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褒忠張士箱公家族渡台發展概況-張資參撰
2012/11/15 20:20:30瀏覽1388|回應0|推薦10
褒忠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士箱公家族渡台發展概況】張資參撰

士箱公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三十歲渡台尋求發展,入鳳山縣學,後入臺灣府學為秀才,住居臺灣府城,就是現在台南市,以教學維生。方高公自幼追隨其身邊,為科舉進學,又為生活教學。在艱困下,向張家福買大租權,於現在高雄縣、仁武、楠梓、大寮、鳳山仔〈非今之鳳山市〉、白河東山〈關子嶺附近〉、嘉義縣朴子甕菜埔等地一帶,雍正四年〈1726年〉,方高公、方升公開發崙背、二崙時,其父張士箱公五十三歲,方高公、方升公二十幾歲,方遠公、方大公十幾歲。所以開發乃士箱公策劃,雍正八年〈1730年〉,方升公開發現在褒忠以西至海,及麥寮一帶。其所分管產業,有討海、漁業、糖業〈製糖〉等。但所處士地風頭、水尾,在新虎尾溪下游,遇洪水則豪雨成災,冬季又乾旱如荒漠,飛沙走石,簡直不可居。一甲地租銀三錢至五錢〈內面一甲地五圓至八圓〉。收穫少無人租耕,乾隆三十九年將大租權賣給吳姓。乾隆九年二月〈1744年〉,士箱公家族向薄昇燦墾戶購入埔姜崙〈褒忠〉大租權。時士箱公已於乾隆六年過世,方高公、方升公四十幾歲,方遠公、方大公二十幾歲。乾隆初年家族向王有成買進西螺鹿場、莿桐大租權。士箱公家族開墾土地,都選擇溪流、水源充沛之處,以方便灌溉,而後方大公再進墾彰化和美、台中大里一帶。乾隆十六年於淡水、海山買大租權。

乾隆十八年方高公二公子源仁公入墾新莊。日據時代新莊公館口地基主張仁豐,就是張廣福,即源仁業戶名。

隨朝代改變,張氏家族,也產生很大的變化。光緒二十一年〈1985年〉台灣割讓日本,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日本政府徵收大租權、水租權、小租權才有土地所有權。一甲土地補償一百圓,在改朝換代下,心情鬱悶,吸食鴉片,虛度光陰,坐吃山空,因而家道中落。

民國三十八年,實施三七五減租,四十三年實施耕者有其田,族人為地主者,遽然頓挫。但隨時代潮流轉變,發展工商業,事業興盛而造福家族鄉里的族親亦大有人在。

備註:

尹章義教授著作〈發展史〉109頁,據雲林縣采訪冊記載鹿場圳、乾隆年間「張榮裕館」開築。似有可疑,據台灣水圳原由,謂鹿場圳為嘉慶初年西螺大租權王有成聯合幾位業戶。開鑿鹿場圳,此一說法較為可信。

1.方高公兄弟分產,並未提起鹿場圳。

2.方大公公子源俊公兄弟分家,並未提起鹿場圳。

3.據台灣士地慣行一斑---西螺大租權王有成大租,他自然有權開築水圳。

4.源俊公兄弟分家,源价公士地有記載要繳王有成大租。大租權並非其所有,怎能私自開築水圳。

5.可能鹿場圳開鑿經過「榮裕館」土地,如此方大房便成為股東關係,所以因某種關係,產權為「張榮裕館」所得。

二.清朝時代,所有台灣農地,每一塊土地都是三個主人,即大租權、小租權、佃戶。

三.資料來源

1.台灣士地慣行一斑~日據時代台灣臨時土地調查局。

2.清朝台灣大租調查書, 日據時代臨時土地調查局。

3.清朝台灣水圳源由。

4.雲林縣采訪冊。

5.日本帝國主義之台灣作者日本人。

6.台灣私法~日本台灣臨時舊貫調查會。

7.台灣總督府檔案文件。

註:提供此篇文章原文為『張士箱家族的後代』褒忠-張資參先生撰寫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oj430315&aid=704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