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20 16:22:48瀏覽1937|回應1|推薦2 | |
看了台大外 張小虹簡化了所謂的「名畫—電影」是跟風搶拍,然後推論到電影以名畫來「自抬身價」。那篇文章看得我也是「瞠目結舌、歎為觀止」。又讓我覺得台灣有許多很有名的教授,原來也不用功,也很白。 張小虹的文章中這樣寫著: 張教授不知是根據什麼,來評論所謂的名畫-電影,是跟風搶拍?更不知道後來又如何推論出「自抬身價」、「寓教於樂」?或 像是電影「夜巡林布蘭」,人家可是荷蘭紀念林布蘭的一個藝術節活動之一呢。把電影全都化約為跟拍搶風的「名畫—電影」,真是太武斷了。 另外,歐美國家,拍攝和藝術家有關的電影,由來已久,而且作品很多。 不論是 羅丹與卡蜜兒(Camille Claudel (1988)); 以畢卡索的為題材的 狂愛走一回(Surviving Picasso (1996)); 或是波拉克與他的情人(Pollock (2000)); 或是借由藝術教育來大談女性主義的蒙娜麗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 (2003))。 簡略的舉這幾部電影,按年份來看,就知道拍攝和「名畫」有關的電影,不是這一兩年才出現的,所以,何來跟風搶拍。 又以畫作暗藏秘密的故事手法,也不是從達文西密碼就開始了,彼得格林納威早期電影:繪圖師的合約(The Draughtsman's Contract (1982)),就透過一名畫家,去發現雇主家族背後許多的秘密了。所以「夜巡林布蘭」(Nightwatching (2007)),只是導演再度玩了一次類似的手法罷了!何來跟風搶拍。
至於電影「夜巡林布蘭」,其故事主題不只是那幅名畫而已,電影中,還包括了林布蘭和妻子之間的愛,影響了他在繪畫上的表現。而一名從貧民出生,到成為阿姆斯特丹最有名的畫家,卻可能因為一幅畫從此走向落沒,這樣的故事背景也充滿了傳奇。當然,對荷蘭十七世紀的歷史有更深認知的話,例如當時荷蘭和英國的關係,還有那些有錢仕紳,為何要找人做畫?若多了解一些背景,再去看這電影,可能就更趣味了。 對於張教授而言,可能擔心電影的影像會取代了人們對真實的畫作的感動,我覺得她是太杞人憂天了。 張教授的文章是這樣寫的。 以前我們總愛笑說,看慣了世界名畫冊,等到有一天真的在羅浮宮看到《蒙娜麗莎的微笑》之「真跡」時,恐怕會為其不可置信地的「迷你尺寸」(77x53公分)而大失所望。 看到真跡還會失望?那真是太可悲了。 |
|
( 心情隨筆|單身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