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情懷
偉國搭上候補機位回到馬祖故居度假,在邀集三兩好友敘舊之餘,更享用一餐
孩提時期的家常菜;那些記憶裡回味再三的菜餚,雖然不是大魚大肉《好澎湃》
的佳餚,可是卻摻雜著媽媽的味道。
旅居台北多年的偉國,其實和老友們很不容易的在故居重逢,除了天南地北聊
開了之外,對於家鄉日益繁榮的景致,一方面在欣慰之餘,卻也覺得恍如隔世,
更在一方面擔心過多的繁華,會逐漸掩蓋淳樸而令人懷念的鄉土記憶。
不過大家都已經年過半百的歲月,對於人生的歷練與領悟,總是更能夠用釋然
的心情來面對,也深知白駒過隙的足跡,恐怕無法自絕於歷史洪流之外。
當然在偉國心裡面最大的感受,是從當年長輩口述的故事當中,逐漸轉變而看
到海峽兩岸互動日益頻繁的榮景,於是五味雜陳的心情,不禁從內心深處油然
而生。
當然老友相聚與杯觥交錯之餘,偉國與同儕們更是無所不談;在諸多話題當中,
有一個議題讓人覺得很有意思,那就是從台北的角度對於媒體報導之體會。
偉國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心得,他說:「在台北所看到的電視新聞,總是不同於
當年的感受。」因為他總覺得,諸多電子媒體新聞內容,除了缺少溫馨的鄉土
情懷之外,更深深體會到部分網友所提出的新聞心情。
「近日看到網友部落格,紛紛撰寫抒懷的文章,認為國內電子媒體竟日所報導
的新聞內容,有絕大部分都是讓人覺得不舒服的負面新聞。」偉國不經意與老
友分享此一話題。
好比爾虞我詐的社區欺騙事件、搶劫、火災或車禍等危及公共安全案件、藝人
緋聞或搶監護權八卦新聞、知名人士閃電結婚或離婚的羅生門故事,當然還有
藍綠惡鬥的口水戰等報導,幾乎成為每天不可能避免的新聞內容。
在這些負面新聞排擠的效應之下,對於比較溫馨的報導,或者帶有正面意義的
新聞資料,總是無法獲得電子媒體之青睞。
當然那些正面、而且比較溫馨的新聞,縱使得以被媒體批露而端上主播台,可
是比起上述五花八門的負面新聞,卻顯得寒酸而小器得多了。
偉國也提及一位朋友的孩子大學主修新聞學系,從學術殿堂練得一身專業技術,
更抱持著滿腔熱血與幹勁,想要在媒體領域裡,大展身手與抱負,藉以發揮學
習之所長。
當他在修業期間赴媒體實習之後,卻發現實際的情況,與課堂上老師所詮釋的
理論,竟然有著截然不同之差異!
「例如媒體專業、新聞道德、報導取向與處理手法,在實習過程中,我們親身
所遇到的衝擊,幾乎和書本上所學到的背道而馳。」這位新聞新鮮人很感慨的
表示。
當然他的感觸與意見,也許只是個人的看法,或者太過於看重理想領域的結果,
才會有此種格格不入感覺。
不過實際上,許多人卻也有類似的想法,例如當人們在享用晚餐之後,很舒服
而休閒的打開電視,想看一看新聞報導之際,卻被一連串負面新聞,不但心裡
面覺得很鬱卒,而且讓晚餐堵在肚子裡,甚至進而覺得不太輕鬆。
在這個時候有些人乾脆快快轉台,避開一連串讓人屏息的新聞內容;或許也有
的人根本不在乎,只是把電視新聞當作排遣無聊的工具;當然更有人把那些資
訊,看成是八卦話題或娛樂新聞罷了。
於是有人很阿Q的認為,還是當年老三台的新聞內容,比較具有可看性,而且
在那個年代,少了一些燒殺擄掠的報導,純粹就是新聞資訊的獲得而已,顯然
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管道。
「像藝人那些分分合合的八卦傳言,或者疑似自導自演的緋聞事件,其實媒體
不必跟著而隨之起舞,以免浪費寶貴的公共資源呀!」一位老師退休的朋友就
這麼覺得。
他甚至認為,假使媒體覺得有些人喜歡窺視的話,那麼大可以將這方面的內容,
擺在類似插科打諢的節目也不錯啊!因為讓那些喜歡談話性節目的觀眾,自己
擇其所愛來觀賞,而且可以順便哈啦一番,如此豈不是更加的投其所好呢?
然而不論如何,像那位新聞系學生的感觸,或者懷念老三台的LKK觀點,還是
不少部落客的感想,電子媒體所選擇的新聞題材,終將是主導在業者之手中。
因此即使大部份的媒體人,不願意出賣其專業道德,或違背老師所傳授的新聞
手法,卻也無法在大染缸當中,保持著自我的判斷價值,還是得看背後老闆的
意志,然後作出自認為觀眾喜愛的新聞內容。
在這種主、客觀框架之下的新聞節目,縱使電子新聞媒體,已經進入百家爭鳴
之光景,或是全天候不斷提供的資訊,恐怕仍然難以避免陷入雷同、或者重複
播報的情境當中。
不過事實上身為現代人,一方面可以從媒體得到即時的新資訊之餘,卻也必須
同時遭受其負面之影響,或者是忍受疲勞轟炸的命運。
所以面對觀眾所感受的情況,不禁讓人覺得:此種新聞內容之趨勢,會不會因
此窄化了社區之文化內容?甚至侷限了民眾的胸懷呢?
不管這樣的情況是否會繼續存在,在馬祖故居老龍眼樹下的夜晚,偉國與老友
們大都認為:面臨此種讓觀眾覺得又愛又恨的新聞內容,也許將是普羅大眾所
無法遁逃的宿命吧!
只不過好友相聚所回憶起的往日情懷,總是摻雜著許多美好的故事,足以讓旅
人撫慰疲憊的心靈,豈不是炎炎夏日最為清涼的回憶呢?
(林蕎毅/馬祖日報副刊102.07.26鄉土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