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两句诗在上世纪80年代,由廖承志先生致台湾当局蒋经国的信中引用,原诗出自鲁迅先生的《题三义塔》七律中的最后两句。此后引用的频率一直很高。诚然,廖公致信给蒋经国先生有其独特的情意和特殊的涵义的。为着实现祖国统一的国家前途大计,由廖公出面传达我们党的统一大业的诚意更为贴切。因为廖承志之父廖仲恺,其母何香凝,与蒋介石乃至宋氏三姐妹之间有着深厚历史渊源。 至于鲁迅先生的《题三义塔》七律,原是给日本友人西村真琴博士的赠答诗。据专家考证,西村真琴博士于1932年“一·二八”战后在上海闸北区三义里救出一只鸽子,带回日本饲养故原诗中有“败井颓垣剩饿鸠”之句。后来这只鸽子到日本后死了,西村博士便和一些日本农民朋友共建了一座塔,即坟冢。故鲁迅答诗中有“终遗高塔念瀛洲”句。鲁迅在赠答诗的最后两句是:经过战祸的劫难和折磨,(日本自1931年就侵占我东北),最终必将实现和平,到那时中日两国人民定能仍将如兄弟般的和睦相处,待相逢时欢然一笑,泯灭那昔日的恩仇。鲁迅先生虽然在1936年10月就逝世,迄今已70年了。他生前期望中日两国人民如兄弟般的友好,无疑是善良且是有远见的。同时有原则的。要“泯灭仇恨”必须是以“斗士诚坚共抗流”,也就是说要经过斗争,应在正视历史、明辨是非为前提的。倘若入侵者不肯改弦更张、不能正视历史,也就不可能“泯灭仇恨”,也就意味着“劫波未尽”。时至今日,抗日战争胜利已经过了61年了,日本前首相小泉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靖国神社参拜二战甲级战犯的神位,自然就难以达到“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境界了。 其实,鲁迅此诗还隐含一个历史典故。我查了《左传·文公七年》有如下记载:“冬,徐伐莒。莒人来请盟,穆伯如莒莅盟,且为仲迎。及鄢陵,登城见之,美,自为娶之。仲请攻之,公将许之。叔仲惠伯谏曰:“臣闻之‘兵作以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寇犹及人,乱自及也。’今臣作乱而君不禁,以启寇仇,若之何?公止之,惠伯成之,使仲舍之,公孙敖反之,复为兄弟如初。”(引自《孔子全集》第162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这段话译成白话文是说:文公七年冬天,徐国讨伐莒国,莒国人前来请求结盟,穆伯公孙敖到莒国参加盟会,同时为从兄弟襄仲迎接莒女,穆伯到了鄢陵,登城见到莒女,很美丽,自然就娶了。襄仲请求攻打穆伯,文公也准备答应。叔仲伯惠劝谏说:“下臣曾听说‘战争起于内部叫做内战,起于外部叫做寇祸,寇尚且伤人,内乱则是自己伤自己了。’如今臣下在作乱,而国君不加阻止,如果引起外部敌人的进攻,将怎么办?”于是文公阻止了襄仲的攻击主张,叔仲伯惠从中调解,让襄仲舍去莒女不娶,让公孙敖将莒女送回莒国,两人重新象兄弟般相处。襄仲和公孙敖也听从了。这就是“度尽劫波兄弟在”的出典所在。 这个历史典故里的公孙敖本来去莒国是为从兄弟娶莒女、谈结盟大事的,可是看到莒女长得美丽就据为己有,自然就酿成“兄弟反目”、“兄弟结仇”的劫波。幸亏有叔仲伯惠的劝谏和调解,才平息了一场祸起萧墙的内战,转化为“相逢一笑泯恩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