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27 09:35:29瀏覽3132|回應2|推薦37 | |
聖嚴法師將世間法分為戀世、出世、入世三類。 喜歡在人間,貪圖生天堂、享天福,就是戀世。捨不得離開人間,想追求天國的境界,都是貪戀的表現。如果修人天的福德,遵守人間的道德標準,具備生天的條件,對人間天上的環境不貪戀,就進入出世的層次。 出世,須修八正道,即八種生活方式和修行方法,包括身、口、意三方面,嘴巴不說壞話,身體不做壞事,心中不存惡念;不以害人害己的方式來謀取生活所需;出世最重要的是思想,要根據佛法的原則,以佛說的道理作為行為的標準,還須有修行的基礎,即修定、修慧。 心能安定,才能產生智慧,看佛經、聽佛法是借佛的智慧,修行之後自己可以產生智慧,就是開悟。 開悟的人才能出三界、離生死、入涅槃,就叫出世。 在佛教中,出世的目的是在於入世,如果沒有出世的條件,入世不能很徹底,因此菩薩必須具備出世的能力,然後再做入世的事業;凡事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需要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 〜〜〜〜〜〜〜〜〜〜〜〜〜〜 《印度佛教史》 佛陀的教化,是在使得人人能與佛陀一般地同得解脫,由出家修行,為拔除人間之苦的解脫之道,是出世。 佛陀並不要求人們對他做盲目的崇拜,是位實際的宗教家,也是極富於批判精神的思想家, 但他重視實際的倫理生活,反對空談的玄理。 釋尊成道之後的初轉法輪,向五比丘說了佛陀親證的妙法。他們聞法之後,隨即證了小乘解脫的阿羅漢果,轉法輪只為了利益眾生,便是入世。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