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廣漢字文化,台北市政府首創「漢字文化節」,今年邁入第八屆,活動預算約900萬元,原定昨天下午截標。但廠商爆料指出,文化局在前晚緊急「喊卡」,宣布不予開標,將擇期重新公布招標內容,讓他們覺得莫名其妙。
政府標案在截標前臨時停標的情形,過去罕見。最近文化局爆出圖利廠商爭議,新局長鄭麗華上任3天,隨即停止活動標案,引發外界聯想是否另有內情。
對此文化局解釋,局長鄭麗華認為漢字文化節活動內容和經費,應再微調,才在截標前緊急「煞車」,過程符合政府採購法規定「變更或補充招標文件內容可不予開標決標」,最慢兩周後會對外公布標案新內容。
鄭麗華說,這幾天聽取局務報告,得知第八屆漢字文化節900萬元的預算中,今年度預算額只占200萬元,其餘700萬須明年編列,但明年度的預算年底才由議會審議,在還不確定預算總額的情況下,「怎麼能先行規劃?」
鄭麗華表示,雖然承辦人員解釋漢字文化節是「跨年計畫」,活動自12月中延續至明年初,可編入明年的預算,但她認為不妥。「若議會不通過預算,怎麼對得起廠商」,且現在文化局形象受創,應更嚴謹審視每一環節,依行政程序,運用今年的預算額度即可。
工務局副局長劉國銘指出,若要舉辦延續至隔年的活動,只要辦妥預算保留,其實可編入來年預算,但標案須在當年度發包出去,且最好告知廠商,活動部分預算尚未通過議會審議,才不會發生糾紛。
主計處副局長梁秀菊表示,跨至隔年的活動,只要做好當年經費當年核銷,基本上沒問題。至於預算如何分配在今、明兩年,由局處自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