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時光隧道
2015/11/23 15:21:55瀏覽485|回應0|推薦42

(相片由林蕎毅提供) 

 
 
「浯島仍然保存完好的洋樓建築,以及典雅、樸拙而讓人備感親近的
閩南式房屋,不僅訴說著祖先胼手胝足打拚的故事,也呈現了一種無
可取代的歷史軌跡,那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驕傲、更是一種讓人難
以割捨的記憶。」
 
蔣勳老師寫了一系列「破解」藝術家的書,以其獨特而精深的藝術造
詣,為讀者提供一個藝術欣賞入門的捷徑,以及滋潤心靈而讓人賞心
悅目的精神食糧。

在這一系列的藝術著作當中,其中對於印象派的《莫內》主流畫家一
書裡,提到一八七七年之《聖拉札火車站》作品時,特別寫了一段文
字,他說現在走進法國奧塞美術館,發現就是一個十九世紀火車站改
建的美術館;「奧塞」原來是火車站的名字,許多印象派畫家在這裡
進進出出,大家習慣坐火車出外寫生,月台上都是他們的記憶,所以
「奧塞」火車站就變成了「奧塞」美術館,用來永遠紀念印象派一代
的美學記憶。
 

(奧塞美術館圖片取自官網http://www.musee-orsay.fr/)


我們另外從「維基百科」的網站資料得知,該美術館主要收藏一八四
八年到一九一四年間的繪畫、雕塑、家具和攝影作品。原來的建築物
乃是一九○○年所興建的火車站,也就是從巴黎到奧爾良鐵路的終
點;後來車站在一九三九年的時候,因為整體市容規畫而予以關閉,
並於一九七八年被列為受保護的歷史建築,之後更在一九八六年改建
成為博物館之用,所以目前在館內大廳當中,還完整保留著原來的車
站大時鐘呢!

蔣勳老師提到奧塞美術館由奧塞火車站改建的故事,乃有感而發的認
為建立於日據時代的台北車站,當年也有很多台灣藝術家進出,可是
現在卻完全看不到昔日台北舊車站之遺跡,因此兩相對照之下而頗有
不勝唏噓的感觸。

針對大都會區舊建築物的保留與否,其實是一種蠻值得嚴肅看待的議
題,其中不單是硬梆梆的老舊建築物而已,而是摻雜了歷史軌跡、文
化薰陶、藝術品味,以及提供心靈反芻和慰藉功能的思維層次。

「目前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古老建築物,也許日後就是肩負保存歷史文
物的無形天使呢!」旅居台北的大學同學表示,看到中部家鄉員林鎮
的老火車站,因為鐵道高架工程而重新改建,雖然一方面覺得這是令
人高興而值得慶賀的喜事;可是在另外一方面,卻讓異鄉遊子心中僅
存的火車站畫面,完全從記憶深處而消褪殆盡。

「想到從此以後在火車站前面廣場,回憶當年搭乘火車到外地通學過
程的點點滴滴之際,將會失去古老火車站所帶給我們斑駁的回憶了。」
她覺得很捨不得而淡淡說出了心中的想法,更認為在無形中缺少了一
個撫慰鄉愁的景點。

這位老同學的感慨,彷彿和蔣勳老師對於舊台北火車站消失的感覺一
樣,似乎都是抱持著一種深情的眷戀、極其不捨卻又無可奈何的心
情。

其實我們覺得應該還有很多鄉親或過往旅客,同樣也都有此種感觸,
可是卻無法抵擋時尚風潮所帶來之改變;而且誠如上述是否保留老舊
建築物的爭議,一直都存在於行政單位和主管機關所考量與計畫之
中。

(相片由林蕎毅提供)

不過我們覺得很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南台灣的高雄舊火車站,一度在
去、留的抉擇過程當中,極其幸運的被主管機關保留下來了。

根據文獻記載,目前行駛在高雄與台南之間的鐵路建設,是在一八九
九年的時候建築完成。不過當時高雄的客、貨運輸是在另外的地方,
也就是目前的高雄港站之位址。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當時殖民台灣的日本當局為了擴張根
據地之故,於是將高雄規劃為往南洋入侵的主要基地,重新在一九三
七年八月的時候,在高雄車站現址動工興建,直到了一九四一年六月
時完成了高雄車站主體工程,並將繁忙的客運業務,由高雄港站(舊
稱打狗驛)移往高雄車站。
 
後來在民國九十一年間,因為高雄捷運系統及鐵路地下化施工之故,
原本欲將舊的高雄車站拆除,不過因為各界有鑑於其歷史意義非凡,
因而決定予以保留,然後決定用特殊的「總掘工法」往外平移了八十
二公尺,將車站主體建築物遷移到原本台汽客運停車場暫時保存。

主管機關表示,希望未來高雄車站「三鐵共構」工程完成之後,再將
這一座具歷史意義的車站移回原址,這一座擁有「帝冠樣式」的建
築,而其屋頂又具有「唐破風」的結構,屋脊之以「蒼鷹頭」為妝
飾,加上雅緻的「牛眼窗」點綴其中,著實是一棟讓人覺得別具特色
的老建築物,終於可以在免於遭受怪手拆除而保留下來。
 
回顧當初遷移工程之過程,相關單位很謹慎的找到日本原興建廠商來
承接,於是在當年八月十六日開始施工,在各界矚目和祝福之下,慢
慢經過了為期十七天的遷移工程乃順利完成;這個古老建築物遷移工
程,不但創下了全台史上最大物體的搬遷記錄,同時也為台灣文化資
產保存開啟了新的視野。

讓我們回過頭來,再來看一看蔣勳老師所提到的奧塞美術館,假如當
初法國政府沒有高瞻遠矚的目光,將奧塞火車站拆除殆盡的話,那麼
就不會有現在的奧塞美術館;即使法國在巴黎其它位址興建同樣的奧
塞美術館,也沒有辦法讓印象派那些大師,其所留下來的歷史遺跡與
氛圍保留至今,因此兩相比較之下的結果將是不言可喻了。

我們在蔣勳老師有關藝術的書本當中,看到了大自然景觀與人文藝術
的關聯性,不禁讓人為之動容;我們也發現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部
分,就是東西方藝術家所追求的層次,同樣都是希望與大自然共生共
榮、而且和諧共存的境界。

然而所有不同時空和派別的藝術家,在上述這一個層次與境界裡面,
其創作乃依循各自獨特的技法與修為,分別奠定不同的流派與作品,
因而發光、發熱之餘,更造就了許多風格迥異而盡善盡美的藝術珍
品。

因此不論任何一種創作是多麼多采多姿,究其根源總是圍繞在一個主
軸當中,所以想要表達甚麼樣的作品,就能夠凸顯出甚麼樣的風格,
但是蘊藏於其中的基本元素並不會改變;這種大家所認同的基本內
涵,就是可以直指人心而讓人感動不已之本質,因此藝術家得要能夠
擁有這種功夫,才可以名留青史而教人欽佩不已了。

原來只是一個古老建築物的火車站,人們就可以看到隱藏在內心世
界,那種會讓人感動的特質澎湃昂揚,尤其透過外在斑駁、和受到悠
久時空所洗禮的景觀,其所呈現的有形與無形影響力,竟然就是讓很
多人能夠如此動容的圖騰。

因此我們想到浯島鄉親或外來遊客,來到巍巍洋樓建築物的前面,或
是仰視高聳入天的貞節牌坊,乃至於村里巷弄到處可見的風獅爺,不
論其代表甚麼樣的圖騰,也不必給予過多的評論,人們所看到這些古
建物的外表與面貌,其實已經超越外型所呈現的本質,而且體驗到其
所散發出來濃郁的歷史足跡,以及足以讓人低迴不已的心靈悸動。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在涼風徐徐吹拂的夜晚,以寧靜的心情來欣賞生
命當中,那一些讓人覺得備感喜悅、和充滿時光隧道之故事,以及樸
實和瑰麗兩者兼具的生活美學,也許就是人生極其幸福的享受了。

(金門日報副刊104.09.13副刊文學)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ngrolin&aid=30169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