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選技的展示
2015/03/07 21:47:50瀏覽898|回應0|推薦5

      大選很快來臨,政黨們開始忙亂起來,或出門拉票,或四處亮相,但是至今尚未看到真正做出有實際意義的事情。

  臺灣是實行民主政治的國家,選舉對政黨、對民眾都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極其重大的事件。政黨要努力「展示」自己,民眾要精心「選擇」能給自己帶來福祉的「施政官」。

  政黨輪替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特點。一個政黨執政發生了偏差,民眾就要通過選舉更換;一個政黨執政雖無大的偏差,執政久了也會缺乏創新,民眾同樣也用選舉的辦法支持更具朝氣的執政者上臺。

  不論政黨或者任何參選者,必須從民眾的利益出發,必須真心實意地為民眾謀利益而不為一黨、一派謀取利益。此話說說容易而做好也委難,甚至有力不從心之感。

  不可否認,不同的政黨各自有不同的建黨理論,各自有自己的政治綱領,對這些東西廣大民眾不會關心。但是他們能不能公正執法,以及執政後會如何做事,民眾就不能不管了。

  高喊一萬句口號也不如一步具體行動。陳水扁曾喊了不少「為臺灣」之類的動人口號,但是在他執政期間除給自己創造了巨額財富之外,還有什麼可以讓民眾感動的呢?
陳水扁案,給民進黨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但是民進黨卻又不能徹底與陳水扁切割。一個與貪官為伍的政黨能不能把民眾的利益放在心上?

  以上小議幾句民進黨和陳水扁,並不是作者對民進黨有什麼偏見,是民進黨確實存在著改進的空間。臺灣的民主不能沒有民進黨,臺灣的政治進步民進黨有著不容磨滅的貢獻。但是民進黨要真的不停止進步,才具有實名。

  這一次大選又給台灣的政黨們取得政治權力的一次機遇,但是抓住機遇並不等於抓住了成功。

  從目前吹來的選戰風聲,令人辦出政黨們的「選技」還是在發揮「派系」的「義氣」,即——「唯派擇優」為是。這種「黨外有黨,黨內分派」的政治局面,模糊了民主政治的內涵,極容易把選舉引偏。

  我們不妨品評一下美國的政治。從1967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為維護《解放奴隸宣言》而被害,到2008年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才短短的41年,美國的民主政治競有如此巨大的變化,實在令人從心底欽佩。一個被踏在底層的黑人,躍上權力的頂端,真不知道美國人的思想是怎樣完成這麽巨大昇華的。假如美國的白人們,以種族為選舉的首選條件,黑人總統就很難產生。

  選舉的方向其實就是社會發展的趨向,社會需要什麼樣的引路人?懂得了這個關鍵點,符合了這個條件,就會被社會所選中。

  在國民黨長期專政統治下,民眾希望改革,社會需要民主,民進黨應運了社會發展的趨勢,陳水扁當選了總統。但是,陳水扁上任之後就像餓狼沖入了羊群一樣貪婪,這才有了全國倒扁的運動,國民黨重新上臺執政。

  這些變故都是社會潮流所至,並非誰家選技的傑作。

  馬英九執政,潔身勤政,利用大陸市場發展臺灣經濟,平衡國際關係,取得了不可小覷的成就。但是,也隨之帶來了一些負面效果,令國人擔憂。有人為了迎接大選,故意擴大馬政權負面的宣傳,磨滅政績,對選舉不會有太好的影響。

  民主大選看的是政綱,不是選舉的技巧。看誰的政綱能讓國人無憂,誰能推動國家的快速發展,給民眾帶來更多的幸福,誰就會得到更多國民的選票。

  至於技巧就是選舉活動中的具體工作方法,選舉過程的方法也是不可忽視的,但並不是選舉的根本。

  選技的重點是最完美的粉飾和最完美的展示,如何決定勝選還是依靠國民的信任。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ang826&aid=21189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