一驚!師父贊同曇無竭的說法,他說自己唸經的時候也只讀到了上半部,不僅燕國如此,中原的佛寺也沒
有完整的佛經,真經的全本尚在遙遠的佛國天竺。而這上半部經書還是一位叫法顯的山西僧人冒著生命危險,歷經眾多劫難從天竺(印度)取回的。


  當晚,曇無竭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他想,既然我們每天誦讀的經書不全,這不是誤人子弟嗎?既然法顯能取回真經,我為什麼不能?


  次日,師父見曇無竭一改常態,開始悶悶不樂、沉默不語起來,知道他有心事,便在誦經間隙的休息時間問他怎麼回事。曇無竭猶猶豫豫地對法師說:「師父,我還是想著經卷的事。」


  師父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如果能到西天佛國,肯定能取到真經,不過,去西天路途遙遠,語言不通,困難重重,誰肯去呢?」曇無竭立即答道:「我!」


  師父對曇無竭的回答未置可否,周圍師兄弟對曇無竭執著追尋佛理的精神佩服得五體投地,曇無竭身邊漸漸聚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僧猛和曇朗是其中突出的兩個。


  三個月後,曇無竭與其他有志西天取經的師兄弟商議成熟,正式向寺院主持提出了去西天求取真經的想法,主持深感其誠,同意了他的請求。


  公元420年,曇無竭招集僧猛、曇朗等25人,從燕都龍城出發,向西天行進。這一時間,比唐僧取經早了207年!


  翻越雪山
歷盡了千難萬險


  曇無竭一行先到鮮卑吐谷渾人建立的河南國(今青海省青海湖一帶),再出海西郡(今甘肅省河西走廊),穿過今新疆吐魯番東,又從高昌郡沿塔里木盆
地北緣向西行,途經龜茲國(今新疆庫車一帶)、沙勒國(今新疆庫什一帶),攀登蔥嶺(今新疆西端帕米爾高原和崑崙山等山脈),翻越雪山。山上瘴氣千重,冰
峰萬里,飛鳥難越,人跡罕至;山下大河波濤洶湧,水流湍急,似離弦之箭,令人望而生畏。


  大河之間沒有橋樑,只是在兩山之間繫繩索為橋,供人渡河。曇無竭一行分三次過河,山風呼嘯繩索亂顫,一旦抓不住繩索就將掉入狂野巨流中,被滔天白浪瞬間沖卷吞沒,每次渡河都驚心動魄!


  到河對岸後,一座大雪山又攔在曇無竭一行人面前。山上懸崖陡壁,冰凍三尺,連插足之處也沒有,如何攀登?正在進退兩難之際,曇無竭發現不知何人
在峭壁上鑿出兩兩相對的小洞,登山者須每人準備四個小木樁,雙手雙腳各用一個,將木樁插入小洞內,以便立足攀登。攀登時先拔出足下木樁,再用手拉住上面木
樁,循環輪換,不斷向上攀。這種攀登是對體能與膽量的極限挑戰,稍不留神,便會墜入萬丈深淵,。經過一整天的艱難攀登,他們才翻過雪山,到了平地查點人
數,同行
25人中竟有12人半途墜崖而死,餘下13人繼續前行。


  除了旅程艱難、山水險惡,一路上的風餐露宿、忍饑挨餓更是不可勝數。十幾人走得又黑又瘦,形同乞丐,但他們求取真經的信念卻未有絲毫動搖,彼此鼓勵扶持,終於走完了這險阻重生的萬水千山!


 求學途中
屢經危難志不移


  越過蔥嶺、雪山,曇無竭一行人便走出了現在的中國國境,到達賓國(今克什米爾和巴基斯坦東部一帶)。他們在該國停留一年多時間,學習當地語言、
文字,禮拜佛祖聖蹟和化緣用的食缽等遺物,求得梵文《觀世音受記經》一部,再往西行,進入月氏國(今新疆伊犁以西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部),禮拜佛肉髻古
(即佛頭骨)。


  隨後,他們來到北印度(今巴基斯坦一帶)檀特山南石榴寺,停留三個月,度過炎熱的夏季。曇無竭在此寺誦經坐禪,精勤不倦,學業大有長進,遂受大戒(即具足戒,戒行圓滿具足),並在天竺禪師門下當上了大和尚。


  為求得更精深的佛法,曇無竭一行13人離開石榴寺,向南往中天竺(即中印度)行進。在兩地交界之處,荒蕪人煙,無處化緣,只得靠隨身攜帶的糧食充飢,同行人中又有8人在中途餓死,剩下的5人繼續向前跋涉。


  曇無竭雖屢經危難,仍矢志不渝,一刻不停地唸誦隨身所帶的《觀世音受記經》。快到達舍衛國時,於山野間遇見一群野象,將要傷人,曇無竭等人無可
奈何,只得口唸佛號,站住等死,不一會兒,恰有獅子從林中竄出,把野象驚跑了。曇無竭等人渡恆河時,又遇野牛吼叫著向他們衝來,曇無竭又像上次一樣口唸佛
號等死,正在這危難時刻,一群兇猛的老鷹衝著野牛飛來,將野牛驚散,曇無竭等人再一次化險為夷。


 學成回國
揚佛法著書立說


  曇無竭在印度各地禮拜佛陀聖蹟,尋訪名師,學習梵文經典數年後,從南天竺搭乘商船,漂印度洋、過南海,一行人安全抵達廣州。回國後,曇無竭住在江南弘揚佛法,直至去世。


  曇無竭將在西天尋求的梵文《觀世音受記經》譯成漢文後,廣泛流傳於南北各地,後收錄於《大藏經》中,為古今世人所傳誦。他將在西天取經遊歷與見聞寫成《歷國傳記》,欲傳後世,可惜此書早已失傳。


  自張騫通西域後,中國與歐亞大陸各國的往來日趨頻繁,絲綢古道不僅成為東西方經濟交流的國際通道,也是佛徒西行求法的文化要道,曇無竭在求取真經的時代鏈條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銜接作用。


  在曇無竭之前,法顯於公元4118月在印度學成後啟程回國,一路上多次遇險,終於在公元4127月到達山東即墨。第二年,他抵達建康,在道
場寺,在佛陀跋陀羅的協助下翻譯
6卷本佛經。回國後,法顯又寫了《佛國記》,記載了他西行途經的西域、印度、斯里蘭卡、印尼等國的風土人情,是珍貴的史
料。《佛國記》還詳盡地記述了印度的佛教古蹟和僧侶生活,成為佛教門徒學習典籍的工具書。


  法顯以年過花甲的高齡,完成了穿行亞洲大陸又經南洋海路歸國的旅行壯舉,不僅在佛教界受到稱譽,而且也得到了中外學者的高度評價。唐代名僧義淨說:「法顯選擇荒僻之地而行,比玄奘經歷了更多的磨煉。」梁啟超確定了法顯的歷史地位,稱其為從中國去印度的第一人。


  曇無竭之後,唐貞觀元年,玄奘從長安出發,歷經4年到達印度那爛陀寺,拜名僧戒賢為師,研習《瑜伽師地論》等佛經。貞觀十九年,玄奘攜大、小乘
佛教經典回到長安,在唐太宗、唐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組成譯經場,譯出經、論
75部,凡1335卷。多用直譯,世稱「新譯」。


  曇無竭途經中原大地,所到之處無不受到隆重迎送,曇無竭雖來自塞北燕國,卻在晉朝受到上至官府下至平民百姓的禮遇,這令曇無竭深感欣慰。後來曇
無竭回國留居廣州、傳道江南,與他對中原文明的仰慕心儀不無關係。另外,燕國後來屢遭兵災,政權更迭,朝陽龍城成為各派諸侯角逐絞殺的舞台,許多寺院毀於
戰火,曇無竭只得空對明月遙思故國。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4538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