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23 09:51:29瀏覽183|回應0|推薦0 | |
每個人的境遇雖不同 但我們都是父母生的 能及時盡孝道 是最幸福的也是最有智慧 廿年前母親去世後,父親獨居在兩層樓的住宅。 那是民國六十四年,他和媽媽胼手胝足,勉強籌出十八萬現金、貸款廿萬元,向我小學同學爸爸買的房子。 媽撒手而去,爸不願和已婚的哥哥、姐姐同住,寧願孤獨地守著房子、守著媽的牌位。 七十歲的父親,在南部小鎮的三夾板工廠,已工作卅五年了。 從早期薪水只有六千元,到現在也只約三萬元。 但工廠很有人情味,即使老爸已超過勞保退休年紀,仍讓他繼續工作,有點活兒幹,以免太早老化,不像現在報社,不到五十歲,資歷才剛滿、甚至還不滿廿年,就急著趕你走。 王建民比賽時,他有時會看電視重播到深夜,然後趁廣告時間,打電話到台北和我討論賽情(如果剛好我忙完)。 我從來不知,老爸這幾年到底存了多少錢。 我從當兵後,就沒再向他要過一毛錢。 平均一天花不到一百元的他,儘管月薪只有兩三萬元,沒想到這幾年竟也存了幾百萬。 平時節儉得要命、不肯多花一毛錢的老爸,大方地借給姐夫解決財務危機,雖說是「借」,但其實和「送」差不多,他不會主動索回。 老爸出生不久,祖父就去世,祖母改嫁給一個賭鬼兼酒鬼,爸還在讀國小,就開始送報幫忙家計,畢業後到木材行當學徒,後來變成鋸木師,娶妻生子,然後中年喪妻,過著鰥居的日子。 他自有一種知足常樂的人生觀,我不認同,但能接受。 爸像我的一面鏡子,我活到現在,很多事都在避免他的步伐:我朋友多、有可陪我一生的嗜好、我獨處從不覺得無聊、我賺了錢會出國玩、即使他死催活催,我也絕不因年紀到了就隨便結婚,堅持要找到最愛 ....... ,但我無法斷言,他比我不快樂。 無欲則剛,其實一點都沒錯,老爸書讀不多、欲望少,反而能讓他熬過孤寂的人生,書讀太多、想要的太多,有時反而多添苦惱罷了。 結束後外甥女請大家到士林吃鐵板燒,我再帶大家坐捷運到淡水,住臨出海口的飯店。 原本還想帶他去逛逛一○ 一,但他堅持早走,只好送他去搭九點多的高鐵。 我很清楚,他永遠不會適應台北的都會生活。 我趕緊叮嚀他,暫時戒掉夏夜偶爾喝一罐啤酒的唯一嗜好、多喝開水,少吃海鮮、內臟和豆類。 我有點心驚,除非有事,否則前晚才通過電話,老爸不會急著隔天中午又來電。 「爸!你沒事吧?不要急,告訴我,出了什麼事?警察怎麼會來我們家?」 「沒事 ... 沒事 ... 只是因為今天早上我的腳還是很痛,打電話給你姐,她不放心,又開車載我到另一家診所打針,因為聽說治痛風很有效,但忘了向工廠請假,你姑丈(也是八十歲了還在工廠上班)看我沒來上班,打電話又沒人接,有點不放心,就跑到家裡來敲門,他看我機車沒騎出去,門又鎖著沒人應,擔心我出意外,就報警找鎖匠來開門,剛好我看病回來,看到大家這麼關心我,我感動到掉眼淚 ─」 原來,我沒在爸爸身邊的日子,工廠的老同事、街坊的老鄰居,每天默默地看著這個不善言談、有點閉俗的孤獨老人,騎車出門上班,又騎車回來,一旦發現異狀,馬上動員關心起來。 拿著手機的我,淚水早已在眼框打轉,想起母親去世至今的六千多個日子,他每天是如何寂寞地度過? 當他搭公車,獨自到醫院拿藥檢查身體,是多麼希望有家人開車載他,陪他等待看病結果? 他要的,只是在人生最後的旅程,兒女能多陪陪他吧? 只是他不好意思啟齒。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