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提倡新的能源安全觀念
2020/02/26 18:59:44瀏覽335|回應0|推薦13

 

提倡新的能源安全觀念

    

一、未來能源趨勢

     2019年7月,美國未來資源研究所發布研究報告《全球能源展望2019:下一代能源》,對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趨勢和能源結構進行了分析預測。走出去智庫(CGGT)觀察到,全球能源格局正在迅速變化,煤炭都將逐漸減少市場占比,而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風能和太陽能將快速增長,到2040年佔比超過石油,達到31%。但大多數的預測都認為,到2040年無法讓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實現能源結構的徹底轉變。未來全球能源需求趨勢中,化石燃料預計在2040年的一次能源消費中佔比74~79%仍是主流。亞洲國家的油氣消費增長量彌補了西方國家降低量,到2040年全球需求仍增長13~29%。到2040年,煤電發電量的佔比出現下降趨勢。我們要有國際視野和長遠戰略眼光來討論能源安全,應考慮以科學基礎供給及滿足合理電力需求作為新的能源供需安全觀,重視推動能源減碳以保護氣候安全觀,此三個觀念就是未來能源科技的戰略制高點。 

    二、以科學基礎考量合理電力需求   

        長期以來,我們認為能源安全就是供應無缺的安全,若電力供應跟不上需求,就是不安全。此觀念也造成一些能源的浪費,能源需求也有不合理的需求,各種形式的能源浪費隨處可見,所以要抑制電力不合理的需求。同時,發電端也要細膩的管理,以高質量的科學方式供給滿足需求。    說到能源的供需安全,人們首先會想到煤、油、氣,這是目前現實的問題,特別是台灣能源均賴進口,更需要高度重視供應安全供應的問題。    值得強調的是,可再生能源是本國可以掌控的、不受國際地緣政治變化影響的能源,只是產量少且不穩定。隨著非化石能源(含核電)比例的增大,它在能源供給安全中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核電由於裝填一次燃料可連續使用一年半亦可當作半自產能源。

    美國商會於2019年5月29日發表白皮書,表達對未來台灣電力供應抱有疑慮,認為政府能源配比,讓天然氣於2025年達五成,風險過大。使用天然氣及再生能源,2025年前電價成本將提高三成三以上。天然氣安全存量11天低於韓國53天、中國大陸51天及日本36天,且觀塘第三LNG接收站,因藻礁保護問題,建廠土地縮減,在台中的第四接收站環評作業也還未通過。 

    三、能源環境安全觀——能源安全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範圍內的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問題日益嚴重。生態環境安全和能源結構密不可分,各國已經把能源引起的生態環境不安全列入能源安全觀。    多次霧霾籠罩中國許多區域,大氣環境的惡化影響了百姓基本生活條件,已經成為不能再忍受的環境問題,台灣的空污問題也一直沸沸揚揚。大氣環境污染與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和粗放的能源消費方式有直接關係,我們需要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應。人們對使用能源的污染物排放更加關切,需重視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支持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環境可持續發展要靠能源革命來保障。能源的環境安全觀已成為能源安全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氧化碳排放量遠高於“巴黎協定”目標。台灣在缺電壓力下,政府要將燃煤占比從45.5%降為27%目標值很困難。由於核電比重降了8.2%,只能用增加燃煤及燃氣替代,再生能源根本來不及。以發電業為主的能源部門,2017年碳排放量比2013年增加2034萬公噸,導致全國碳排放量增加6.37%。 

    四、能源氣候安全觀——可促進經濟和環境雙贏 

         由於人類活動的加強,環境容量問題已經延伸到氣候容量,氣候變化對化石能源活動的約束性明顯加大。全球既面臨著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的強度和規模激增,又面臨著氣候變暖造成的氣候容量空間的明顯萎縮。    目前,全球許多地區氣候容量空間正在趨於飽和,有些地區還出現了超載,氣候風險總體正在不斷升高。    氣候變化主要原因在於化石能源燃燒排放溫室氣體。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全球都必須進行碳約束下能源安全管理。 2018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較2005年降低45.8%,提前達到了2020年的目標,其中減碳雙雄是核電及可再生能源。台灣是全球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國家之一,節能減排、改變能源偏煤尚需作出艱鉅努力。重要的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能源的低碳轉型,不僅能助推新能源的發展,而且能推動新型的經濟增長,促進經濟和環境的雙贏。    以國際視野和長远战略眼光審視我國的能源安全,應綜合以上三個觀念,立足於增強能源現代化的核心競爭力,佔領未來能源科技的戰略制高點。 

     要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完全靠可再生能源是不可行的,美國學者通過一番計算認為:只有核能才能拯救地球,美國麻省大學國際關係名譽教授Joshua S. Goldstein以及能源工程師兼顧問Staffan A. Qvist在《華爾街日報》撰文稱:為了避免全球氣候變暖可能對地球帶來的災難性影響,氣候學家告訴我們,必須在未來 30 年內大幅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這項挑戰既是一項社會問題,也是一項數學問題,其解決方案很大程度依賴核能。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部(DECC)國務大臣Andrea Leadsom在關於未來英國能源政策的能源峰會上發表演講,反復強調核能對於英國能源安全與電力結構的重要性。 Leadsom說:“毫無疑問,能源安全是我們考慮的首要任務。” 英國目前擁有15座反應堆發電機組,佔英國發電量的21%,然而到2025年,預計其一半機組將會退役,屆時,第一批19GWe新一代核電站將會投入運行。此外,英國政府還計劃在2030年前再運行新建的16GWe核電站。 Leadsom在會議上說:“在今後20年內,我們現有的核電站將面臨退役,並且10年後我們將完全停止煤炭的使用(用於發電),這意味著需要補充三分之一的發電量。雖然建設核電站短期內不會帶來收益,但是從環境保護和人類發展角度考慮,收益是長期的、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 ”英國國家電網、核時代公司和地平線核電公司也紛紛發表聲明支持政府的核電政策,並加強國內外核電工程的合作。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3184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