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3/18 06:50:53瀏覽1795|回應2|推薦118 |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2xkwn.html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7/3/9 记得我最初征询颜敏如能否为她写小传时,她的回答是,个人较menschenscheu,怕生。“我不在意别人是否知道我的生活,较在意的是,写作十多年来,我的位置在哪里?也就是,人们会怎么看待、定位我的文字?即使愿意多了解我,也必须是因为读了我的书写,为了探寻文字背后的缘由而发问。“ 这句话很有见地,因此我尽可能地多读她的作品,通过作品来了解她的写作之路,寻求她在文学史上的定位。结果我发现,颜敏如真的不简单,亮点突出,很有特色。从写作地域上来说,从亚洲到欧洲都有涉及,而写作的重点是在中东(西亚北非),有关中东的史地、政经、文化、社会领域,无论是阿富汗、埃及、以色列,她都有兴趣深入了解,这在华文作家中独树一帜。从作品上看,她善于从新闻时事中提取材料,加以实地考察,进行文学创作。无论是小说,散文,时评,报道都令人耳目一新。正如欧华作协老会长朱文辉是侦推小说大家一样,颜敏如可以说是时事小说的先锋。请注意,时事小说与报告文学(或报道文学)不同,更近似于历史小说,但背景在当代,与新闻热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台湾到瑞士,成为双语作家 颜敏如(yenminju)出生于台湾,高雄市人,毕业于高雄师范学院英语系,文学功底和英语都不错。1983年出国后,往返于台湾和瑞士之间,1989年才在瑞士定居。她在思索:定居异国后,“个人的心性、视野、智识有何后续的发展?”她选择要融入当地社会,为此下功夫攻读德文。为了增强德语能力,于1997年参加了汉堡的一个德语写作函授班,每个月交一篇文章,持续两年。德语水平大为提高,竟用德文写出了她的第一个长篇小说“Zur Zeit bin ich nicht da”(此时此刻我不在)。 颜敏如曾担任《瑞士侨讯》编辑,是欧华作协、独立中文笔会以及日内瓦作家组织(Geneva Writers'Group)的会员。她的夫婿为国际智库“民主监督武装力量日内瓦中心(DCAF)”的副主管。 颜敏如多年来笔耕不断,以独特的角度观察阿拉伯世界和研究犹太历史,用德文、华文出版了5本书,囊括小说和散文等多种文体。作品也散见于《新苏黎世日报》(德文)、《上海书评》、《书城》(属上海报业集团)以及台湾、香港的媒体。她为《中国时报》(国际版)、《苹果日报》论坛撰稿,曾在《台湾新闻报》、《见证》杂志开辟“从瑞士出发”专栏。近些年来,难民潮向欧洲移动,对此颜敏如也有第一手观察,《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第384期(2016年6月12日出版)就刊登有颜敏如的文章《瑞士的“难民”议题》。 她是第一位在德语《新苏黎世日报》发表文章的台湾作家。第一位获邀至瑞士拉微尼堡(Le Château de Lavigny)国际作家屋驻留写作的台湾人(2009年)。 颜敏如是 “大众时代”,“博讯博客”等多个网站的驻站写手。她也有个人网站:“从瑞士出发”,已积累了上百万字的作品。 作为欧华作协资深会员,颜敏如多次参加年会活动,并在布拉格年会上做了专题讲演《新闻题材与文学创作》。在协会集体出书的写作活动中也很活跃。《欧洲华文作家文选》里有她两篇评论《荧幕前的冷眼睛》和《教宗的作为,世人的眼光》。《在欧洲天空下》一书收录了她的散文《向东走?向西走?》。欧华作协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迤逦文林二十年》,颜敏如担任编辑组成员,发表了短篇小说《陌生汉子》、散文《偷看是件美好的事》、诗歌《雪话》和《梦银发》、游记《啊,那个城市!》、微型小说《水族箱人生》、文化评论《无血无泪无所谓》,涉及各种文体。旅游文集《欧洲不再是传说》中有她写的《红塔的故事》。在《欧洲华文作家微型小说选——对窗六百八十格》中她一口气贡献了5篇小说。《欧洲绿生活,向欧洲学习过节能、减碳、废核的日子》这个集子颜敏如也担任编委,刊登了《瑞士的核电战争》一文。在网站“作家生活志”的“欧华作协专栏”上颜敏如亦经常发表文章。 对颜敏如的简介就此打住,下面我们探讨她的几部作品。 第一部长篇《此时此刻我不在》 前面说过,颜敏如的第一个长篇小说《此时此刻我不在》,是用德文写的。随后她又花费了许多心思,自行译成中文。2007年在台湾秀威公司出版。这部小说曾在《台湾新闻报》及北美《世界日报》连载,并由高雄文学馆及苏黎世东亚学系图书馆典藏。 欧华作协老前辈白嗣宏高度评价这部小说,亲自写序介绍: 文友敏如的长篇小说《此时此刻我不在》要出书了,很替敏如高兴。小说,政论,随笔,散文,杂文,报导,种种文体,对欧洲华文文坛奇芭的敏如来说,均能信手拈来,如意发挥,为欧华文坛增添一条条七色彩虹。《此时此刻我不在》,恰是敏如创作中别具一格的作品。 作者叙述唐幻的故事,她的人生,她的爱情,她的苦难。她的情史宛若红线,串连了她的苦难,使她的人生故事更为感人。…… 初恋,因台湾的一场政治事件化作缠绕一生的爱魂。再恋却因欧洲60年代极左的学生运动留作遗憾。平凡的人不想参与世间政治,政治却不放过平凡的人,一定要置平凡的人于绝境。唐幻的两次恋爱和两次政治事件,欧洲和亚洲,台湾和瑞士,作为过场的香港和伦敦,形成这部篇幅不大的长篇小说的复调。这种现代小说的手法,也表现在叙事的跳跃。故事在台北—瑞士—伦敦—高雄—香港之间跳跃。1967年,唐幻的手被扬握住,她的思绪跳回到1946年被蓝明握住时的温馨。1968年的苏黎士,唐幻奔向火车站。突然间,她“遁入那个清晰而遥远的记忆里“,1947年的台北,蓝明的离去。作者的思维空间,思维天地,无垠无际,恰似天马行空,没有功力是不能如此潇洒文字的。 敏如是一个有着非常严格追求的作家。她把爱的故事写成内在的纯美,写成普世之美,写成爱与大自然和谐之美。这种美顶得住红尘的干扰。她有着深厚的中西文化功底,有着良好的中西文学修养,驾驭中西小说技巧的能力更是令人叹羡。这也是她作为漂泊海外华文作家的独到之处。 看了白嗣宏的介绍,就知道了这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和文学水准。欧华作协创会老会长赵淑侠也有中肯的评论:“这部只有十万余字的长篇,伸展的时间和空间甚广,从1927至1968,跨越东西两个世界。事件轮番穿插在台北、香港、伦敦及苏黎世四个大城。以几方面相关事件的连结,带出特定的时空背景。四十年的沧桑岁月浓缩在十万字里,布局必然要费番心思。这一点正可看出作者经营长篇小说的能力和气势。她刻意避免传统的平铺直述,白描或大段形容。运用跳接方式,让情节穿插飞跃,极收简洁有力之效。语言方面,采取台语国语并用,灵活而跌宕生姿。明的一面是增强了美学效果,隐藏在背后的,是作者的忧患如山重,故乡台湾的未来如何!是她心上的巨石,焦虑感溢于言表。虽然我并不全认同她的思想,但见她对遣词用句的细心和考究,觉得有成为未来大小说家的条件。“ 第二本书《拜访坏人—一个文学人的时事传说》 颜敏如果然不负期望,很快又推出第二部作品——《拜访坏人—一个文学人的时事传说》,2009年在秀威问世。 这是一本261页的文集。记述作者在以色列,阿富汗等国的旅行和采访活动。由5篇较长的文章组成。其中《拜访坏人》和《在舞厅里唱挽歌的人》记叙作者在以色列的旅行和采访活动。《雄狮印记》记述她采访曾到过阿富汗的瑞士记者,进而了解到阿富汗民族英雄马树德的故事。《去喀布尔,不必带头巾》记叙作者在阿富汗的艰难旅途。《何谓历史?人去楼空》记叙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坎大哈与塔利班的有关情况。 读过这些文章,我深深地佩服颜敏如对中东问题,特别是以巴冲突和阿富汗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这些文章,通过文学性的纪实,让人们对这些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获得鲜活的印象,深入的知识。这是一般学术文章和新闻报道远远做不到的。 对于以巴冲突,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和观点。作者怎么样保持尽可能客观的态度呢?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东亚学系的张平教授认为: 颜敏如把自己定位于“传说时事”的“文学人”,她对于很多媒体在以巴问题上的偏颇和失误有着清楚的认识……描写以色列生活和现实的书籍今天已经不少,零散的文章就更多,但是绝大多数的作者基本上只关心自己要写的内容和观点,想方设法用自己的看法去影响读者。敏如是在这个题材方面少见的不仅问自己写什么,而且问自己怎么写的作者。在她的前言,可以看到她是怎样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并苦心寻找答案的。 颜敏如在作品中采用了三个策略来维持叙述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第一个策略是深入现场,从当地人的口中去了解现实的真相。作为一个不在当地长期居住的作者,敏如两次前往以色列的旅行可以被看作是她努力摆脱自身立场干扰,而让事实自己说话的努力的一部分。从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敏如的这些旅行并非游览式的走马观花,而是深入到当地的人群当中,生活之中,从她与当地人的交往当中去了解那些不可能从书本或媒体上了解的真实。有了这个策略的实施,应付第一个挑战的成功就有了基础。 第二个策略是尽量避免让自己的感觉影响文本的叙述,而把叙述权交给当地人,交给作品里的那些人物。整部著作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敏如的语调是平稳而沉静的,很少渲染个人感情色彩 第三个策略是保持叙述者的多元化和平衡感。在整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敏如尽可能让她的人物多样化的努力。我们听到以色列中间派民族主义者的评论,我们也听到极左翼活动家对政府的严厉批评和谴责,我们甚至还听到巴勒斯坦人的声音。当然,我们没听到极端暴力分子,无论是来自巴勒斯坦还是来自以色列的暴力分子的煽动和宣传。从上文所说的新闻的良知与道义问题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处理,既保持了现实的多样性状态,又没让自己成为反社会活动的工具。 我们也可以从她对阿富汗问题的独特观察角度和叙述手段上看出她的探求精神。考虑到以巴和中东问题的特殊状况,可以说“怎么写”的重要性甚至压倒“写什么”,敏如抓住了这个问题,思考了这个问题,并成功地处理了这个问题。这是敏如的这部书中最让我感到有价值的地方。 颜敏如关心以色列和犹太人,当她读到凡纳教授(Shmuel Feiner)《摩西·孟德尔松:启蒙时代的犹太思想家》译自希伯来文的德文本时,敏锐地掂出了该书的分量。摩西·孟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1729-1786)是启蒙时代德国的犹太思想家。书中所探讨的孟德尔松形象,不只有他人生各阶段的呈现及其哲学作品的重构,更是进一步以他为例来揭露犹太人在面对现代化时所身处的困境。颜敏如四处推荐,找出版社,找翻译,最后由曾在辅仁大学学习德文的李中文译出,颜敏如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亲自审定了译文,2014年该书在台湾出版并公开发售。译者李中文感动地说:“认识您更是我翻译生涯最大的收获。您对文字的推敲和用心成了日后令我不敢懈怠的标竿”。 第三本书《英雄不在家》 颜敏如的第三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叫《英雄不在家》,2011年在台湾由“酿出版”推出。全书272页。 这部小说有如下特色: 1.这是一部以阿富汗战争作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依据瑞士记者尤根·索格(Eugen Sorg)的亲身经历为经纬,编织出如许惊心动魄的史诗故事。 2.故事根据阿富汗人称“潘吉尔之狮”的军事首领马树德(Ahmad Shah Massoud,潘吉尔是他的家乡)作为主角的原型,叙述他如何与苏联军队周旋、和塔利班对抗,最后被杀害的经历。既写他精采的一生,也描述苏联撤军后三十年动荡不安的阿富汗。 3.在华文小说中,此类题材并不常见;尤其难得的是,作者颜敏如能够结合相关史实数据与报导,融入亲临阿富汗的观察所得,用明快之笔,刻入细致的肌理。 这部小说的诞生本身,就很有戏剧性。瑞士记者索格采访过阿富汗游击英雄马树德,写了报道。颜敏如读到相关的报道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就与这位记者联系。希望能把他对阿富汗英雄马树德的报导译成中文。当她与索格详谈后,进一步想把这位英雄的故事写成小说。颜敏如回忆说: “那个和苏联军队周旋,和塔里班没有勾结的阿富汗人,我不认识,他却有如在我脑中流窜的精神蝼蚁,不铲除,日子又该怎么过?是的,我的英雄在我脑中生活多年,他的形影在我身体内外川流不息。他践踏我的脑神经,使我日夜头疼烦躁。他从那个不长一物却又茂盛丰沛的陌生山谷,带着他遍受挞伐却又惊心动魄的故事,开动他颠沛流离却又能飞越云端的越野吉普车,穿过地域时空,来到夏日里草树就要绿得滴汁的小镇,硬要在我的生活中拉扯,不给安宁。他的故事不落实在我笔下,即便遥远的或就近在咫尺的那个应该死亡的时刻来到,我也不能入土为安。” 为了写这本书,颜敏如自己花钱﹐花时间﹐到战后的阿富汗去采访马树德的家乡﹐实地观察,还采访了很多人,拍了无数照片,搜集了大量素材。最后酝酿写出这部小说来。 我真佩服颜敏如的勇气和毅力。要知道,阿富汗至今还不是一个安全的国度。交通,住宿各方面条件与瑞士根本无法相比,旅途很艰辛。而且马树德并不出生于首都喀布尔,而是在阿富汗北部一个绵延约一百公里,地势稍倾的潘吉尔峡谷中〈Panjshir,又译帕尼席尔〉,人称小世界或小丛林的杨卡拉克〈Jangalak〉。前去途中,在山石嶙峋的荒野峻岭行进,而且还有文化、宗教的差异。但这些都挡不住颜敏如的决心。她终于完成了这部描写异域英雄的小说。她在自序中说: “写下吧,虽然是延宕多年,困难重重。然而,另一个性别、另一个国度、另一种领域、另一种思想、另一番经历、另一页人生,该当如何处理?怎么型塑?如何拿捏?面对再也无法理出头绪的成堆资料,在一种不得不平行书写另一长篇文字的情况下,我在五个月内塑造出心目中的那个人,那个据说只要不遭到暗杀,便能改变阿富汗国家命运的人。” 欧华著名作家吕大明对这部小说大加赞赏,亲自写序。她说: 颜敏如的创作态度是严谨的,为了体会她笔下英雄人物生活背景,她远到兴都库沙漠旅行,一笔一笔琢刻英雄的血泪史迹,那是一枝艺术的刀笔。 她生活在高度经济发展的瑞士,却对人类献出勇气、毅力,甚至生命的英雄人物刻意深入地描写,她见到一片悲惨的世界,与她生活的瑞士迥然相异;饥饿、贫穷、战争、骨肉流离失散……这些笔下人物占据她生活的空间,日思夜梦…… 颜敏如的哲学不是超脱世事,她将人生的苦难背负在自己的肩上,她双眼流着的眼泪,一点一滴是对生命的怜悯与痛惜,崇拜英雄与内心的英雄意识,也是基于英雄虽不以佛学普渡众生,却以出生入死的勇气去解救人生的苦难。 在小说结束前有一段描述:“我站在平台上,四周是绵延的高山,一股冷从我体内逐渐升起,那不是让人颤抖的冷,是种绝望。” 这是一段极为沉痛又极为精致的描写。翻阅颜敏如的小说,读者逐渐离开世俗的世界,进入文学升华的境界。 第四本书《焦虑的开罗:一个瑞士台湾人眼中的埃及革命》: 2016年10月颜敏如的第四本书问世,由“酿出版”推出。全书186页。 这本书的背景是:2011年,埃及透过革命终结了长达30年的戒严独裁、投票选出了民选总统;然而,期待的民主并没有从天而降...... 颜敏如只身深入埃及首府开罗与乡间,走访记者、导游与外交官,一窥革命后的埃及现况。革命后埃及人的生活有何改变?他们如何看待自身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结果就诞生了这本书。这是书籍市场上罕有且独特的中东叙事,将研究与观察化为小说文字,可称之为“报导文学”或“纪实类小说”。 伊斯兰文化研究权威、成功大学林长宽教授这样评介《焦虑的开罗》: “世俗派与伊斯兰派的拉锯、极端势力趁势崛起,文明古国正面临空前挑战…… 埃及——这个以金字塔与观光业闻名于世的古老国度,会不会像她的邻国叙利亚与利比亚一样,因过度分裂而成孕育极端主义的温床。 《焦虑的开罗》以纪实类小说的笔法刻画作者对埃及的细微观察,呈现这一古老国度在阿拉伯之春后的政局发展与遭遇到的各种困境。由于宗教保守派的牵制与民主土壤的缺乏,埃及不但要面对一般而普遍的挑战,更要和冥顽不灵的激进伊斯兰斗争。推翻独裁统治的埃及人很快就发现,民主自由的道路并不容易。《焦虑的开罗》截水断流,反映了埃及革命前后的侧景与背影,述说了一部分埃及人对未来的担忧与盼望。真正的埃及有如尼罗浩荡,它的宏伟壮大,它的无边伤痛,与任何国家民族无异,需要更多更细地了解。” 新闻题材与文学创作 从以上介绍来看,颜敏如善于从新闻题材寻找素材,寻找灵感,然后实地采访,进行文学创作。在这一方面,她颇有心得。 在欧华作协年会上,颜敏如就做了一个专题演讲:“新闻题材与文学创作的互动” 颜敏如认为: “新闻写作和文学写作,乍看之下,互为矛盾。新闻书写讲求精、简、准,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字数,写出最多的讯息:讲求时效、客观、理性、正确反映现况;因此,在新闻领域里,从文字进入内容时,必须十分小心,读者必须判断所读到消息的可信度。文学则是主观、感性的,是情感先行、营造气氛、如真似幻。文学要求作者有感同身受的能力,必须先感动自己,写出来的才能感动别人;必须能将读者带入一个事件本身,让读者有如亲身经历。所以,在文学领域,以文字进入内容是伟大的,也是读者所需要的、所期待的。新闻与文学在处理同一事件时,其角度、重点往往大相径庭。以战争为例,记者报导事情发生的原因、过程与结果(死亡数字似乎也很重要)。文学虽然也免不了对这些有所指涉,更重要的是处理事件期间与之后的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心灵创伤以及对后世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那么,颜敏如是如何面对两种对立的书写形态却又能融合为一呢? “由于我本身对时事有极大的兴趣,不得不去留意每天发生在各地的事情,尽可能让自己暴露在新闻领域里;另一方面又对文学无法忘情、不能割舍。或许就在这两种力量相互撞击拉扯,却又紧紧被捆绑在我内心的结果,就产生了这种难以定位的写作体裁;既不是时评,也不是感怀,更与游记无关。虽然是散文、小说形式的呈现,读者却又可以立刻察觉内容是新闻事件的延伸。” 下笔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颜敏如的做法是: “我不是新闻记者,所以看新闻事件的角度可能和一般记者有所不同,总认为,许多难分难解的议题必须以文化作为着手探讨的切入点。举例而言,我想了解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恩怨,查到的资料都只提到过去半个世纪的各场战争,很令我失望,我需要引起战争的深层原因。不明白内在的纠结,再多的表面猜测,甚至加诸所谓的阴谋论也都无济于事。我要的是失火的原因,而非火上加油。所以,念头一转,改以犹太与伊斯兰为目标后,一个崭新的世界突然出现眼前,我自己甚至被这番新局面震慑住了!一个事件的发生必定有远因、近因,过程以及后续的影响,这么一长线拉下来,可能经过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所以我在看待某个事件时,要求自己尽量将其中的演变都包含在内,这是艰巨而庞大的工作,也是应该持续努力的方向。 虽然我不是记者,为了求真或印证,有时会争取机会去到事件的现场。 我一个人出访,就必须自行处理所有的细节。比如去阿富汗之前,在没有咨询、商量对象的情况下,我必须知道如何申请签证、找航线、安排食宿、当地的交通、预算、和谁见面、见面时谈什么、如何应付突发事件等等,更多时候是要‘看着办’的,而金钱的花费也不是个小数目。到喀布尔北部的山谷,碰到必须记录的人、事、物,就要忙着找出纸笔或照相机、录音机等等……” 最后,颜敏如总结了新闻与文学的共同点: “一开始我谈到,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相互矛盾。其实不论新闻事件或我这样的写作方式,有一个共同点,都必须建立在诚实的基础上。 我的诚实是在于写作前阅读大量的资料,下笔时,在敏感的议题上避开带情绪的字眼。” * * * 以上重点介绍了颜敏如的四部作品和她对“新闻题材与文学创作”的看法。此外她还写了很多报道、时事评论、微型小说和其他作品。若想更多的了解,可以点击她的网站“从瑞士出发”: http://blog.udn.com/yenminju/article 这里再引用几段文人学者们对颜敏如的评价,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作家。一段评论说: (颜敏如)的大笔真是又壮阔又细腻,又犀利又深情。 中东政治与民生的盘根错结,尽在其间。 以如此亦文学、亦历史、亦新闻的泼辣笔触写宾拉登,罕见的创意与悲悯。 欧华著名散文家吕大明评价颜敏如: 有古典文学的基础 表达众生的苦难 她的文章催促人要说些什么,不说出来就是背叛自己 她的文章就是不一样。碰触到了希腊悲剧。 《见证》杂志的编辑说: 我们真的好喜欢妳的稿子, 让读者可以有不一样的视野和观点, 也从另外的角度谈讨我们这里很不熟悉的世界, 这为台湾及华人的读者,实在是非常、非常、非常需要的呢!!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