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10/30 05:58:55瀏覽804|回應0|推薦1 | |
http://tw.myblog.yahoo.com/jkt921/article?mid=10674&prev=-1&next=10666 戰爭行為的意涵
(Ajin 開口) 司空聽慣了貿易戰,匯率戰,口水戰,- - - 這些都是被用來當作形容詞的名稱。然而,正式的戰爭又需該如何定義?這不但需要精準的法律用詞,還需要精準的動作解釋。 看電影,雙方交戰前一定需有喊話,叫陣,這從古至今都不例外,也就是所謂的「宣戰」。沒有不「宣戰」的戰爭。即使是偷襲,還是會出現正式「宣戰」的時刻。 既然「宣戰」是打戰的必須典禮,那宣戰前也必須有一定的尺寸來衡量啥動作就可以構成「宣戰」。這些動作就是所謂的「戰爭行為」。 若中國出口有毒食物造成傳染病,這算不算戰爭行為?同理,若北京同時放出上萬艘漁船到日本海域釣魚,這算不算戰爭行為?若同時成千上萬無簽證的中國觀光客出現在美國,這算不算戰爭行為?朝鮮擊沈韓國的天安艦算不算戰爭行為?這些是否在國際公法上可以找到解釋呢?。 近期北京在在匯率上的刻意壓低RMB,或在貿易上以補貼實行惡性競爭,到目前為止,華府都還沒有說出這些是戰爭行為。但是,北京的網路入侵,華府則認為事件重大到必須考慮入侵美國網路是否是算戰爭行為。 底下這篇報導就提到為何華府對北京網路入侵的重視。
中美海南撞機 美代價慘重 / 特派員林寶慶華盛頓27日報導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28, 2010 06:00 AM | 3536 2001年4月1日,布希總統剛上任,美國海軍一架EP-3E電子偵察機,在南海上空與中國海軍航空兵一架殲-8II戰鬥機相撞,美機迫降海南島,爆發美中關係近年來最大的危機。美軍被迫臨時銷毀電腦,但中國對機上極機密的情報偵蒐電腦設備,使用「逆向工程」還原,讀取資料,重創美國軍情,損失至今難估。 美國一直遲到2009年,才下決心對這次中方逆向工程所造成的軍事機密損失,採取對應措施,革新海軍的情報偵蒐處理設備。但為時晚矣,美國才驚覺美國網路系統之脆弱,軍方隨即成立網路司令部,重視網戰(cyber warfare)。 預定11月1日出版的「紐約客」報導,美國2000年總統大選,因選票爭議,無法決定誰是新總統,華府群龍無首。當時美國剛決定減少對前蘇聯的每日軍事偵察飛行架次,軍方也不敢斷然終結偵察飛行任務。為維持既有編制軍力,中國成為新目標,偵察中國軍事動向,從每兩周一次的飛行架次,增加到每天都飛,其實偵察飛行任務只是純為應付。 中方飛行員自2000年12月起,對美方偵察機動作越來越挑釁。這些情況雖向華府反映,但華府當時無人有權威回應,結果導致美國無法挽回的災難性損失。 EP-3E在迫降海南島前,機員理應依規定銷毀機上的電腦等設備。規定要求機員使用消防斧,甚至熱咖啡等,銷毀機上電腦硬體和軟件。但當時處於緊急情況的機員未能及時銷毀,EP-3E整機落在中方手中,任由處置。 EP-3E上由美國國家安全局操控的作業系統,可以監測中國的加密雷達,語音和電子通訊等等。中國取得EP-3E機後,使用逆向工程,複製機上電腦,解出3000至5000萬行的密碼電腦程式,等於取得美國海軍情報解碼路線圖的最高機密。中國知道美國如何探測中國的機密,更反過來偵測美國機密,對美軍動向一清二楚。 美國海軍起初低估中國對EP-3E所做的逆向工程,一直到2008年年底,才驚覺到損失之慘。在歐巴馬當選總統後數周,美國國家安全局發現通常監視的系列中國網站上,同時出現大量包括美國海軍未來動向等的機密細節,等於向美國展示中國逆向工程的成果。當時研判,中國此舉是為給歐巴馬新政府一個下馬威。 前中央情報局官員指出,當時美軍太平洋總司令基亭,為此緊急召開系列會議,並在2009年初報告歐巴馬新政府,指出如果中國已對EP -3E的操作系統進行逆向工程的仿製,海軍所有相關電腦系統都必須全部換新。結果海軍花費數億元完成更新。 報導指出,中國甚至偵察到美國就伊朗問題舉行秘密會議的內容。 2008年歐巴馬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馬侃的競選團隊,都遭到懷疑是中國駭客的攻擊。專家認為中國網路技術,足以襲擊美國的民用的基礎設施和軍事設施。 但一位前柯林頓政府官員指出,中國官員告訴他,中國不會用駭客攻擊華爾街,「因為現在華爾街基本上是我們的。」 EP-3E電子偵察機事件,讓美國警覺必須正視及儘速處理網路安全問題。今年5月,美國網路指揮部正式啟動。網路指揮部司令亞歷山大(Keith Alexander)中將說,美國軍方必須重整網路安全作業。歐巴馬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決定應該由軍方還是民間主導美國的網路安全,以及網路間諜、駭客行動等是否將視為戰爭行為。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