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12 16:09:20瀏覽900|回應0|推薦0 | |
西洋政治思想史 電影<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觀後報告 首先我第一個感想是,”做事有時要有一點衝動”,因為太多的理性只會綁手綁腳,永遠沒有開始的一天。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這部電影就像老師所說的,它充滿了人道主義、同理心。主角 切‧格瓦拉 由於在旅程中遇到許多不平等的事,讓他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思維;視野的擴張,讓他開始懷疑從前的生活是對的嗎?(在女友那度過的悠閒時間),甚至進而去作一些行為上的改變,真新的去關懷痲瘋病人,而因為這是一部真人改編的經歷,尤其因為 切‧格瓦拉 後來仍繼續以生命去履行自己的信念,他是南美革命英雄的身份,增加了這部電影的說服力、和震撼力。 其實,我一直在想,現在的我們和南美當時有何不同?台灣現在也是以資本主義掛帥,貧富差距所造成的生活品質的落差,就像這一次的百貨週年慶,有人可以單筆消費七百多萬,可七百多萬卻是一般領薪階級的六七年、七八年的薪水,這樣的生活水平公平嗎?還有連鎖店的經營,或是一些保固的規章等等,這些或許都讓消費者的權利受到了保障,但是對一些傳統的雜貨店,或是電器行、五金行而言,是否變相等於剝奪了他們的生存權?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其實存在著很多的不公平,可是在我們的政治檯面上,沒有一個 切‧格瓦拉 可以真正的視民如傷。 孟子說過,凡人皆有惻隱之心,也因此在看著電影的我們也都能清楚的感受到電影所要傳達的訊息;然而,再進一步的去剖析的話,在場的我們可以做到他的幾分呢?是因為我們的自私心態多過於我們的惻隱之心,還是我們比較履行”個人自掃門前雪”這句話?還記得以前修過一堂課,老師曾經說過,如果有一天你看到車禍了,不要貿然的前去關心,最好是拉一個路人一起,為什麼呢?是為了讓那個路人證明你不是那一個被撞的那個人。而老師會這樣說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人因此被冤枉了。也許是我們的社會已經病態了,苛責多於感恩,每一個人的行為都被立下規矩,每一個人的行為被當作理所當然,作錯了就是歸咎責任,多餘的付出變成了雞婆。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的這一篇報告負面的想法多過於正面的想法,然而我卻不能因此、也不會因此而對一切加以否認,因為我也遇過許多開心的事,相信許多人也是一樣,因為別人的幫助,或自己的舉手之勞。而我覺得這一部片子想傳達的另一個意義也許就是這樣,告訴所有的觀眾,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願意為不認識的人付出生命,那你呢?另一個意義則是,在不平等的事實中,你是否曾去掙扎過,去擺脫過?還是就是在等待著人來救贖?在等待我們政治舞台上的政客嗎?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