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此地無銀.有恐龍—到古蹟看骨跡
2010/01/07 17:50:03瀏覽711|回應0|推薦7

書名:此地無銀.有恐龍到古蹟看骨跡

出版機關:台灣博物館

作/編者:雅凱編輯小組

出版時間:98年12月


今年的冬天,台北很恐龍。有土銀展示館的「古生物特展」,有「世界恐龍大展」,還有「發現侏儸紀」展。吼!台北到處是恐龍。

恐龍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動物,雖然已絕跡滅種6500萬年,但是其圖像卻長存人類的腦海及想像。恐龍學已是科普中的顯學,但是張冠李戴的情形,還是屢見不鮮。電影「侏儸紀公園」是最成功的恐龍電影,侏儸紀是個響亮的名稱,但是片中的肉食性恐龍(暴龍、迅猛龍),卻擅場於中世代後期的白堊紀,應該改稱白堊紀公園才對。而「冰原歷險記3-恐龍現身」,更是將6500萬年前已絕跡的恐龍與2萬年前的冰原時代kuso在一起,真是張飛打岳飛,殺得滿天飛。

恐龍的英文名字dinosaur係由希臘字dinos( 恐怖)sauros(蜥蜴)兩個字拼成,恐龍就是恐怖的蜥蜴。恐龍是陸地的霸主,至於中生代的爬行生物飛上天,變成翼龍;游入海中,變成魚龍,牠們都不是恐龍。恐龍可粗分為肉食性及植食性,至於為何不用草食性,因為恐龍不吃草,在中生代草並未演化出來。恐龍也分為蜥臀類、鳥臀類兩大家族,但是有趣的是,鳥卻是由蜥臀類恐龍(如暴龍、迅猛龍等兩足行走的恐龍)演化而來。

恐龍的命名規則,大致會以外型和習性來命名,如背上長出似劍骨骼的稱為「劍龍」,頭上長了三隻角的稱為「三角龍」,凶猛牙齒與行動敏捷的稱為「暴龍」,曾被誤以為偷蛋的「竊蛋龍」(其實是幫助孵蛋,守護恐龍蛋的慈母,而不是小偷);亦有以發現地來命名,如中國四川宜賓馬門溪口發現的「馬門溪龍」,四川永川市發現的「永川龍」。

在土銀展館裡,可以順著地球演化的進程,了解宇宙的奧妙。從地球初誕生的46億年前細細從頭看起,這裡的時間刻度是百萬年,地球演化是用「宙」、「代」、「紀」、「世」進行區分,我們較熟悉的中生代包括著三疊紀、侏儸紀、白堊紀,我們所處的年代是「顯生宙」的「新生代」的「第四世紀」的「全新世」。除了恐龍外,這裡還有三葉蟲、鸚鵡螺、菊石、海百合、長毛象、台灣虎等化石,讓你上了一堂生命的史詩課,重新認識地球的亙久與永恆。

當然,在市定古蹟裡,亦可循著時空的迴廊,體驗到古蹟維護的歷程,擷影日本勸業銀行的過往歲月,或進入土銀大型金庫,在銅牆鐵壁的空間裡瀏覽文物,走累了可以在古蹟裡喝杯咖啡館,在低調的奢華裡吟嘆光陰物語。

只要其他恐龍特展的十分之一票價,就可以擁有古蹟、骨跡的雙重享受。台灣博物館土銀展館定於元月31()開始營業,館內可以照相,但請勿使閃光燈。就在這個月底,吼!此地無銀,有恐龍。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npinfan&aid=366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