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騙」天下
2014/07/25 10:43:00瀏覽343|回應1|推薦24


不久前有一則社會新聞報導,內容提及有一位青少年善於行騙,根據司法案件
所披露的詐騙次數約有一百三十多次,由於檢察官覺得法官判決的刑責太輕,
於是不服而考慮提出上訴。

當人們看到這樣的新聞事件之際,姑且不談論其刑責輕重的議題,單就一個嫌
疑犯可以詐騙一百多次的紀錄,便讓人覺得那是一個行「騙」天下的案例。

「一個人的本性大都與生俱來,所以很難用世俗的角度來看待,即使不是為了
物質享受而行騙,人們卻也很難以理解,為何嫌疑犯會樂此不疲而持續詐騙
呢?」一位心理醫師分析這樣的案例而作了以上之陳述。

假使將此種令人覺得匪夷所思的社會事件,當作一個很有啟發性的議題來看,
那麼顯然古人所說《山可移、性難改》的警世箴言,確實有其正面之意義;換
句話說,人們的本性早在胚胎成型之際,也許就已經決定了大致上的輪廓,究
其原理乃肇因於父母所遺傳的基因使然,所以是一種無可奈何的事實現象。

提到基因遺傳所導致的現象,不禁想起鄰居有一位瘦小的老阿伯,雖然他已經
年屆花甲之年,可是講起話來仍然聲若洪鐘,而且丹田極其有力的說話方式,
彷彿是正在和別人吵架的聲調一般,不但讓人印象深刻而且更覺得非常有趣。

其實老阿伯在年輕時候,說話的聲調一直就是這樣,雖然讓人聽起雷如雷貫耳
的聲調,有時候讓人覺得不太舒服,可是他卻也沒有辦法用輕聲細語的腔調說
話,也許這就是他所天生的本性使然,並非刻意放高聲調來嚇人的呀!

雖然有人覺得每一個人的行為,大都是來自於天生本性所導致之結果,不過有
有人認為那是不負責任的說法,因為形成一個完整人格的因素很多,而天生的
遺傳基因,只不過是其中諸多組成分子的一環而已,並不能夠全然當作是所有
的原因。

當然如前面所敘述的那位詐騙高手,或者鄰居老阿伯高談闊論的說話方式,我
們即使不能夠將其歸納為天性與本性的緣故,可是卻也很難用自己的思維方式
來看待,或者用正常的角度切入來分析犯罪行為,因為通常都會搞得一頭霧水
而無法理解透徹。

不過也許有些人的負面行為,通通用天生本性的推托之詞來搪塞,甚至將不對
的行為歸咎於父母之所生,以致於自己也徒呼負負而無可奈何,此種無限上綱
的藉口,當然是一個負責任的人所不齒。

回過頭來看待那一個行「騙」天下的案例,顯然不僅是一個社會案件,也不單
是司法與法律事件,如果仔細思索整個故事情節,或許發現中還摻雜著蠻多心
理層次之問題,所以得用更進一步的角度來探討其原因,才可能弄得清楚詐騙
心理的心路歷程。

「人們經過外在約束來矯正的效果,其實並不如預期的情況那麼好,有時候甚
至還會每下愈況,偶爾還會因為習慣成自然的結果,讓積存在於人性當中的基
因,益發凸顯出來而導致不可收拾之地步呢!」一位教誨師不諱言的說。

那位退休老師所擔任的教誨師,其所說的話不盡然都是事實,不過卻也有些思
考空間之價值,甚至也隱約說明了本性的潛在影響力量,其實是一個無法全然
掌握的變數,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元化的社會故事,每天都在人們的生活周遭不
斷上演著。

不過即使人們對於此種情況無法遁逃,也唯有用正面而健康的心情來面對,並
且思索一個良好而正確的方式,將情緒控制在固定的範圍之內,不宜把所有的
過錯都歸咎於本性與遺傳,甚至應該勇於承擔自己的行為所導致之後果,然後
用勇於負責的態度和心情,來迎接每一個璀璨的生命,以及可預期而且美好的
日子,那麼才是一個很有韻味的人生呀!

(發表於馬祖日報副刊103.02.06鄉土文學)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ngrolin&aid=10983025

 回應文章

隨寫人◆ 封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26 09:45

關於行騙天下的青少年

容或先天的因素使然

然多達百餘次的行為

是否後天的教育或改變仍需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