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網路經濟護城河淪陷? \ 施恩吾
2017/10/19 16:54:27瀏覽557|回應0|推薦13
施恩吾/ 企業經營者、投資人、作家新加坡電商蝦皮(Shopee)以母公司SEA雄厚資本,打免運費免手續費等戰術,近兩年強攻台灣網路業,首當其衝的網家集團(PChome購物、商店街、露天)被迫增資十億台幣應戰。網家董事何飛鵬卻發文說,這是「陸資及國際資金的不公平、不對等的競爭」、「無窮無盡的資金消耗戰」,故主張「要靠政府的力量,將陸資拒於門外,隔海峽而治,台灣業者方能免於陸資的不對等競爭。」報載,立委余宛如認為要管制網路業外商,並從資金面支持台灣電商業者穩住市場。另有律師檢舉蝦皮台灣公司未通過「陸資」審核,涉嫌違法營業,引發輿論熱議。對此,筆者曾於《蘋果》發表評論(文1文2),藉此再強調:不論東南亞、中國或全球市場,台灣網路業都應更聚焦企業競爭力、產業特性及其生態系風險;若只訴諸政府保護主義,已失焦、且無助於台灣發展數位經濟。曾是台灣第一的無名小站已死、世界第一的Yahoo也剛被收購;網家與商店街因競爭力下降,股價兩年最慘跌掉80%,都令人警醒:網路業不易保持競爭優勢。2003年初創的臉書燒錢十年,用戶雖持續成長但營收卻沒起色,當時誰敢投資?很少人能預測臉書2012年上市後,因廣告服務等多元化營收高成長,股價五年漲十倍;2007年投資2.4億美元的微軟、投6千萬美元的李嘉誠,獲利更高。網路業燒錢兇但淨利不高,源於其產業特色:以內容與平台服務免費為主的新媒體;取得流量及使用行為大數據,以增加廣告、線上對線下(O2O)服務等綜效收益;但是,網站衝高點閱與分享數、甚至商品交易總額(GMV)之後並不能保證企業的淨利,而是取決於個別企業競爭策略與獲利模式的獨特創新力與市場成熟度等更重要因素;故網路業資本需求及企業規模,越大越好。阿里巴巴及SEA公司到美國上市,騰訊於香港上市、樂天也曾計畫赴港上市,理由相仿:向大眾集資。不同於傳統科技製造或硬體業者的思維,網路業維持競爭力的挑戰卻在於:建立優勢防禦力、或經濟護城河(economic moat),並管控相關風險。分析如下:(一) SEA將於美國上市,是提升全球知名度,竄高用戶量,建立病毒式行銷基礎,期能造成平台的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優勢,並在資本市場提升企業估值的防禦大戰略;應非余立委所說、是因SEA擔心在新加坡母國募資不易。(二)網家集團除了使用介面與服務設計常被評為創意與友善不足外,偏安於室內桌機網購/網拍的既有成果(報載,政務委員唐鳳也指出這點),轉向手機APP行動網購/網拍的變革卻決策太慢了,讓敵軍快速兵臨城下。網家用十年建立台灣電商第一品牌,似乎有譜,但卻忽略了在網路業中還不像Amazon巨擘,是要成為世界最大品牌後,才可能享受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的經濟護城河,來維持競爭優勢;甚者,線上電商與線下各種實體店面(併購/合夥),及其產業鏈或生態系的整合獲利模式具體化,已是這第一品牌確保絕對優勢的現在進行式。(三)一旦市場在網上付費與個資安全度夠高,就很難阻擋後進者以更大優勢搶攻,不論是資金面、創新平台或服務面。因為,網路消費者對平台的品牌忠誠一般不高,使用時間與習慣上的轉換成本(switching cost)也低,從A網購轉換到更方便或更優惠的B網購,輕而易舉。(四)網路業較難形成抬高價格的優勢(cost advantage),對蝦皮或網家都不例外。電商業只是實體零售的轉換到線上,進入門檻早已不高,即使市佔率前幾大業者的相關服務想漲價都很難;只能手續費調降或免費,或用各種行銷折扣戰。(五)台灣的金融科技創新服務業及既有的銀保業相關法令修法緩慢,造成與網購網拍關係密切的第三方支付等相關服務起步已慢外國好幾年;對業者而言,這類政策法令風險早應列入自許是優質企業的風險管理標的。(六)未來5G通訊、各類穿戴式載具、物聯網、大數據行銷、無人機運送、無人商店與人工智慧的服務平台與載具更創新、更普及的應用實現時,蝦皮目前主攻的手機APP購物也可能失去競爭力;換言之,網路業有科技風險。同時,業者是否能因應科技風險,於產業區塊鏈與生態系中持續創新、投資、併購、變革管理、而能整合出更大資金與企業規模,以維持既有競爭優勢,也是網路業的本質上風險。台灣發展數位經濟,不論有無陸/港/外資或純台資,只要合法設立營運,都應該更聚焦於企業的競爭優勢提升,打造難以跨越的寬廣經濟護城河。資金只是工具,需要靠主事者的是:下對策略、攻對市場、上對平台、用對載具,否則慘賠是小股東,而非領高薪的董監事與高層主管。當企業面對的風險都一樣時,能勝出且常勝的關鍵仍是:企業經營者的領導力與變革力。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SUS&aid=10882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