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19 13:51:21瀏覽418|回應0|推薦4 | |
定挨光王婆受賄 設圈套浪子私挑 王婆在此篇中是主角,長篇的言論皆是她所言,在此不復述。不過從她的言語中我們可以認清這樣的幾個事實: 1、王婆具有很高的概括能力,這點通過“潘驢鄧小閑”五字即可看出; 2、王婆很會談判,將自己始終處於有利可圖之地。十兩銀子,成了是報酬(第壹回中,四兩銀子就可以“買了壹口豬、壹口羊、五六壇金華酒和香燭紙劄、雞鴨案酒之物”,十兩銀子想必不少了,壹年的菜錢是有了(她就壹個人));不成,還有3匹布和十兩好綿,解決了壽衣的問題。壽衣和棺木在古時候提前備好是值得稱道的,現在農村都還可見為老人準備的棺木。 3、王婆的計劃相當的完善,可行性非常高,環環緊扣,嚴絲合縫,令人拍案。若是她讀過書,寫本《追女秘籍》啥的,肯定銷量很好。還要提到的是,在她的計劃中,她並沒有壹絲強迫的意味,她做了個籠子擱在那兒,是否走進來全憑金蓮自己作主。 由此可見,王婆是個人才,不過就因為此次完美的計劃,王婆為自己預定好了死亡的方式,並很有遠見的準備好了送終的衣服。王婆後來雖然掛了,但王婆的理論卻流傳了下來。如今科技發達,電腦、手機等高科技產品取代了王婆的作用,成就了無數的奸情。 方案談攏後,王婆收到了布綿,開始行事。在她和金蓮的對話中,提到了兒子王潮的年齡:“那廝十七歲了”,第二日聊天,提到自己“老身活了六七十歲”,在前壹回和西門慶扯到:“老身自從36歲沒了老公,丟下這個小廝。”三句話壹比對,王婆的年齡就成了謎團,但是我認為她說自己6-70歲是吹牛,有賣老的嫌疑,以年齡來肯定對金蓮的誇贊,因而將另兩句壹加就可得出她當時最多53歲,36歲又死老公,又帶個那麽小的孩子,生活真是很艱辛。對於王婆看到這裏我都還是很同情的,當時的社會女人謀生很不容易,她壹寡婦又帶個孩子就更難,媒婆、賣婆、牙婆在古代是傳統的女性職業。壹般的女人都是通過嫁人解決生存問題,但是王婆是在丈夫死後學習這些養活自己和孩子的。第二回結束時王婆說道:“老身自從三十六歲沒了老公,丟下這個小廝,沒得過日子。迎頭兒跟著人說媒,次後攬人家些衣服賣,又與人家抱腰收小的,閑常也會作牽頭,做馬百六,也會針灸看病。”至此,也為王婆壹嘆。 王婆後又提到了做衣服還得看日歷,為了成全西門慶,王婆在破日裁衣。破日可能就是黃歷上寫的“諸事不宜”的日子。在這裏我還是要表揚下金蓮,確實很能幹,還會做衣服。同時也可以看出鄰裏關系比我們現在好,王婆幫金蓮做過飯,金蓮則幫王婆做衣,從這裏我看到了金蓮的壹點人情味兒,當然目的若是很純潔的話就更完美了。當時人們生活事事依從黃歷,王家沒有黃歷是否因為她不識字?兒子也不識嗎?還是找的借口而已? 金蓮回家後和武大的壹番對話,我看了很覺感動,武大說:“妳也不要吃她的才是,我們也有央及她處。她便央妳做得衣裳,妳便自歸來吃些點心,不值得甚麽,便攪撓她。妳明日再去做時,帶些錢在身邊,也買些酒食與她回禮。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休要失了人情。她若不肯交妳還禮時,妳便拿了生活來家,做還與她便了。”此段說話知情在理,頗懂人情世故,壹看便是個實在人。只可惜貪了不該貪的便宜便身遭橫禍。也不想想自己這樣的人才怎能消受金蓮這般的人物,若是娶個平凡婆娘過日子,又怎會身遭橫禍。 次日,金蓮按照武大的吩咐拿錢出來辦酒食,王婆為了她能留在這兒就沒推辭,對於武大的人情壹點感受都沒有,可能在她眼裏,有錢的才是人,沒錢的都不是。 第三日早早就來叫金蓮,西門慶中午也過來表演順帶驗收成果。王婆對他壹番吹捧,事實上西門慶此時只有壹間生藥鋪而已,並沒有萬貫家私。其應答中還提到吳月娘是吳千戶家的小姐,是王婆說的媒。西門慶女兒定親了,女婿陳敬濟17歲,在上學,親事由薛嫂子說成。在西門慶來後,無心的女子應該會避讓回家去,金蓮卻在王婆走後單獨與西門慶相處,由此可以看出,她是有心留下的。對話交待了月娘和金蓮同歲,西門慶開始男人的慣用伎倆,述說家庭生活的悲哀之處,死去的都是好的,活著的、在任的都是不稱職的,比不得眼前的佳人,他提到月娘時說:“今繼娶了這個賤累,又常有病,不管事,家裏的勾當都七顛八倒。為何小人只是走了出來?在家裏時,便要慪氣。”月娘是王婆說的媒,此時為了事成,都使勁擡舉金蓮,說的滿屋人都不如她。西門慶還為了表示對金蓮才能的欣賞,還表態:“這個人見今已娶在家裏。若得他會當家時,自冊正了他。”說的是李嬌兒,態卻是表給金蓮聽的,潛臺詞是:妳若是我的妾,有理家之才,我不會在意妳是什麽身份,也會把妳扶正的,可惜啊可惜。從後來金蓮的表現來看,她把西門慶的這段話記在了心裏。 三人各懷心思,王婆惦記著銀子,西門慶惦記金蓮,金蓮起了心思。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