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嫩綠青蔥的刺柏
2008/04/27 15:51:33瀏覽2451|回應2|推薦28

刺柏(Juniper)耐旱、耐寒、耐蔭、少病蟲害,又容易造型,是製作盆景的好素材之一。

慣見的刺柏盆景多是中型以上的作品,而且講求凋皮露根,蒼古剛勁,或舍利梢枝,錚錚傲骨之姿。

散客古怪,偏就標新立異,培植了盆層層嫩綠,郁郁蔥蔥的小型傢伙當寶(如圖)。

 

       

 

五年前赴神州旅遊,一時興起,攜回一塊木化石,它通高盈尺,厚薄不一,又凹凸不平,不論擱在桌上或架上,都怎麼看怎麼怪,但又捨不得扔掉。於是,散客別出心裁,拿它搭配洛衫磯垂手可得的刺柏小苗「玩」出這個附石【中美共榮】。

刺柏性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無須經常施肥,只要保持盆土濕潤,空氣乾燥時記得向葉面噴水,就能清新嫩綠

刺柏盆景的日常修剪不宜使用剪刀,因為會使傷口引起鏽斑枯焦,所以是用手指摘去芽尖,以促發新芽,使枝葉稠密。

整形宜在冬季休眠期進行,剪去多餘的枝條,角度不好的枝條以及其他影響樹(造)形的枝條。

養護要領是每年的四月底和九月初各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冬季不要澆太多的水。小型盆景每兩年,大型盆景每四至五年翻盆一次,一般在春季萌芽前進行,翻盆時剪去病根、爛根和部分老根,疏剪掉密集的根,去掉1213 的老土,換上新的肥沃培養土,壓實,泡水一小時。

散客這件附石刺柏【中美共榮】高30公分,淺盆長30公分,寬20公分,深2.5公分,是小型盆景規格。

小型盆景以其佈局簡單,製作方便;形態瀟灑、寓意深遠而取勝。 

製作小型盆景宜在春秋二季進行。因為這時植物生長緩慢,水分蒸發量小,新陳代謝相對較弱,成活率較高。

小型盆景由於盆小,若不及時施肥,會造成樹勢早衰或枝條枯萎。一般而言,清明節前後,植株萌發前,必須用浸盆法施以經過腐熟的稀薄液肥一次。觀葉類盆景施以氮為主的肥液;觀花、觀果類盆景則要施以磷、鉀為主的肥液;松柏類盆景,每年梅雨季節時施一次基肥即可。此外,施肥宜於晴天盆土偏乾旱時進行;肥料才不易流失。

至於施肥量,宜把握寧薄勿濃原則。觀花為主的小盆景,花後應繼續施以稀薄的液肥,以保持來年的花蕾多而飽滿;對於觀果的品種需要濃些,並在開花前後各施一次淡肥,保持養分的供應,以利提高其著果率;對於落葉性的盆景,除生長太弱外,一般不宜勤施肥料,以免造成徒長,影響姿態的美觀,甚至發生肥傷,造成植株死亡。


 

後記:有關盆栽用土... 

盆栽對植物是一種特殊的小環境,一般而言,用土需要具備疏鬆,透水和通氣能力比較好等條件,因為土壤疏鬆、透氣好,有利於根系的生長發育和根際菌類的活動;排水好,才不會因積水導致根系腐爛。而市售的topping putting大都符合這個需求,足以用來栽培一般盆栽。

但是,淺盆盆栽由於盆土量極其有限,對水、肥等的緩衝能力較差,因此用土的要求要比一般盆栽用土相對嚴苛些。

散客玩盆栽力求「大樹小盆」,還極盡淺栽能事(最淺的土深只將近二公分),因此盆土又還要有較強的保水、持肥能力條件,才能讓植物有堪可維持生長發育的水分和肥料吸收。

散客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在市售的topping putting中適量參入黏土。

s, 淺栽的植物會比較快些蒼古樸拙,但新手請注意,必須經過至少六年,三次以上修根折騰,陸續減少土量,讓植物適應,能「服盆」後,才能真正進入淺栽境界。此外,深根性的植物,例如花果類,絕不能淺栽。)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gene8&aid=1819449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哎喲喲,散爺也玩盆栽呀
2008/05/01 07:17
這些年在盆栽俱樂都內光為著一個"盆栽源自中國或日本"都搞得一個頭兩個大.到如今日本人仍是佔較大優勢.不過真玩家只求做出好作品然後與人分享才是樂趣之所在哩!散爺這盤Juniper也可用枯木來做底使青蔥小樹附其上看起來有蒼勁感.謝謝分享.
逍遙散客(yugene8) 於 2008-05-01 08:50 回覆:

謝謝.

等找著了漂亮枯木.再搞一盆「枯木逢春」試試看.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美共榮
2008/04/28 05:49

麥芽糖誠摯地希望: 美國能夠瞭解, 中美共榮的涵義.

這也許是我們這些華僑的責任!




逍遙散客(yugene8) 於 2008-04-28 11:15 回覆:

哇!

終於候到麥大師光臨小廟,而且還留言鞭策,太興奮了.今晚的睡前酒非喝三杯不可!

不過,麥大師素知小老兒虛榮心重,除了懇請以後多多光臨,而且要賞賜推荐!

包括對小老兒的言不及義有所指正,除留言外,更要按推荐.

謝謝!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