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該用「百歲醫師育兒」法嗎?2012-03親子天下特刊
2012/08/26 20:51:06瀏覽256|回應0|推薦0

「今天不讓寶寶哭,寶寶明天就會讓妳哭。」「寶寶一直哭不會受到什麼傷害,相反的,他們會開始覺得有安全感。要把哭當成是寶寶的運動,有助肺部的發展。」──《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

這本新手父母幾乎人手一本的教養書,以美國百歲小兒科醫師丹瑪(Leila Denmark)多年的臨床經驗為藍本,提供新生兒哭鬧、作息混亂等解決方案,並對爸媽訴求「十天內舒舒服服一覺到天亮」。

面對每兩小時哭著要喝奶、晚上不睡覺的新生兒,百歲醫師提出,寶寶哭不要先餵奶,要等到四小時再餵,以建立寶寶規律的作息。寶寶哭不停也不需要立即回應,千萬不要想盡辦法讓寶寶不哭。這些觀點及方法,的確讓疲憊的新手父母看到一線曙光。

不過,真的實行起來,卻有不同的聲音:「我覺得好殘忍」、「我狠不下心」Babyhome討論區的媽媽紛紛留言。「為了這本書,我和老婆吵到差點離婚,她重視自己的生活,想徹底執行書中的方法,但我覺得寶寶會哭那麼久,說不定有什麼被我們忽略的原因,例如生病,這個『萬一』是我們承擔不起的風險,」葉漢宇(化名)說。

到底該不該用百歲醫師育兒法養小孩?育有兩名幼兒的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生黃瑽寧認為,丹瑪醫師的說法約是四十年前的醫學主張,近十年另有「親密育兒」的學派,兩種學派各有理論依據。

到底你配合寶寶,還是寶寶配合你?

這兩種學派最大的差異在於,以父母還是以寶寶為中心的育兒。百歲醫師育兒法強調以父母為中心,講求規律的重要,將寶寶的作息訓練成父母想要的節奏,希望寶寶配合爸媽。近年兒童發展專家強調的親密育兒法,則呼籲家長,寶寶哭泣,代表有需求,爸媽必須給予回應,寶寶才有安全感,進而有能力發展對人及對世界的信任關係。

誰說的對?該用哪種方法?

親職專家楊俐容認為,沒有一套教養法適用所有的新生兒,爸媽要了解孩子的氣質,依氣質的不同給予適切的教養。例如規律性高、反應度不強的寶寶,採用百歲醫師育兒法,對寶寶的負面影響會比敏感型的寶寶低。

父母還要學會區分寶寶哭泣是基本還是額外需求,基本的生理、心理需求,要立即回應,額外的需要不一定要馬上或每次回應。

看待規律與親密兩套不同的育兒學說,楊俐容建議:

●一歲前採需求式教養

孩子的確需要從與成人的互動中,學習適應外界環境的節奏,但這是教養的長程目標。每個寶寶天生的「氣質」不同,氣質無法改變,卻可以調整,讓寶寶具備彈性來適應外界的環境,但這個過程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

育兒仍需掌握適齡適性的原則,一歲前,寶寶的生存需求必須完全仰賴父母。沒有一個新生兒會故意和父母作對,嬰兒的行為,如肚子餓或尿溼而哭泣,是生存的本能。有些寶寶較敏感,對於外界的刺激,即使強度不高,反應也較為誇張,哭聲會激烈一些,這是寶寶天生的氣質。

●寶寶哭了,先觀察、區分需求

寶寶的需求分為基本需要與額外需求。肚子餓了、尿布溼了而哭泣,是基本的生理需要。晚上睡覺時,垃圾車經過的音樂聲把氣質較為敏感的寶寶驚醒,寶寶因而哭泣,是心理需求。

吃飽喝足,也睡飽了,基本需求被滿足,而寶寶還要更多,那就是額外需求。例如單獨躺在小床上,沒人陪著玩,有些寂寞,因此哭泣想引人注意,這是額外需求。

人有趨樂避苦、追求舒適的天性,依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的理論,新生兒適應環境的歷程分兩個階段:一是同化期,世界以「我」為中心,有東西碰到嘴巴就吸,但不是每種物品都能吸吮。在經過多次嘗試後,寶寶會進入第二階段的調適期,開始會分辨奶嘴、牛奶才能吸吮。此時,寶寶有能力依之前經驗的行為結果,調整自己與外界互動的模式。

因此,爸媽對嬰兒需求的回應,的確會影響寶寶的行為。所以,觀察、分辨需求的種類成為爸媽重要的功課。寶寶一哭,先弄清楚是基本還是額外需求,基本需求要馬上回應。額外需求立即且每次回應,寶寶會學到:只要我想要,大哭就可以獲得滿足。

寶寶身體不舒服、肚子餓、尿布溼、驚嚇、無聊想找人陪......各種需求的哭聲都不一樣,也許是細微差異,爸媽要能察覺與分辨箇中差異,必須做點功課。可以充實對嬰幼兒發展的知識,並透過記錄寶寶喝奶、大小便、睡眠的狀況,找到基本需求的軌跡。

一開始可能會遇到判斷失準的情形,但不斷嘗試、修正(Trial and Error)之後,對孩子需求的掌握度將會愈來愈精確。

●因材施教

不同氣質的寶寶,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強度不一,爸媽要先了解孩子的氣質,才能因材施教。例如反應度強的敏感型寶寶,一點小事,可能就哭得呼天搶地,爸媽還是要回應,但不需以「讓孩子不哭」為目標,而是把力氣放在安撫寶寶「哭小聲一點」。走過去柔聲安撫,並滿足他的基本需要,如果寶寶持續哭泣,爸媽就不需要太過焦慮。

而活動量大的孩子,也許不需要太多的睡眠時間,醒著無聊時,自然會哭著想要人陪。這種寶寶一哭,爸媽可以先觀察,有些寶寶哭一會兒,就停止哭泣,開始玩起自己的手。有的寶寶會持續哭泣,等到有人與他互動才停止,那麼爸媽可以準備床邊玩具讓寶寶玩。

人生的第一個戀愛關係是發生在兩歲前,依戀的對象就是父母,父母沒有適切處理寶寶的需求、第一段戀愛關係沒有建立親子的信任基礎,將影響寶寶日後人際情感的發展。理想的情感關係應該是「安全依附」,成長至幼兒階段時,當主要照顧者不在,孩子雖然會出現短暫的分離焦慮,但很快的,他會尋找主要照顧者之外的人依附,在學校裡也許就是老師。

擁有與爸媽安全依附的情感關係,孩子成人之後,有能力在「活出自我」與「適應社會」之間取得平衡,更有機會發展成保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卻仍然願意與他人合作,也少有以憤怒等負面情緒處世的態度。

【父母便利貼】寶寶氣質

氣質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個性。如果觀察每個孩子,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對內或對外的反應模式,稱之為氣質。在心理學領域中,氣質已有標準化量表供評測,並將氣質分成9個向度:包括活動量、規律性、趨避性、適應度、反應強度、反應閾、情緒本質、注意力分散度及堅持度。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x99&aid=6769757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4 03:48 【udn】 這裡更低價!天亮 育兒 親密 寶寶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