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世界遺產外八廟 普陀宗乘布達拉-113
2010/11/21 13:37:37瀏覽1588|回應1|推薦16


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廟Google地圖檢視較大的地圖

承德普陀宗乘之廟全景圖

藏式城台及漢式廡殿組成的南向山門,城台為磚石結構,前開三孔拱門

門額文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鐫刻,漢文為乾隆親筆

黃琉璃瓦覆頂的碑亭,平面方形三開間,重簷歇山頂,磚拱結構,封實壁,四面開拱門,下承須彌台基

碑亭內立石碑三座:中為《普陀宗乘之廟碑記》,記述建廟背景及經過

平頂城臺式五塔門,滿壁皆白色;上有三層藏式盲窗,白臺上立五塔,分別為黑、白、黃、綠、紅五色

五塔門前置石象一對,象徵著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無邊

琉璃牌坊,三間四柱七樓形制,中樓前額「普門應現」,意觀音顯現普度眾生之門

琉璃牌坊後很多遊客喜著清代服飾拍照留念

西殿旁佛緣殿,有當地導遊帶旅行團入內,皆不得拍照,又一世界遺產內強賣高香的詐騙行為,令人嗟吁

來承德除了避暑山莊外,不能放棄的還有外八廟,二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清康熙與乾隆每年有將近一半時間在承德處理一些重要的政治、軍事外交等政務大事,避暑山莊實際上已成為朝廷在北京之外的第二中心。其實為穩固大清基業,團結少數民族,從康熙五十年(1711)始,一直到道光八年,歷時67年,清廷陸續在避暑山莊東面和北面山麓臺地上,敕建了四十餘座的寺廟群。

所謂外八廟就是指清朝在承德避暑山莊周圍依照西藏、新疆、蒙古藏傳佛教寺廟形式修建的寺廟群;由於當年有八座寺廟由理藩院管理,北京喇嘛印務處註冊,並在北京設有常駐喇嘛的「辦事處」,又都在古北口外,故統稱「外八廟」(即口外八廟之意);久而久之,「外八廟」便成為這些寺廟的代稱。這些半環於山莊的寺廟群,有如眾星捧月,其中有五座對外開放,分別是普寧寺(俗稱大佛寺),普陀宗乘之廟(小布達拉宮),須彌福壽之廟(班禪行宮),安遠廟和普樂寺。

當年清代皇帝不惜重金修建起這一座座以漢式宮殿建築為基調,吸收蒙、藏、維等民族建築藝術特徵熔於一爐,鑄為一體的寺廟,其意圖完全在於安疆固塞。然而二百多年前依山就勢建造的這一座座氣勢磅礴宏偉、金碧輝煌的寺廟,隨著歲月流逝,留存到今日,卻成了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這恐怕是在帝王意料之外的結果。因時間不太充裕,外八廟範圍太大,我只能選擇遊覽普寧寺和普陀宗乘廟

先去位於承德市獅子溝北側的普陀宗乘之廟。1770年時值乾隆皇帝六十壽辰,次年又是皇太后鈕沽祿氏八十壽辰,西藏、青海、蒙古等地各族王公首領紛紛赴承德祝壽,為敬重各族信仰,特令內務府仿照拉薩的布達拉宮在承德修建此座寺廟。殿宇基本是藏傳佛教建築風格。主體建築位於山巔,60餘座(現存40餘座)平頂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隨山勢呈縱深式自由佈局,無明顯軸線。

全廟佈局、氣勢仿拉薩布達拉宮,俗稱「小布達拉宮」。「普陀宗乘」藏語「達拉」漢譯。全廟依山建造,坐北朝南,佈局分三個部分:自廟前五孔石橋始,有山門、碑亭、五塔門。中部包括琉璃牌坊、白台、僧房等;後部是主體建築大紅台及重簷攢尖鎏金銅瓦項的「萬法歸一」殿與周圍其他建築,大小共60餘處,被包圍在雉堞銜連、依著山勢起伏而環寺一周的高大圍牆之內。

隨著人流走過五孔石橋,進入由藏式城台及漢式廡殿組成的南向山門,城台為磚石結構,前開三孔拱門,拱門上列一橫排盲窗,上砌雉碟。城臺上起廡殿,前後設廊,廊內置檻窗,兩側封實壁,面闊五楹,進深二間,單簷琉璃瓦頂,邊沿施綠琉璃瓦,中供護法神,從左至右依次為四面護法神,章古魯蓬護法神,大黑天瑪哈戛拉護法神。山門前置石獅一對,山門兩側設腰門,有圍牆相連。

山門內石獅、石象、轉經筒和飄揚的經幡,讓人有來到藏區的感覺,不同的是少有古銅膚色虔誠的轉經人。山門北為黃琉璃瓦覆頂的碑亭,平面方形三開間,重簷歇山頂,磚拱結構,封實壁,四面開拱門,下承須彌台基。亭內立石碑三座:中為《普陀宗乘之廟碑記》,記述建廟背景及經過;東為《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西為《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記述厄魯特蒙古土爾扈特部歸順過程及清政府撫恤該部的情況。碑文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鐫刻,漢文為乾隆親筆。

走過碑亭,後面就是平頂城臺式五塔門,滿壁皆白色;上有三層藏式盲窗,下為三座拱門,實壁盲窗,上砌女兒牆,白臺上立五塔,從東往西分別為黑、白、黃、綠、紅五色,每色代表一個體教教派。清代尊黃教為國教,故黃色居中。五塔門前置石象一對,象徵著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無邊。

五塔門北為琉璃牌坊,三間四柱七樓形制,中樓前額「普門應現」,意觀音顯現普度眾生之門。後額「蓮界莊嚴」,意為觀音道場。琉璃牌坊為漢式清代宮式做法,表面以黃綠為主調的彩色琉璃鑲成,十分華麗。內院式白台 建有梵塔20餘座,平面、層數、高度、造形各異。白牆,紅色梯形盲窗,滿面黃琉璃蓋頂的女兒牆,呈現出漢族結構、藏族形式的建築風貌。

琉璃牌坊北為罡子殿,四面砌藏式雕房高牆,牆面設三層盲窗,東、南為一層僧房,西砌蹬道,北面僧房頂起廡殿,單簷綠琉璃瓦頂,面寬五楹,進深兩間,內供吉祥天母、四面護法神、大梵天。罡子殿東為東殿,供五尊密宗無上瑜伽密樂空雙運雙身修法像歡喜佛。密宗歡喜佛造像一般都是多頭,表多智,最頂部為本像,餘為變像;多臂多足,表大力多能;腳踩妖怪,表能降妖鎮魔。

罡子殿西北一套院為西殿,硬山灰瓦頂。內供主尊鎦金銅質造像的吉祥天母,高116公分,身騎騾子,前後有兩個獸頭人身的小型造像,底盤為大海;全組造像用紅銅1196斤,黃金57兩,用工6425個。據《吉祥天母經》記載,吉祥天母為觀音變像,是達賴喇嘛的護法神,每年大年初一她騎著太陽下界巡視天下各方,驅除妖魔,保佑眾生平安。西殿旁有一佛緣殿,有當地導遊帶旅行團入內,皆不得拍照,以過往經歷,又一世界遺產內強賣高香的詐騙行為,令人嗟吁。

穿過拱門,沿石甬路拾級而上,經過白台之後,山崗上陡然矗起一座高25公尺的大紅台,大紅台位普陀宗乘之廟最後,位置最高,面積1.03萬平方公尺,因巧妙利用地形將幾組建築連成整體,視覺上進行誇張,更顯體量龐大。正面基層是白台,實心,高 17公尺,下部砌花崗岩條石,上部砌磚,白灰掛麵,壁設三層梯形盲窗,東西兩面砌石階登道直達白台頂部。

白台東南角有面闊五楹、進深三間的「文殊聖境」殿。西部為千佛閣,四周圍廊(現已坍塌),閣內供蒙古王公向皇太后敬獻的千尊佛像,中立《千佛閣碑記》為乾隆三十五年禦制。閣內有條幅曰:「妙相合瞻幹利資諸福,繁釐同祝萬歡洽群藩」 白台東為啞叭院,是皇帝進廟上香時僧人回避之所。

白台之上起紅台,高25公尺,上寬58公尺,下寬59公尺,七層,一至四層實心,均置盲窗,上部三層間隔開真窗、盲窗。大紅台南面正中嵌飾垂直琉璃佛龕六個,黃綠相間,漢式手法,一是標記軸線,二起裝飾作用。紅台頂部砌女兒牆,牆下三面 (東、西、南)裝飾黃琉璃佛龕,拔簷石下置排水長槽。紅台內裏五至七層為三層閣樓,每層44間,四面合圍,亦稱群樓。

群樓東、西、南、北橫額分別為「庋經之閣」、「大乘妙峰」、 「秘密勝境」、「極樂世界」。群樓一層分置石雕壇城六座,有如來佛、觀音、無量壽、釋迦、大威德金剛、喜金剛。群樓頂部西北角建慈航普渡殿,鎦金銅瓦,重簷六角亭形。東北角建殿名權衡三界,鎦金銅瓦,重簷八角,其西建有洛伽勝境殿,面闊五楹。 

東群樓空井靠南起戲臺,面北,方三間三層。大紅台西北角建雕樓,實心起裝飾作用。群樓空井中心起「萬法歸一」殿,方七間四角重簷攢尖,上覆鎦金魚鱗銅瓦,四脊飾波紋,法鈴寶頂。迎門擺琺瑯菩提塔,中供紫檀佛龕,內供彌勒,東西兩側置紫檀壽字塔。供桌擺八寶、五供、珊瑚樹。靠北樹屏風,前供釋迦牟尼,再前供宗喀巴,大殿兩側供達賴和宗喀巴像,均為紫銅雕塑,神態生動。 

萬法歸一殿是全廟舉行集會和慶典活動的場所。清代,內外蒙古千里迢迢進此廟上香求佛者絡繹不絕。乾隆三十六年(1771),弘曆曾在此殿接見萬里回歸的土爾扈特首領渥巴錫一行,並舉行了大型講經祝壽活動。萬法歸一殿是普陀宗乘之廟的主殿,隱於大紅台群樓之中,殿頂高出群樓,金光閃爍。底部因三層群樓合圍,光照對比鮮明,造成了宗教森嚴肅穆的氣氛,是內地宗教建築的瑰寶。

萬法歸一殿的重簷攢尖頂使用大量圓形魚鱗形的鎏金瓦片覆蓋,在陽光照射下發出耀眼的金光,殿頂上還建有六解亭和八解亭。值得一提的是萬法歸一殿三重頂的一、二層鎏金瓦上,有不少刺刀刮痕。據說當年日軍來到承德,對這金頂垂誕三尺,士兵們用刺刀刮走了不少金屑;更有大膽的爬上陡峭的三層殿頂,卻站立不穩跌落而亡。當地傳說這是佛法在顯神施威,捍衛著中華民族的瑰寶。

普陀宗乘之廟的殿閣樓亭、房舍塔臺,依山就勢,沿山坡而建,顯得錯落有致,極具層次感,不同角度欣賞,會有不同感受。如站在廟前廣場遠眺大紅台,群樓似在青山之巔拔地入雲,十分巍峨壯觀,頗有城閣淩空之感;但若在避暑山莊北城牆上觀其全景,那更是壯觀。
更多相片請點閱(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廟風光  

背景音樂-又見煙雨樓 

山崗上陡然矗起一座大紅台,因巧妙利用地形將幾組建築連成整體,視覺上進行誇張,更顯體量龐大

正面基層是白台,下部砌花崗岩條石,上部砌磚,壁設三層梯形盲窗,東西兩面砌石階登道直達白台頂部

大紅台南面正中嵌飾垂直琉璃佛龕六個,黃綠相間,漢式手法,一是標記軸線,二起裝飾作用

從大紅台眺望五塔門

從大紅台眺望罡子殿

紅台內裏五至七層為三層閣樓,每層44間,四面合圍,亦稱群樓

群樓頂部西北角建慈航普渡殿,東北角建殿名權衡三界,,其西建有洛伽勝境殿

群樓空井中心起「萬法歸一」殿,方七間四角重簷攢尖,上覆鎦金魚鱗銅瓦,四脊飾波紋,法鈴寶頂

萬法歸一殿頂上還建有六解亭和八解亭

萬法歸一殿是普陀宗乘之廟的主殿,隱於大紅台群樓之中,殿頂高出群樓,金光閃爍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4620988

 回應文章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灰濛濛的天
2010/11/22 11:31
感覺極其沉重!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
zhuzhu(zhuzhu) 於 2010-11-23 07:54 回覆:
是啊,天地一片灰濛濛,相片不亮也就不漂亮,在回北京的路上,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