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清代傅青主女科: 白帶 (子宮頸炎 子宮頸癌)
2010/01/19 06:04:04瀏覽2814|回應0|推薦49
西醫說子宮頸炎:
通常可以發現有黃色濃狀分泌物從子宮頸流出
子宮頸上的柱狀表皮也顯得特別紅腫充血及脆弱容易出血
在月經週期會有子宮頸黏液性分泌物增多的現象
如果急性子宮頸發作 會出現多量的白帶
甚而呈現 橙黃 黃綠色 乳樣 濃稠性分泌物
導致異味 疼痛不適或搔癢等症狀

西醫說子宮頸癌:
cervical cancer, the most common signs include
子宮頸癌最常見的症狀包括
- vaginal bleeding between periods 不是月經期的陰道出血
- bleeding after intercourse 性交後出血
- pain during intercourse 性交時疼痛
- unusual vaginal discharge 不尋常的陰道分泌物
- vaginal bleeding after menopause 絕經後陰道出血
- excessive tiredness 過度的疲倦
- leg pain or swelling 腿部疼痛或腫脹
- low back pain 下腰痛
All these symptoms are common to many conditions and may not mean you have cervical cancer. 所有這些症狀很常見很多狀況 並不表示你一定得子宮頸癌

子宮頸發炎 是有分階段的 不同階段呈現不同顏色(古代中醫講的最清楚)

清代傅青主女科云:

帶下者 由於勞傷衝任 風邪入於胞中
血受其邪 隨人臟氣 濕熱 濕寒所化
故色白者屬肺 為清濕
色青者屬肝 為寒濕
色黃者屬脾 為虛濕
色黑者屬腎 為寒濕
色赤者屬心 為熱濕也

其從補 從瀉 從燥 從澀 從寒 從溫
則隨證治之 更審其帶久淋瀝之物
或臭或腥穢 乃敗血所化 是胞中病也
若似瘡膿 則非瘀血所化 是內癰膿也
若如米泔 兼尿竅不利 乃膀胱白濁病也
若尿竅通利 從精竅出 或如膠粘 乃胞中白淫病也

白帶下:
夫帶下俱是濕症 而以"帶"名者 因帶脈不能約束而有此病 故以名之
蓋帶脈通於 任 督 任督病而帶脈始病 帶脈者 所以約束胞胎之系也
帶脈無力 則難以提系 必然胎胞不固 故曰帶弱則胎易墜 帶傷則胎不牢
然而帶脈之傷 非獨跌閃挫氣已也 或行房而放縱 或飲酒而顛狂
雖無疼痛之苦 而有暗耗之害 則氣不能化經水 而反變為帶病矣
故病帶著 惟尼僧 寡婦 出嫁之女多有之 而在室女則少也
況加以脾氣之虛 肝氣之鬱 濕氣之侵 熱氣之逼 安得不成帶下之病哉
故婦人有終年累月下流白物 如涕如唾 不能禁止 甚則臭穢者,所謂白帶也
夫白帶乃濕盛而火衰 肝鬱而氣弱 則脾土受傷 濕土之氣下陷 是以脾精不守
不能化榮血以為經水 反變成白滑之物 由陰門直下 欲自禁而不可得也
治法: 補脾胃之氣 舒肝氣之鬱 使風木不閉塞於地中
則地氣自升騰於天上 脾氣健而濕氣消 自無白帶之患矣
脾 胃 肝三經同治之法 寓補於散之中 寄消於升之內 開提肝木之氣
則肝血不燥 何至下克脾土 補益脾土之元 則脾氣不濕 何難分消水氣
至於補脾而兼以補胃者 由裡以及表也 脾非胃氣之強
則脾之弱不能旺 是補胃正所以補脾耳
*帶脈: 奇經八脈之一 對稱八個穴位-章門 帶脈 五樞 維道
*難經云: 帶脈者 起於季脅(腋下的肋骨盡處的下方) 回身一周
*黃帝內經云: 陽明虛 則宗筋縱帶脈不引 故足痿不用也(引發各種男人病婦女病)

青帶下:
婦人有帶下而色青者 甚則綠如綠豆汁 稠粘不斷
其氣腥臭 所謂青帶也 夫青帶乃肝經之濕熱
肝屬木 木色屬青 帶下流如綠豆汁 明明是肝木之病矣
但肝木最喜水潤 濕亦水之積 似濕非肝木之所惡 何以竟成青帶之症
不知水為肝木之所喜 而濕實肝木之所惡 以濕為土之氣故也
以所惡者合之所喜必有違者矣 肝之性既違 則肝之氣必逆
氣欲上升 而濕下帶青欲下降 兩相牽掣
以停住於中焦之間 而走於帶脈 遂從陰器而出
其色青綠者 正以其乘肝木之氣化也
逆輕者 熱必輕而色青 逆重者 熱必重而色綠
似乎治青易而治綠難 然而均無所難也
治法: 解肝木之火 利膀胱之水 則青綠之帶病均去矣
蓋濕熱留於肝經 因肝氣之鬱也 鬱則必逆 鬱逆之氣既解 則濕熱難留
倘僅以利濕清熱治青帶 而置肝氣於不問 安有止帶之日哉

黃帶下:
婦人有帶下而色黃者 宛如黃茶濃汁 其氣腥穢 所謂黃帶是也
夫黃帶乃任脈之濕熱也 任脈本不能容水 濕氣安得而入而化為黃帶乎
不知帶脈橫生 通於任脈 任脈直上走於唇齒 唇齒之間
原有不斷之泉下貫於任脈以化精 使任脈無熱氣之繞 則口中之津液盡化為精
以入於腎矣 惟有熱邪存於下焦之間 則津液不能化精 而反化濕也
夫濕者 土之氣 實水之侵 熱者 火之氣 實木之生
水色本黑 火色本紅 今濕與熱合 欲化紅而不能
欲返黑而不得 煎熬成汁 因變為黃色矣
此乃不從水火之化 而從濕化也
所以世之人有以黃帶為脾之濕熱 單去治脾而不得痊者
是不知真水 真火合成丹邪 元邪 繞於任脈
胞胎之間 而化此黅色也 單治脾何能痊乎
治法: 宜補任脈之虛 而清腎火之炎 則庶幾矣
凡帶症多系脾濕 初病無熱但補脾土兼理衝任之氣其病自愈
若濕久生熱必得清腎火而濕始有去路

黑帶下:
婦人有帶下而色黑者 甚則如黑豆汁 其氣亦腥 所謂黑帶也
夫黑帶者 乃火熱之極也 或疑火色本紅 何以成
謂為下寒之極或有之 殊不知火極似水 乃假象也
其症必腹中疼痛 小便時如刀刺 陰門必發腫 面色必發紅
日久必黃瘦 飲食必兼人 口中必熱渴 飲以涼水
少覺寬快 此胃火太旺 與命門 膀恍 三焦之火合而熬煎
所以熬幹而變為炭色 斷是火熱之極之變 而非少有寒氣也
此等之症 不至發狂者 全賴腎水與肺金無病 其生生不息之氣
潤心濟胃以救之耳 所以但成黑帶之症 是火結於下而不炎於上也
治法: 惟以火為主 火熱退而濕自除矣
病癒後當節飲食 戒辛熱之物 調養脾土

赤帶下:
婦人有帶下而色紅者 似血非血 淋瀝不斷 所謂赤帶也
夫赤帶亦濕病 濕是土之氣 宜見黃白之色
今不見黃白而見赤者 火熱故也 火色赤 故帶下亦赤耳
惟是帶脈系於腰臍之間 近乎至陰之地 不宜有火
而今見火症 豈其路通於命門 而命門之火出而燒之耶
不知帶脈通於腎 而腎氣通於肝
婦人憂思傷脾 加鬱怒傷肝 於是肝經之鬱火內熾 下克脾土
脾土不能運化 致濕熱之氣蘊於帶脈之間 而肝不藏血
亦滲於帶脈之內 皆由脾氣受傷 運化無力 濕熱之氣
隨氣下陷 同血俱下 所以似血非血之形象 現於其色也
其實血與濕不能兩分 世人以赤帶屬之心火誤矣
治法: 須清肝火而扶脾氣,則庶幾可愈
肝气舒自不克土 脾不受克 则脾土自旺
補肝之血 全不利脾之濕者 以赤帶之為病 火重而濕輕也
失火之所以旺者 由於血之衰 補血即足以制火
且水與血合而成赤帶之症 竟不能辨其是濕非濕
則濕亦盡化而為血矣 所以治血則濕亦除 又何必利濕之多事哉

黃帝內經特定穴:

五臟五輸穴: 井(木穴) 滎(火穴) 輸/俞(土穴) 經(金穴) 合(水穴)
手太陰肺經- 少商(井) 魚際(滎) 太淵(輸/俞) 經渠(經) 尺澤(合)
手厥陰心包經- 中沖(井) 勞宮(滎) 大陵(輸/俞) 間使(經) 曲澤(合)
手少陰心經- 少沖(井) 少府(滎) 神門(輸/俞) 靈道(經) 少海(合)
足太陰脾經- 隱白(井) 大都(滎) 太白(輸/俞) 商丘(經) 陰陵泉(合)
足厥陰肝經- 大敦(井) 行間(滎) 太沖(輸/俞) 中封(經) 曲泉(合)
足少陰腎經- 湧泉(井) 然谷(滎) 太溪(輸/俞) 復溜(經) 陰谷(合)

六腑五輸穴: 井(金穴) 滎(水穴) 輸/俞(木穴) 經(火穴) 合(土穴)
手陽明大腸經- 商陽(井) 二間(滎) 三間(輸/俞) 陽溪(經) 曲池(合)
手少陽三焦經- 關沖(井) 液門(滎) 中渚(輸/俞) 支溝(經) 天井(合)
手少陽小腸經- 少澤(井) 前谷(滎) 後溪(輸/俞) 陽谷(經) 小海(合)
足陽明胃經- 厲兌(井) 內庭(滎) 陷谷(輸/俞) 解溪(經) 三里(合)
足少陽膽經- 竅陰(井) 俠溪(滎) 臨泣(輸/俞) 陽輔(經) 陽陵泉(合)
足太陽膀胱經- 至陰(井) 通谷(滎) 束骨(輸/俞) 崑崙(經) 委中(合)

犯五行: 木有風邪 火有熱邪 土有濕邪 金有燥邪 水有寒邪
木穴可袪風邪體質 火穴可袪熱邪體質
土穴可袪濕邪體質 金穴可袪燥邪體質 水穴可袪寒邪體質

*請用痛點取穴法:
當你找到"痛點穴"時
你不要怕 那不是病
那是個訊號 是快要累積發病的訊號
只要壓揉它直到痛感消除
發病的訊號 就解除了
在上述的穴位尋找"痛點穴"
然後在"痛點穴"上壓揉直到痛感消除
但是一定要經過壓揉的過程
你才能找到"痛點穴"
*黃帝內經云: 以痛為輸
根據痛的部位來定位 即"痛點穴"
"痛點取穴法"不是我發明的 是黃帝內經說的 只是我用白話字說它

早睡:養血
睡足:養氣
人人10點前請睡覺去
大人要睡足8小時
小學到高中要睡足10個小時
更小的孩子要睡足12個小時
孩子才不會早生病
大人才不會生重病



來源:
清代 傅青主 傅青主女科
http://www.cancercouncil.com.au/editorial.asp?pageid=475
http://www.healthwomen.com.tw/cervis.htm
http://images.google.com.au/imgres?img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07/08/01/health/adam/17037.jpg&imgrefurl=http://www.nytimes.com/imagepages/2007/08/01/health/adam/17037Cervicitis.html&usg=__sBDIaLwy1BDZk3bdqoHHRJmzv5Y=&h=320&w=400&sz=45&hl=en&start=7&tbnid=j2WBU-G0-k8UzM:&tbnh=99&tbnw=124&prev=/images%3Fq%3DCervicitis%26gbv%3D2%26hl%3Den%26client%3Dfirefox-a%26rls%3Dorg.mozilla:en-US:official%26sa%3DG
http://images.google.com.au/imgres?imgurl=http://www.ansci.wisc.edu/jjp1/ansci_repro/misc/project_websites_08/tues/HPV/HPV1.jpg&imgrefurl=http://www.ansci.wisc.edu/jjp1/ansci_repro/misc/project_websites_08/tues/HPV/Causes.html&usg=__f1HSJtcdSFxu8cxkBIGDinNOApo=&h=330&w=344&sz=42&hl=en&start=3&tbnid=mzPxfSdf5Oao9M:&tbnh=115&tbnw=120&prev=/images%3Fq%3Dcervical%2Bcancer%26gbv%3D2%26hl%3Den%26client%3Dfirefox-a%26rls%3Dorg.mozilla:en-US:official%26sa%3DG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qoub&aid=36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