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詩詞賞析】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2018/04/04 08:51:29瀏覽956|回應0|推薦0

   李商隱《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李商隱(西元812年~西元858年),字 義山,號 玉谿生,又號 樊南生。原籍 懷州 河內(今河南 泌陽)人,從 祖父起 遷居 鄭州滎陽(河南省 滎陽)。
                     李商隱 詩作 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 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 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 段成式、溫庭筠 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16,故並稱為 三十六體。               

在清代 孫洙 編選的《唐詩三百首》中,收入 李商隱的詩作 22首,數量 僅次於杜甫(38首)、王維(29首)、李白(27首),居第四位。

 注釋:. 

1. 無題:「無題」詩,就是 沒有命名的詩。李商隱 寫了一些的「無題」詩,大概是 他覺得 自己寫的詩,很 不好命名,乾脆 就「無題」了,讓 讀者 自己去想像吧。
2. 星辰:眾星,星之通稱。

3. 畫樓:指 彩繪華麗的高樓。

4. 桂堂:形容 廳堂的華美。

5. 靈犀:犀角中心的髓質 像一條白線貫通上下,可 感應和暗通。。

6. 心有靈犀一點通:比喻 心靈相連,情意相通。

7. 送鉤:也稱 藏鉤。古代臘日的一種遊戲,分二曹 以較勝負。把 鉤 互相傳送後,藏於 一人手中,令人猜測。

8. 分曹:分組。

9. 射覆:在覆器下 放著東西 令人猜。分曹、射覆 未必是 實指,只是 借喻宴會時的熱鬧。

10. 嗟:嗟(音 ㄐㄧㄝ), 呼喚聲。感嘆。

11. 聽鼓應官:到官府上班,古代官府 卯刻擊鼓,召集僚屬,午刻 擊鼓下班。

12. 蘭台:《舊唐書  職官志》:「秘書省,龍朔(高宗年號)初 改為 蘭台。」當時 李商隱 是 秘書省 校書郎。

13. 類:類似。

14. 轉蓬:指 身如 蓬草飛轉。

15. 走馬蘭台類轉蓬:李商隱 曾任秘書省 校書郎。這句 從字面看,是參加宴會後,隨即 騎馬到 蘭台,類似 蓬草之飛轉,實則 也隱含 自傷飄零 意。

16. 走馬蘭台類「轉」蓬:一作  走馬蘭台類「斷」蓬。

 意譯:

               昨夜,天上 閃爍著 星辰,地上 吹拂著 微風,在彩繪華麗的高樓之西,華美的廳堂之東,咱們 二人會面, 相見 時間太短,頗感無奈。

              今日 分處兩地,不能相聚,身上 雖然 沒有 彩鳳的雙翅 可以 比翼雙飛,但是 兩個人的心 卻像 靈異的犀角一樣, 彼此是時時相通的。

              還記得 最初相識,是喝著 溫熱的春酒。玩 藏鉤遊戲,我 隔座 把玉鉤傳遞給妳。後來,還幾人 分成組,在 紅色的燈影裡 玩 射覆遊戲。

              可歎的是, 早晨的 更鼓 響了,催促著我 去 官署 應付差事。唉,只好 快馬加鞭地 前往 官署上班,就像 風吹著 斷了根的飛蓬一樣。

 賞析:

        這首《無題》詩,是一首 純潔的愛情詩。詩中 ,李商隱 懷念的是 一位貴家女子。從 追憶昨夜 回到現實,引出了 複雜微妙的心理。歎 自己漂泊不定,又 不得不 匆匆 走馬蘭台,開始 寂寞乏味的工作。

李商隱 描述了事件與場面,展現了 李商隱與情人 相見時間太短,頗感無奈。全詩 跳躍變幻,感情真摯,情意深長,形象動人。

      這首詩 是 追憶所遇見的艷情場景。先寫 筵會 時地;接著 寫 形體相隔,情意相通;再寫 相遇的情意綿綿;最後 寫 別後離恨。艷麗而不猥褻,情真而不痴狂。

 參考資料:

根據《李商隱詩歌集解》所收詩歌的統計,基本 可以確認 李商隱 寫作時 即以《無題》命名的 共有15首:

  《無題》(八歲初照鏡)

  《無題》(照梁初有情)

  《無題二首》(昨夜星辰;聞道閶門)

  《無題四首》(來是空言;颯颯東南;含情春畹晚;何處哀箏)

  《無題》(相見時難)

  《無題》(紫府仙人)

  《無題二首》(鳳尾香羅;重帷深下)

  《無題》(近知名阿侯)

  《無題》(白道縈迴)

  《無題》(萬里風波)

另有5首 在 目前通行的詩集中 經常 被標為「無題」的(五律「幽人不倦賞」、七絕「長眉畫了」、「壽陽公主」、「待得郎來」、「戶外重陰」),經 馮浩、紀昀等人 考訂,認為 多半是 由於 版本問題 而產生的 原題 丟失情況,並非 真正的 無題詩。

劉學鍇 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 中華書局,1988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32&aid=111407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