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04 21:17:48瀏覽1006|回應0|推薦0 | |
本來,在聽臉友PingYingChen分享其所屬的客家歌詠團的影音:"不同凡響的頌讚"與"主耶穌"專輯,在同一部影音中有好幾首歌連著的,於是就像聽音樂磁碟那樣聽詩歌,即使筆者只懂一句客家話,但也沒為了知道唱甚麼,盯著歌詞看。通常,我不會盯著螢幕不放,有時,影像配得不一定恰到好處,還不如沒影像呢! 聽著聽著,居然聽到一個男中音以普通話演唱的詩歌,而且是藝術歌曲風格,沈穩的聲音讓我點回視窗,倒不是語言換了,讓我如此反應,而是歌曲很特別,好像一種召喚。啊!原來是同一個影音頻道中的自動播放,歌名是「你可知道?」。這回,目光集中在歌詞上: 沒有經過流淚的雙目,永遠看不到人間疾苦。 沒有經過流汗的耕作,永遠不懂收穫的快樂。 沒有試煉,沒有重擔,你不知生命潛力有多深。 沒有痛苦,沒有缺憾,你不知生命耐力有多大!
沒有夏日炎陽的烤灼,永遠不知樹蔭的陰涼, 沒有漫漫長夜的等待,永遠不見曙光的重現, 沒有缺憾,沒有重擔,你不知生命韌力有多強, 沒有痛苦,沒有缺憾,你不知生命內涵有多美!
沒有狂風暴雨的肆虐,就顯不出彩虹的美麗, 溪流沒有礁石的阻擋,就激不起浪花的飛舞。 你不知道,你不明白,萬事效力愛神的人得益, 喔!求禰叫我明白,教導我們明白禰旨意!
這首歌,竟然讓我一聽再聽!男中音林思聰很融入歌曲中,堅定篤實的詮釋,恰到好處。讓我再三咀嚼歌整首歌!人生所經歷的淚水、耕作、重擔、缺憾、烤灼…都有意義,那是一種肯定!其中,都是主及其恩典臨在的記號! 這首歌的創作,源於杏林子--劉俠的一篇文章:「你可知道嗎?」,作曲者 「我看過不少她的文章,其中有一篇題目是『你可知道嗎?』一共有七段,都是以問題的形式出現,如:『你可知道受苦越深,離神也越近嗎?你知道環境越刻苦,也越使人奮發上進嗎?你知道打擊越重,也越能造就人的信心嗎?你知道世途越坎坷,人生的閱歷也越豐富嗎?』一連串的問題,壓得你透不過氣來,這就是她一生的經歷和人生觀,我實在太感動了,於是取了三段內容,加以重新編排佈局,有原意而不致太重覆,便作了『你可知道』這首短詩。」 生命勇者杏林子的文字作品,給了楊伯倫音樂創作動機。
原籍廣東新會的楊伯倫,1931年出生在上海,畢業於聖約翰大學化學系,自幼學習小提琴,後隨馬革順教授學習作曲。1950年受洗加入教會(基督教)後,加入上海富吉堂的少年詩班,在充滿聖樂與屬靈氣氛的教會生活中,塑造出懂得感性與讚美的生命素質。1952年,上海各教會舉辦的聯合冬令營,他在淚光中體認了上帝的恩慈與憐憫,真正決志作一生的事業,其後寫下了第一首聖樂作品:《罪人的禱告》,開始了大半生的聖樂創作生涯。 在「神的恩許」這首歌的影音介紹中,楊伯倫提到,1952年,他正在接受思想改造,由於還在讀書,所參加的體力勞動鍛鍊是比較溫和而短暫的,而教會中上班工作人員的勞動鍛鍊加重份量,下鄉的時間就會更長,他是學生,儘管下鄉勞動時間短,但已經是很艱苦了,一天吃兩頓粥,睡在墊了毛巾的水泥地上。 有些教會兄弟姊妹下放農村的時間較長,三年數年亦可能,因此便覺得神對他們沒有「應許」,不再理會他們了。因此精神上很困擾,當他看到「谷中清泉」中有這一段「神的應許」的短詩,覺得對信友很有幫助,也可增加他們的信心,所以就在「谷中清泉」的字句旁加入簡譜1234等音符,便可以唱了,當時,還在學作曲的他,就這樣很快地記下腦中浮現的樂思。接到他手稿的兄弟姊妹,反應很熱烈,表示:人實在太軟弱了,也沒有甚麼盼望,但求神不要放棄他們便心滿意足了。兄弟姊妹們鼓勵他不要停止創作詩歌。 短短的敘述中,筆者找到他這首作品的所蘊含的深度所在,與杏林子的詩相得益彰。他本身受過試煉,經歷過時代的苦難,1962年困乏地隻身到陌生的香港闖天下,口袋裡所有的就是八毛錢,刻苦奮鬥,1965年創辦了天成化工有限公司,是香港最早期具備環保概念的企業。他事業成功了,商務繁忙,仍以詩歌創作榮神益人;事奉上帝優先,其他不必焦慮!一切生活上所經歷到的,所體悟到的,都是他的創作來源! 筆者常蒐集中文詩歌,手邊好幾本台灣的歌本,一整本經得起唱的,耐唱,愈唱愈有味的實在不多!為了避免主觀,很多歌,總要很有耐心地彈完一遍,才下定論:不會再唱第二次。但卻在無意間在影音網站聽到作曲者在香港的「你可知道」,反覆聽,並花時間聽寫記下譜來。 聽過的歌難以計數,筆者愈來愈相信歌曲創作是最難的,激勵生命、感動人心的更是難,然而聽到一首出自生命深處的歌是好大的賞報!不是停在感受,不是理智,而是信仰的加深!對主的信靠!祈禱吧!要為有創作才能的人祈禱! 附註:想聽「你可知道」,上網搜尋,請輸入:楊伯倫—你可知道“youtube”。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