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切細行,都是修心 ※虛雲老和尚法語
2010/11/05 08:16:51瀏覽884|回應2|推薦48

《金剛經》上須菩提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說:「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謂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

所說發菩提心,這個心是人人本具,個個不無的,一大藏教人只說此心。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覺時,歎曰:「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可見人人本來是佛,都有德相,而我們現在還是眾生者,只是有妄想執著罷了。所以《金剛經》叫我們要如是降伏其心。佛所說法,只要人識得此心。

《楞嚴經》說:「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達摩西來,只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當下了然無事。

法海禪師參六祖,問曰:「即心即佛願垂指諭。」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智通禪師看《楞伽經》約千餘遍,不會三身四智,禮六祖求解其義。祖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馬祖曰:「即心即佛。」三世諸佛,歷代祖師,都說此心;我們修行,也修此心;眾生造業,也由此心。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眾生,一切唯心造,四聖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

四聖是佛、菩薩、緣覺、聲聞,六凡是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眾生,四聖不受輪迴,六凡流轉生死,無論是佛是眾生,皆心所造。

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哪里來個十法界呢!十法界皆從一念生:一乘任運,萬德莊嚴,是諸佛法界;圓修六度,總攝萬行,是菩薩法界;見局因緣,證偏空理,是緣覺法界;功成四諦,歸小涅槃,是聲聞法界;廣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道法界;愛染不息,雜諸善緣,是人道法界;純執勝心,常懷嗔鬥,是修羅法界;愛見為根,慳貪為業,是畜生法界;欲貪不息,癡想橫生,是餓鬼法界;五逆十惡,謗法破戒,是地獄法界。既然十法界不離一心,則一切修法,都是修心。

參禪、念佛、誦經、禮拜,早晚殿堂,一切細行,都是修心。此心放不下,打無明,好吃懶做等等,就向下墮;除習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向上升。自性本來是佛,不要妄求,只把貪嗔癡習氣除掉,自見本性情淨,隨緣自在,猶如麥子一樣,把它磨成粉之後,就千變萬化,可以做醬、做面、做包、做餃、做麻花、做油條,種種式式,由你造作。若知是麥,就不被包、餃、油條等現象所轉,餑餑、饅頭,二名一實,不要到北方認不得饅頭,到南方認不得餑餑。說來說去,還是把習氣掃清,就能降伏其心。行住坐臥,動靜閑忙,不生心動念,就是降伏其心。認得心是麥面,一切處無非面麥,就離道不遠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a6969&aid=4322733

 回應文章

佛法的贈禮**忘了感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究竟意義
2010/11/07 01:04

你好:謝謝分享!

雅筑~~回覆中所說的菩提,那只是一般說的發心,這與發菩提心和菩提有很大的差別

佛法裡提到的→菩提~~梵文的意思就是:覺悟、智慧;進一步而言~~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光明自性,達到涅槃境界,也就是成就佛果位。

廣義言之~~斷絕世間煩惱成就涅槃智慧。而,聲聞、緣覺、佛三種覺智裡,又以佛的菩提為最究竟之無上究竟寂靜境界,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文),中文譯:無上正等正覺...

菩薩學處也很清楚的提到~~大乘的目的在~~佛果菩提,而這佛果菩提以發「菩提心」為最切要。發菩提心也就是指四弘誓願的第四句~~佛道無上誓願成。

金剛經所趣向的意旨為~~空性的智慧,即究竟解脫的智慧,此中的依歸即~~究竟解脫的境界。所以,佛於此中不斷提醒我們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亦即成佛的心。

所以,發菩提心不要再與一般所說的發心相混了。義意是完全不同的。

祈願 吉祥如意

雅筑 清淨蓮台(yea6969) 於 2010-11-07 12:39 回覆:

佛法ㄉ贈禮 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詳細解說 菩提心及何謂菩提。

***

...「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迦牟尼說:須菩提,你說的對,「無上正等正覺」不須外修本自具足,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娑婆世界之路雖然複雜,但是只要分清楚「順菩提門」和「違菩提門」兩個方向。

  阿彌陀佛得佛號又能提的起,不論這行程如何走,都會順著菩提路,到達西方去。

  當然我們所講『菩提心』,「菩提」這兩個字是印度梵文所翻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覺悟」。

  我們時常講覺悟,到底要覺悟什麼呢?

  菩提‥「覺」與「悟」之內涵:

  「覺」之內涵:什麼是「覺」?

中國字是有智慧有道理的,覺悟的「覺」字,下

面是一個「見」字,此見不是看見的見,此是「看見真相」的見;亦是「明心見性」之見。

  因為我們都還沒有到明心見性的程度,所以很難說出那種覺醒的見,只能以我們經驗過的事來做比喻:以便揣摩我們還沒有經驗的見,試著體會「明心見性」之見。

***

   舉例之:(同一個人,在同一個地點,作夢時和清醒時所見的世界是不是一樣呢?)當然此例子告訴我們是不一樣的,由此可以深刻體會;

明心見性的見,和我們一般所見的見,是不同的。

此見非彼見。

   同樣說「見」,是不同內容的,是不是夢中所「見」,像在看電影般,但醒來便知那是夢,夢中所見境皆是假的影像。夢醒了,睜開眼睛,所見的又是另外一個世界,一般都以為這就是真實的世界。

  『覺悟』的「覺」,就是不把夢幻泡影當真。

知道我們一向所以為真實的世界,也都好像夢一樣;它的真相就是空無一物,只有影像而已。

  真相就是沒有東西,空空如也。

  正是佛所說:『萬法皆空』。

不知境界是影像,就是「不覺」;知道只是影像,就是「覺」。因為我們「不知影」,就處處很認真,但是所認的「真」卻全是假象。若是當下能「知影」知道眼前都是影像而已,不被迷惑就是知「道」‥知曉覺悟之道。

  『知道』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要有「知道」得智慧。

***

「悟」之內涵:

「悟」字;左邊是「心」字,又邊是「吾」字。

「悟」此意就是「我的心」。

「悟」就是表示真正承擔、了解一切原來都是我的心。

  有覺悟就會當下覺知的影像,也承認那是「我的心」所變的。

  反過來講我們對所有眾生慈悲,就是對自己的心慈悲,菩提是覺悟到‥原來一切都是我的心!

  覺悟的智慧,自然就會行出慈悲,自然而然就會愛護所有眾生,不會傷害自己的心影,所以菩提就是『有智慧的慈悲』。

  ***

蕅益大師「彌陀要解」裡教我們‥

   「深信」和「發願往生西方」就是「無上菩提」。

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祝福您

福慧增上  同證無上道  雅筑 恭敬 合十


佛法的贈禮**忘了感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成佛的心
2010/11/05 09:48

你好:謝謝分享!

好友~~

文中所說的發菩提心,那是比較簡略的說

仔細的說,發菩提心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發成佛的心。

雅筑的文都是很好的分享,如果能加一些自己的心得那會更好喔!

也許你會擔心錯,但不用擔心

每個人的領悟有深、有淺,這樣可以更提升自己法的知見,並增長智慧喔!

祈願 吉祥如意

雅筑 清淨蓮台(yea6969) 於 2010-11-05 10:50 回覆:

佛法ㄉ贈禮您好  阿彌陀佛

是的~佛法裡邊可以講的有無邊無量!

所謂: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實在不敢胡亂發言,謝謝您一再提醒!

* * *

『發、菩提心』

   菩提要有智慧的慈悲心,也要有慈悲的智慧力。再加上堅定的願力,不斷的在生活中去實行,

願力與耐力互相結合就是菩提了。

  共勉之~

祝福您平安吉祥         雅筑恭敬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