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菩薩低眉、金剛怒目※聖嚴法師開釋
2020/08/03 11:47:15瀏覽886|回應0|推薦18

《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不造作。」,說明人心是能善、能惡、知善、知惡的本源。

心,既是導引肢體語言行為的「善惡」,也就能表現人性本能與心理行為的「愛恨」。因此「愛」與「恨」是一體的兩面,人為了能滿足私欲,就有無限的「貪愛」,一旦私欲難滿時,「忿恨」就隨之而起。

因此,從「自我」的觀點來看,「愛與恨」是心理的,也是本能的,而愛與恨往往是人間的苦因,煩惱源頭。

然而,愛與恨雖然是相對的,但也不盡然是絕對的;也就是說,「愛」未必全然是好的,而「恨」也未必都是不好的,唯有「大愛」和「大恨」,以公益為出發,「愛」與「恨」才有正面與積極的意義和價值。

大愛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佛菩薩,是一種無污染、純淨的愛,如人饑己饑,人溺己溺。

大恨是大意志、大威德,是一種瞋恨的昇華;也就是憤怒金剛、威攝邪魔的公義伸張。《涅槃經》中,指出如有人危害社會而使社會受災難時,菩薩會予以制止,阻其作惡,而菩薩已發願承挑制止惡人的一切結果。「愛」與「恨」有不同的層次與境界,於佛法而言,不落愛恨是超脫的菩薩,有愛無恨的是世間的聖賢,而人世間的凡夫,是「有愛有恨」的。

既然,有愛有恨,「菩薩低眉,金剛怒目」,懷抱「慈悲心」的愛與恨,才是現代人應有的情懷。一切要愛得有意義,也要恨得有道理,內心清明自在的「愛與恨」,才是無掛礙的「愛與恨」。

《維摩經》說:「菩薩是向眾生中求的。」菩薩之所以成為菩薩,佛之所以成佛,是因為有眾生讓他度,有眾生讓他作功德,所以,菩薩成為偉大的救世者,佛能完成福德和智慧的大圓滿者。如果沒有眾生讓他們度,讓他們服務,那他們就不能成為菩薩,不能成為佛了。芸芸眾生並沒有給菩薩與佛任何回饋,在沒有任何回饋之中,他們本身已經完成了自我成長、自我建設、自我成就,從這個觀點看,「給人方便」就已經成就自己,實在很划算。

《梵網經菩薩戒本》說:「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而在《瑜伽菩薩戒本》卻規定菩薩不得不護雪(護持雪恥)外來的「惡聲、惡稱、惡譽」。這是說,為了愛護眾生,應代眾生受怨受辱;為了維護三寶,應該護雪惡意的中傷。再說,菩薩對眾生,當存慈悲心,但在必要時也應以威折的方法,使得眾生馴服。所以,菩薩若見到有些人應加呵責,治罰、驅逐、默檳(不和他說話),而不如此處置的,便犯戒。

菩薩度眾生,雖有只為眾生而不為自利的存心,但從佛法的常理上說,總以健全了自己之後,更容易發揮度他的效果。身教總比言教更能夠感人,身教配合了言教,乃是佛法化世的常軌。所以,作為一個佛弟子,他本身的言行,必須要一致。他的言行必須是:說佛所應說的話,作佛所應作的事。然後才可談到影響他人而攝化眾生。

從個人的自我教育與自我修持,而到度脫眾生,這是上求佛道以自度,下化眾生以度他的菩薩之道。但是菩薩的精神,絕不是只在於自度的工夫之中,乃是於一邊修行自度,同時也要從事於兼度眾生的工作。並且他們在基本觀念上,沒有自度的存心。他們之將自己健全起來,目的是在利用健全的自己以度眾生,而不是要使自己首先度脫生死的苦海。

個人健全之後,便可影響他的家人親友,感化他的家人親友,進一步影響他所處的時代和環境,形成一種佛化的風氣,造成佛化社會的人間淨土,這是菩薩行的主要任務和目的。

作為一個菩薩,他的境界越高,他所能夠影響的範圍也就越大;他的悲願力越大,他能應化的眾生類別也就越多。一般的菩薩,僅能在人間的文明地區教化;聖位的大菩薩們,卻能不離於聖位的本處而隨類示現,乃至深入最低下的眾生如傍生、餓鬼、地獄道中,應化救濟。

但是,要度眾生,單憑一股宗教狂熱的情緒是不中用的,宗教的狂熱,固然能使人們生出赴湯蹈火的勇氣,去宣傳、去辯論、去衝鋒、去陷陣、去戰鬥、去犧牲,但那決計不能持久,也決計不能產生深遠的良好影響。

佛教,是以服務社會為菩薩道的表徵,佛在往昔的無數生中,以種種身分、種種形態、種種方式,深入種種的族群中,每每能居王的地位。所謂王,就是領袖,那些領袖的地位,不是仗武力打得來的,全是以服務大眾的道德價值所感召而致的,因為,唯有真正能為大眾謀幸福的人,才是最夠資格做大眾領袖的人,才是最能贏得眾望所歸並心悅誠服的人。

因此,一個理想的居士,雖然不必在任何場合都要以領袖的姿態出現,至少,他該是受到任何場合所歡迎的人,乃至是能受到任何場合所尊敬的人。

一個佛教徒的本色,應該是多盡義務,少享權利,才能獲得他人的愛戴。

因此,佛為統攝一切團體~社會的要求,說了四種德目,稱為四攝法。攝是統攝和攝受,也就是領導或化導的意思。所謂四攝法,就是領袖人物所不可缺少的四種處世方法,切實地做好了四攝法的工作,便能感化群眾,也能領導群眾了。

四攝法的名稱:

(一)布施

布施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佛教凡是涉及社會人群的德目,無不注重布施,因為唯有布施,才能使得社會的貧富,得到適當的調節,也唯有布施,最能表達佛教的慈悲精神。事實上,為三寶出錢,最好稱為恭敬供養,為貧病孤苦的賑濟,才是名符其實的布施。

當然,布施是一種福業,佛將福業的對象分為八類,稱為八福田,那就是:佛、聖人、和尚、阿闍梨、僧寶、父、母、病人。在這八種福田之中,居士在家應當首重父母,其次是佛、聖人等,不供養父母而來供養三寶,那不是佛所希望的事。但是《梵網經》中又說:「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這就是鼓勵大家多做慈濟事業。供養三寶當然要緊,救濟貧病於死生的邊緣者,尤其要緊。平時除了父母,當以供養三寶為第一;遇到特殊情況,若有餘力,當以濟困扶厄為第一。

(二)愛語

所謂愛語,是用和悅的態度,來與他人共同談論,這是由於悲心的自然流露。因為,菩薩看眾生,沒有一個不是自己的至親骨肉,沒有一個不是大善知識,沒有一個不是未來的佛,只有敬之愛之而唯恐不及。所以,佛教所說的愛語,不僅是談話的技巧而已,而是一種真誠懇切、和藹融洽、感人肺腑的談話。這就是得到了佛化實益之後的一種受用,一種智慧,一種修養。比如,對於苦難者的慰問,對於失敗者的鼓勵,對於成功者的讚美,對於頑劣者的勸勉(必要時也可以用呵斥來達成勸勉的目的)等等。一種和悅而懇切的談話,總是受人歡迎的,這種談話,便能促成社會的和樂、進步、安寧。我們知道,最善於調解糾紛的人,也必是最適宜做領袖的人,至少也是最受歡迎的人。萬一遇到不可理喻的人,那也只好由著他去,不必勉強。

(三)利行

所謂利行,是指對團體公益的謀求和促進,用現代名詞來說,就是為社會服務。實際上也的確應該如此,我們在任何一個團體,均可體驗得到,凡是最能為團體利益著想,並且最能幫助大家解決困難的人,必然也是眾望所歸的人,一個偉大的領袖,必然有他對於社會所付出的貢獻~服務。

(四)同事

所謂同事,是將自己融入於他所處的社會,將自己變為社會所公有的人,隨著社會的需要而改變自己,而變成社會所需要的一個人。釋迦世尊在菩薩階段的隨類應化,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身,都是同事的最佳典型。但是,將自己融入社會,並不等於隨著社會的感染而消失了自己。融入社會的目的,是為領導社會、感化社會。所以日本的道元禪師,把同事的定義這樣解釋:「初使自己同於他,後則使他同於自己。」

一個居士,應當隨分隨力地去做,才不致被教外的人誤以為佛教徒是消極的逃世者,才能進一步地化導社會而淨化我們的社會。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a6969&aid=762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