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26 03:15:02瀏覽147|回應0|推薦0 | |
要讓孩子養成好的規矩或習慣,做法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言出必行,而且態度要嚴厲堅持。 切記不應要求孩子做難以達成,或是自己也無法堅持的事,最忌諱朝令夕改,因為規矩不被遵守或改來改去,就不叫規矩了。 許多人對小學一年級的開學日一定印象深刻,因為那畢竟是人生第一個比較可能刻畫記憶的重大事件。 我還記得自己上小學的第一天,導師穿的鵝黃色直筒洋裝,有細布條組成的鏤空燈籠袖,在墨綠色大黑板襯托下,顯得非常別致。我也記得坐在教室裡往右看,家長們擠在窗戶邊向教室裡張望的情景。 老師兇不兇? 女兒小一的開學日,我非常緊張,因為她的班導師是學校名師,也是眾所周知的「嚴師」。女兒的幼稚園在同一所學校,所以入學前,我們已經聽過一些家長轉述這位老師的「事蹟」。據說曾有一些在家比較嬌寵的孩子,因為無法適應老師嚴格的紀律與要求,開學第一天就被嚇壞了。 正式開學前,我很努力的對女兒做了一些「預告」和心理建設,好讓她有點準備。 下課後我去接她,立刻迫不及待的問:「怎麼樣?老師兇不兇?」 「不會啊。」女兒很快的回答我。 接著她忽然像找到了懸案謎底、恍然大悟一般,很興奮的抬頭對我說:「媽媽,我發現你最兇欸!跟你比,每個老師都好好喔,一點也不兇!」 孩子童言童語的回答,讓我好氣又好笑……沒想到媽媽兇還有這種「附加價值」,適應力強到連入學過渡期都幫我省了。 態度上的嚴厲與堅持 孩子小的時候,我是出名的兇媽媽,對於我要求他們做到或不准他們做的事,我都非常堅持,除非他們有很好的理由說服我。 如果他們做錯事情,我的處罰也一定馬上就到,絕不寬貸。 女兒小學時每次作文寫「我的家人」,關於媽媽的那一段幾乎都以「我媽媽很兇」作為開頭。對於這樣的「形象」我欣然接受,因為那是我自己刻意營造出來的。 女兒描述的是事實,只要我在她的文字中讀不到怨憤不平,確定她沒有因委屈而痛苦壓抑就好了。 通常,她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也會描述我對她的用心與付出,知道媽媽的要求是為她好。我相信父母所做的一切努力,孩子都看在眼裡,終究會了然於心。 我真的這麼兇嗎?我想那應該只是小小孩時期的一種遙遠「印象」吧。與其說「兇」,不如說我在態度上非常嚴厲而堅持。 我認為一旦對孩子訂定了規矩,就要想辦法讓孩子遵從,不然何必大費周章的設下種種限制,卻在孩子挑戰父母的底線與威信之後棄守?小孩子非常聰明,他們只要挑戰幾次成功,就清楚知道家裡哪幾個長輩的話可以不必理會。 我從結婚前在公共場所,就很怕一種不管小孩的家長,放任孩子衝跑打鬧尖聲吼叫;我更不希望自己成為另一種家長──老是追在孩子後面碎碎念著「不要這樣……不可以那樣」,一邊對周圍的人賠不是,卻怎麼樣也制止不了小孩打擾他人的舉動。 有朋友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的孩子這麼「受教」,在外面都可以聽話不失控。其實他們上小學前,出門在外偶爾也會有high過頭的時候,不過只要我輕輕叫一聲或用眼睛餘光掃過去,他們就知道我的意思,會立刻收斂。 我常跟朋友分享的心得是,如果在家裡就管不住孩子,在外面孩子仗恃父母不好當眾開罰,絕對狀況百出。 孩子越小,越嚴格 小小孩壞習慣還沒養成以前,大人要讓孩子妥協遵從是很容易的,不過這件事的難度會隨著孩子成長與日俱增,所以孩子越小的時候我越嚴格。我盡量在很小的時候就設下規矩,讓他們學習照著遊戲規則走,看似嚴厲規矩多,但當雙方都有所依從,生活互動反而不費心。 他們印象中媽媽的「兇」,只是我拿來規範他們的手段。就有點像制訂法律,在用各種刑罰處置違法者的同時,總要有些宣導或警告來提醒人民遵守。 做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言出必行,切記不應要求孩子做難以達成,或是自己無法堅持的事,最忌諱朝令夕改,因為規矩不被遵守或改來改去,就不叫規矩了。 比方說,規定小孩每天十點要上床睡覺,可是十天內有八天會因為功課寫不完、孩子想休閒上網一下、才藝課等種種因素影響,而准許小孩常常改變上床時間,自己也無法堅持執行,那最初的規定根本就不夠實際,應該即刻檢討修正,否則很快就會演變成無效的嘮叨。 如果孩子能從小養成尊重大人的習慣,這樣的習慣就會一直持續到長大成人。 從兇媽媽到成為孩子的朋友 我的兩個孩子都沒有對大人頂過嘴,也不曾態度桀驁;他們有意見時都會先準備好充分的理由,再來找我們溝通討論。 也有朋友問過我,以前我是個權威媽媽,為什麼現在跟孩子感情這麼好,相處就像朋友一樣。 兒女的臉書都把我加為朋友,不介意我一起聊天,也不擔心我會不會窺伺。我容許他們開我玩笑,像不久前女兒幫我取了一個綽號:「豬豬小香腸」,我們私下相處時,天天在我耳邊呼喚「小香腸」,取笑我說我胖,我通通不介意。 這幾年來,我反而成了家裡的搞笑角色,專門負責娛樂大家。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並非一成不變,轉換的過程也不像穿脫戲服般生硬短暫。親子間是長期的互動變化,孩子的心智漸開,父母的作為當然也要逐步因應修改,但不該是在孩子的「要脅」或挑戰下被迫改變或消極逃避。 「倒吃甘蔗」的教養哲學 我曾聽到一些孩子剛進入青春期的朋友抱怨:「我的孩子變了!他以前好乖好聽話,都不會頂嘴!」 孩子當然會變……想想看小小的身體忽然抽高,男女不同的生理變化,暴走的賀爾蒙在他們臉上留下難看的青春疤痕,對人生的掌握想從被動轉為主動,內心的波濤洶湧可想而知,做父母的要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腳步跟上變化,才不會陷入可能持續數年的痛苦對抗中。 如果可以在孩子的變化之前,就有心理準備和應變措施,更能輕鬆變身為孩子的生活導師和心中倚靠。 孩子幼小時,多數習慣和觀念是我們養成的。很多人主張父母不該權威,應該要尊重孩子的發展,但根據我從身旁例子觀察到的結果,過度「尊重」放任身心都不夠成熟的小孩,到孩子長大有狀況時想要出手,通常都會衝突處處、困難重重。 個性特質和生活習慣是兩回事,我們應該觀察孩子的個性並協助發展其特質,但不論任何個性特質的人,都需要好的生活習慣與觀念態度,這些都得在幼年期,巧用父母的權威協助建立。 孩子有了良好的習慣與態度,我們就不會變成嘮叨的父母,可以隨著孩子的成長慢慢放手,讓自己在孩子的心目中越來越可愛,這種「倒吃甘蔗」的哲學,正是我過去十八年養兒育女的圭臬。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