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3/10 04:38:52瀏覽2135|回應20|推薦148 | |
自古以來,「傳統慶典」一直是中國人最重要的歲時活動,它構成了凝結社會重要的力量,透過了這些慶典祭祀活動,明顯看出人們敬天法祖的虔誠心意,是亙古不變的。 在這些傳承中,匯聚了先民的宗教信仰與生活習慣經驗,日積月累地發展成為各種民俗文化的特色,進而找到安身立命的方向。人們冀望透過對神明和祖先的虔誠祭祀,求得一生庇護與平安;儘管社會日益多元化,但在傳統佳節裏,中國人總對民俗就是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結。 我自己是沒有特定宗教信仰的,但是會受母親影響,去做讓她高興和放心的事,其實也是怕嘮叨啦(嘻嘻~ 噓....) 。例如新春期間去走寺廟,安太歲,和參加一大堆有看沒有懂的儀式,反正我貪玩好奇,母親看我做了這些事也會安心和開心,所以我一向是樂於配合的。 這個新春,我們又依例去了好幾個大廟「走春」。「走春」其實是傳統農業社會農曆新年的傳統習俗,當時的人會在大年初一這一天,選個吉時良辰與吉利的方位出去走走,不僅討吉利更能迎接財神進門,讓新的一年大吉大利。有些人還甚至會注意出門時的方位,說是先往東走走會大吉大利。不過這事兒我腦筋大條就不管了,也耍賴不肯在初一做,怕人擠人。 台灣首廟天壇是我們每年一定要去的地方,它俗稱天公廟,是一座三級古蹟,是《台灣通史》明文記載台南唯一主祀玉皇上帝的廟宇,當時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台灣後,築壇祭告天地、奉明正朔之所,昔人稱之為天公埕。 一看到天壇這兩個字,會想到古時候皇帝的祭天,彷彿來到這邊,可以直接與玉皇大帝對話般,祈福也好,訴苦也罷,好像就是一個與上帝對談的地方。而我每次一進到天壇的廟門內,會特別注意的則是那個高高懸吊的大鐘,每每對它肅然起敬。 這次到的時間正好是鐘鼓齊鳴的時間,我很好奇的站在大鐘的旁邊,先聽完另一邊大鼓手爬的高高的,做出震撼人心的擊奏,接著換鐘鳴。他們的節奏落差真的非常大,但是在虔誠的氛圍中卻並不覺得奇怪。 我跟著鐘聲一聲一聲在心裡數著,想知道要敲幾下,數到幾乎快失去耐心了,才終於敲完,我興奮著跳著去問擊鐘手,「一百零八下對不對?」他很訝異的瞪著我,大概沒想到竟然有我這麼癡的人吧,不過還是很好心告訴我對了,跟我說每個月敲擊的時間只在初一和十五,並且繼續答覆我為什麼要敲108下的原因,不過.....我聽完....回到家...就忘了耶,現在怎麼也想不出來,好像是三十六加七十二什麼的,不懂.....。 文明在世代交替中不斷的演繹傳承,而這些祀典文化的可取之處,就在於好玩和神秘之中,卻又讓人可以真實的觸摸到延續了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它貯集了太多的歷史,猶如夾在偉大民族史冊中的一頁書簽,讓人感動又感恩,也是中國人內心最珍貴的情感根源及文化寶藏。 ↑ 就是那個鐘~~就是那個鐘~~!! 這是名聞全臺的「一」字匾,是臺南市名匾,與臺灣府城隍廟「爾來了」、竹溪寺「了然世界」被世人譽為府城三大名匾。蒼勁十足的「一」字匾,沿逆時針方向圍繞著以下迴文小字,警醒世人,一切行為,老天看著,該賞該罰,天理昭彰。 字云: 「世人枉費用心機,天理昭彰不可欺。 選播的是「紅面傳說」專輯中的一首曲子--善惡執,紅面傳說是一張風格非常特殊的專輯,我第一次聽到是在欣賞一場舞蹈的展演時,編舞的人將它詮釋成現代舞,舞者手持類似杵棰的粗棍,白藍相間的飄飄舞衫,舞曲名稱訂為「天祭」,當下深受震撼,散場後便特地去尋了專輯買回家欣賞。 專輯中融合了震攝人心的低頻大鼓、動態十足的嗩吶和渾厚蒼勁非常的人聲,充滿了東方的原始神祕色彩,而那取材中國的元素、放眼世界的野心,集「前衛」與「古老」氣質於一身,更是令人感動萬分。其實,光看曲目就很吸引人了,分別是1.風火輪 2.七月宴 3.紅面傳說 4.夜風行 5.海濤迎香 6.灶塘爐火 7.阡陌土 8.善惡執 9.穹蒼 10.天河雨 。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