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04 09:33:05瀏覽701|回應2|推薦20 | |
善巧之智 ﹝二﹞ 突然間,他想到了……. ──啊!不會是魔所幻化的吧? 於是,沙門開口問: 『你是魔王變的吧?』 一言未畢,水牛倏忽不見,恢復了魔王波旬猙獰、可怖的原形。 沙門這時更駭怕了,但是,平時修持累積的鎮定工夫,使得他並未失去智慧,暗吸一口氣,沙門又問: 『你這樣恐嚇我,有什麼索求嗎?』 魔王波旬嘷笑了一陣,才說: 『是你太精進了!我擔心我魔界,又少了一人,故意來恐嚇你,呵!呵!呵!…。』 魔王說此話時,沙門心裡千迴百轉。 一個修行人,當他面臨生死兩大選擇時,其一是畏死而降服;其次,將生死置之度外,而善於運用智慧,別開生面。 沙門徐徐說道: 『我所以做沙門,無非想求度化以出離這污濁的世間……。佛經說,佛有三十二好相,而佛已涅槃,可惜我竟然無緣得見。如果魔王你,能幻變成佛,讓我得見,我不再精勤修行了。』 魔王波旬當然有此能力,他即刻幻成佛,力於沙門面前。 沙門一見佛身莊嚴無比,即端正思惟,更加緊攝身、口、意於正念,這一正念間,竟然即得應真。 此時,諸天在空中,稱善無量,而魔王既悔又恨又愁地消失了。 這三人呀!是我們諸天所欽佩,到現在還讚嘆不止呢!」 石蜜沙門聽完後,說: 「這三人,澄靜的心,已然明瞭苦、空、無我,即連自已身體也是腐朽、無常的。而我本無意讓人輕視我,才下決心求覺悟之道,以期出離三界,想來奇妙,更想不到的,是皆得應真。」 帝釋天向石蜜沙門作禮,回歸天界去了。 不久,私訶疊國國王也聽到了石蜜沙門,精勤修行而悟道的消息,便親自來叩見石蜜,並禮請他為國師。 私訶疊國因興隆三寶,國家太平,許多人向石蜜求法,因而得到福德,得以度化的,更是不可計數。 注釋: ﹝1﹞ 石蜜,冰糖也。《法華玄義‧七》曰:「言石蜜者,《正法念經‧第三》云:『如甘蔗汁器中火煎。彼初離垢名頗尼多。次第二煎,則漸微重,名曰巨呂。更第三煎,期色則白,名約石蜜。』 《善見律十七》曰:「廣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蔗糖。堅硬如石,是名石蜜。伽陀者,此是蜜也。」 ﹝2﹞ 六通:三乘聖者所得之神通。有六種,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亦稱六神通。 ﹝3﹞ 帝釋,忉利天之主也,居須彌山之頂,喜見城,統領三十二天。忉利天又譯三十三天,梵名釋迦提桓因陀羅。 ﹝4﹞ 五欲者,色、聲、香、味、觸。 ﹝5﹞ 泥日,與泥洞、涅槃同。僧肇《無名論》曰:「泥日、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後異出。蓋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秦言無為,亦名滅度。」 ﹝6﹞ 經行,於一定之地旋繞往來也。即坐禪而欲睡眠時,為此防之,又為養身療病。《釋氏要覽‧下》曰:「《十誦律》云:『經行有五利。一剿健﹝輕捷也﹞。二有力。三不病。四消食。五意堅固。』」 ﹝7﹞ 陰蓋,謂色聲等之有為法也,其解釋諸師各異。天台為陰有二義:一蔭覆之義,謂色聲等之有為法,積聚生死之苦果也。 《大乘義章‧八》曰:「積聚名蔭,積聚多法故。是言色聲等之有為法。」 ﹝8﹞ 錐,鑽孔的尖銳器具。 ─End─ |
|
( 創作|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