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5/06/16 12:53:29瀏覽701|回應0|推薦10 | |
說到喬治.歐威爾的這本名著,我在二十幾歲是確實讀過的,可是年齡與智慧的累積都不夠,不但書本內容印象不深刻,我相信作者想要傳達的思想我大概幾乎都沒體會到吧! 一場久別重逢的敘舊,很高興這次我的桃高教師讀書會選讀到它,時隔30多年,我特別認真地一字一字一頁一頁慢慢細讀,終於有catch到某些深刻的點;果然,書本與老酒一樣,越沉越香。 一.烏托邦的虛幻:集體主義 看到書裡以「老大哥」為唯一偶像,我們可能聯想到中國,甚至北韓,但事實上,世界上「政教合一」的國家更像,是最好的集體至上的示範,只是「黨」與「教主」的差別而已。 來看看書裡一再標榜的口號: 「戰爭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無知即力量。」 我們想到什麼?反烏托邦!這就是「我說的算」,泯去個人意志,當然也要剷除資本主義這種「不公平」的思想。你以為的戰爭,其實是和平;你以為的無知,其實最有力量。就像書裡出現的那句名言:「2+2=5」。 真正的烏托邦,不需有對錯和個人思想! 二.「老大哥」在歷史上會不斷出現? 讀書會上一本選讀書:「佛畏系統」,告訴我們~並沒有真正「歷史不斷重演」這回事,因為: 1.時代會有結構性的進步,譬如:原子彈、抗生素、AI,隨時都有新的變數、參數,所以沒有走回頭路重韜覆轍的可能。 2.從很多歷史事件來看,人其實的確會吸取歷史的教訓,風險管控隨時存在,所以教訓只會越來越輕微。 3.歷史都是一連串連鎖反應的效應,所以本質上是不可預測的,也就並沒有完全歷史重演這件事。 雖然書裡不斷強調:偽造歷史就能創造新歷史和語言,所以不存在真正正確、誠實的歷史;但真實的世界是:資訊只會越來越公開而透明,不是任何一個國家機器或網路霸主,可以私自創設或壟斷的。 三.洗腦的可怕 1984的集體主義統治,為了讓大家沒有思考,去除自由意志的人性,其必要手段就是不斷的「洗腦」,透過集體的洗腦,讓多數的中等人、下等人之老百姓:無知!盲從就是順民。 這當然是上等人、統治者的必要手段!所以,愛,就會是最典型被剷除的重點!書裡看到「青少年反性聯盟」即為一例,愛很個人,很自由意志,當然要禁止;這也是極權統治必然要干涉自由戀愛和生殖的主因。 少數的上等人,設計洗腦的制度和手段,的確可以輕易讓多數順民失去靈魂;但如果萬一,還是有很聰明的人不想當順民怎麼辦?!電幕監控、虐待、酷刑......都可以,製造恐懼最有效了! 四.沒有靈魂的可怕 透過集體的恐懼和仇恨,集體主義的恐怖統治方式可以製造無數沒有靈魂的人,譬如「兩分鐘仇恨」: 「[兩分鐘仇恨]的可怕之處不在於人們必須參與,而是人們完全無法置身事外。不到30秒,再不需要任何偽裝,恐懼及報復的念頭引發可佈的痴狂,一種想要殺戮、凌虐、用大鎚砸碎人臉的慾望,有如一股電流穿過人群,大家甚至為違背自己的意志,變成面容扭曲、瘋狂吼叫的瘋子。」(p.18) 這很容易呼喚出一種黑色的思想:人性天經地義就會有黑暗面,就是卑劣,邪惡必然出現......!但,事實上,我個人認為那是「負面效應」的偏見,我們看待邪惡的害怕和嚴重性,遠遠勝過人性的光明面。 從書裡「兩分鐘仇恨」、「仇恨週」極端活動,就可以看出人性的負面和扭曲,是何等巨大的力量!所以書中帕森斯的孩子,從小就充滿仇恨,竟告密了自己的老爸而被被抓去關,親情也是被泯滅的標的。 五.如何克服恐懼 主角溫斯頓被捕後,面對酷刑的折磨,尤其是他的死穴:老鼠,是他最害怕的天敵,他依然試圖不斷說服自己,用另一個身體般去面對傷害和害怕,結果還是失敗。所以,到底人類的極度恐懼,能不能克服? 面對並克服恐懼,我看到書裡的關鍵詞「雙重思想」,倒是提供了一個可能的方向和答案: 雙重思想(doublethink),「新語」編纂用語,需要不斷改變過去,透過完全涵蓋其他控制手段的思想體系來實現。歷史改寫、思想改造,可以刪掉不要的思想、創造新的想要的思想。 重點就在:能維持住現實感!堅持住當下的自己,就不會被洗腦!這個過程,就是「反洗腦」,在現實世界裡,洗腦和反洗腦其實是並行不悖的。 「如果想要掌權而且持續統治,必須擾亂現實感。因為統治的秘訣在於,結合自己絕對正確的信念,以及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的能力。」(p.234) 書裡也提到:就統治者來說,雙重思想的刻意練習,製造矛盾,方能永久握有權力;於是,「和平部」投入戰爭,「真理部」製造謊言,「仁愛部」負責酷刑,「裕民部」導致飢餓,恐懼氣氛,是全方位的;只要你能識破這一點,就能突破並免除雙重思想的危害。 要克服恐懼,就得先理解為何恐懼,看透恐懼,堅持反洗腦,就能超越恐懼。 六.「暴政必亡」,是嗎? 書裡極權統治的黑暗面令人毛骨悚然。回顧歷史,極權與屠殺的歷史的確不斷出現,用不人道的屠殺和「大清洗」,就能造就不敢反抗、空洞的靈魂和順民;只是,這樣的暴政,能一直維持下去嗎? 書裡主人翁工作場所中有所謂的「說寫機」和「記憶洞」,所有歷史都「必須」隨時重寫,所謂「清洗和蒸發是政府運作的必要機制」(p.52)、「毀滅文字是很美的事」(p.58),這樣的變態和暴政,鋪天蓋地,滲透人民生活、扭曲古今真相! 然而,我們唸歷史都知道,暴政之後就會是「揭竿而起」,廣大人民不會都是順民和傻子,生活滿足也不會只是吃飽、聽話而已;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論可以印證,暴政是違反普遍人性和普世價值的,被推翻也是必然的。這點似乎是不需要過度悲觀。 七.能看見光明和希望嗎? 所以,以人類歷史現實來反思這本書,我們應該很容易可以看見光明和希望的,因為: 1.知識就是力量 「思想純正意味著不思考。不需要思考,思想純正是無意識的。」(p.60) 所以,當書裡提到人人玩樂透,不需要有知識和思想時,難道他們沒有想要追求自己「知」的權利嗎?關鍵並不在愚不愚民,而是:太小看知識的力量了!人類一旦累積知識,智慧的開啟,就不可能任由別人擺佈和宰割。否則,試想:會什麼主角溫斯頓想要造反? 2.追求選擇的自由 「自由就是能夠自由地說出二加二等於四。如果這點被允許,其他一切都會隨之而來。」(p.90) 極權統治是可以壓迫你背誦「2+2=5」,但這是不自由的狀態,是否定天性上的自由意志;當人類一旦被禁止選擇的自由,註定大家會不快樂,反彈與反抗是必然會發生的。 3.文明的累積會暫緩但不會消失 為了整體人類選擇的自由,基本安全感的滿足、以及愛與歸屬的天性,促成了愛與婚姻、文學與藝術、民主與制度......,這些一點一滴的文明累積,不但防止人性惡化,也會讓人類生活越來越好。 八.做個有靈魂的人吧! 「101號房裡的東西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歐布萊恩準備將籠子裡的老鼠放出來啃咬溫斯頓,瞬間所有恐懼襲擊著溫斯頓,理智線完全斷裂: 「唯一一個能拯救自己的辦法:讓另,用他的身體一個人,擋在自己和老鼠之間」,他大喊:「去弄茱莉亞!隨便你們怎麼對她......」 讀書會書友有人質疑,為什麼主角溫斯頓已經「歸順」「清洗完成」了!卻換來一槍斃命?我的看法就是:溫斯頓最後的人性、良心、堅持,被攻陷了!對統治者來說,已經是一個沒有被挑戰性的、空殼的靈魂,比一般順民還不如。 九.附帶一提:經典文學更需要信達雅的翻譯 這次選讀這個譯本最大的原因是:譯者是我們認識的桃高畢業校友,游騰緯,他一直投入翻譯研究的專業,學養俱佳,所以能夠融合過去譯本的優點,將一本經典重新塑造新的樣貌,讀起來令人難以停下! 譬如您看下面這一段文字的境界,用「信、達、雅」來形容很是貼切: 「古代專制政權的命令是『汝不可』,極權主義者的命令是『汝不可不』,而我們的命令是『汝當是』。」(p.281) 我以前讀的版本是新潮文庫出版的系列版本,對我們那一代愛閱人來說,新潮文庫,是非常重要攝取外國文學經典的招牌,弗洛伊德、阿德勒、赫胥黎......,時代的巨幅變動下,還是很經典啊! 只是,畢竟時代不同了,我們還是要試著換個角度來閱讀這些經典,換一副更清晰的老花眼鏡,看清楚,才能想清楚,人生總是會多那麼一點通透的。 2025,我謝謝1984。 #阿得的讀書會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