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分水嶺
2015/07/09 09:50:07瀏覽522|回應0|推薦50

    


 
  《青春就是活著的同義詞,沒有年齡的區隔,也沒有結束。》        
     ~~坂口安吾
 
   日本二次代戰後文學家《坂口安吾》的文章風格,大致與《太宰治》
一樣都是世俗眼中屬於比較離經叛道的作家,所以被歸納為《無賴派》
或《新戲作派》的文風,其憤世嫉俗的力道不但存在於作品當中,而且
事實上本身也是過著浪蕩形骸的糜爛生活。
 
   這兩位被形容為放蕩不羈的作家,不約而同提出的看法就是要扯開假
面具,把人們心中的想法真實呈現出來,絲毫不想被各種傳統的規矩所
約束,好比太宰治的《失格人間》和坂口安吾的《墮落論、續墮落論》
等作品,處處都可以發現反抗刻意虛假、高調道德論與禮俗等繁文縟節
的痕跡,赤裸裸把生命推向實用與求生的層次。
 
   雖然坂口安吾在五十歲那年就過世,但是終其一生追求自我的人格特
性,被後人拿來和中國魏晉南北朝的《竹林七賢》相提並論,也有人覺
得他和當時中國作家《魯迅》的特質極其類似,所以假如要迅速了解坂
口安吾的作品風格,那麼竹林七賢與魯迅的文風,正可以讓人們馬上就
進入狀況了。
 
   提到喜歡叛逆與反抗傳統的人,總是讓人想到桀傲不遜的特質,或是
比較能夠深入自省以及喜歡《想東想西》的個性,當然坂口安吾也不例
外,所以他在文章裡面,曾經提出一個類似自我省思的議題,那就是在
三十七歲那一年,發現自己的《青春歲月》竟然找不到一個明顯分水
嶺,究竟是大學畢業那年呢?還是結婚的那一年?或是撰文批判當時民
風與人情世故的時候?抑或擔任報社總主編的年紀?
 
   看到他所論述的分水嶺議題,不禁想到每當我們也來捫心自問的時
候,竟然也覺得那是一個很有趣的生命話題,因為我們好像也很難以界
定清晰的分水嶺,因此坂口安吾說「青春就是活著的同義詞,沒有年齡
的區隔,也沒有結束。」這句話,似乎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當然坂口安吾為這一個分水嶺所給予的定義,其實並不是在人生某一
個階段的開始或是結束,因此更為重要的是人們《心境》之無形界限,
事實上青春歲月的起始階段,端賴每一個人的心靈感受了。
 
   一首人們極為熟悉的歌曲說:我的青春好像小鳥一樣不回來。倘若加
上坂口安吾所界定的基調來討論青春歲月,那麼很多人的青春時期已經
跳脫生理界限,不再是醫學上所認為的年紀了。
 
   至於作家為什麼會提到青春歲月的分水嶺呢?我們從其作品當中大致
可以感受得到一個事實,那就是能否為自己的理想、思維、喜好和標準
而活,如果除卻這些因素而活到了八十歲的耆老,也許沒有資格說自己
曾經擁有青春歲月;反之如果能夠為自己而生活的人,無論其生命在甚
麼時候終了,其青春歲月的心境將永遠沒有結束的那一刻。
 
  不管坂口安吾的論調是否得到認同,我們覺得這樣的思維,就是一個
反抗傳統的典型作風,終究無不以自我的生存價值來蓋棺論定。
 
   回過頭來看坂口安吾或是太宰治的生平,確實覺得他們兩人有很多相
似之處,而且都不太能夠見容於當時的社會氛圍,無論是言論或行為,
總是在追求標新立異、特立獨行和我行我素的範疇當中,在人世間瀟灑
的走一回而已。
 
   當然提到作家的生平和作品風格,人們各自都有其獨特的看法,所以
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閱讀、分析和批判,這正是文學作品所具有浩瀚的
包容性,也是文人之所以為文人的真正價值所在。
  
   其實人們在思索文學家的人格特質之際,可以用不同角度與思維來切
入,更允許不同元素和方位的批評與檢視;不過若是仔細來審視作家所
提出分水嶺的議題時,確實讓很多人突然停下汲汲營營的腳步,並且運
用比較客觀的心情,回過頭來看待自己所走過的足跡。
  
   當我們平心靜氣回頭看待過往足跡的時候,想必都會發現心中湧現五
味雜陳的感覺,也許還摻雜著喜怒哀樂的多元因素在其中,所以也許會
感到不勝唏噓的時刻,也有可能覺得意氣風發的喜悅。
  
   然而無論是正面或負面的情愫湧上心頭,畢竟每當人們在思索分水嶺
之際,其所油然而生的感覺和領悟,都是屬於每一個獨特個體的資產與
記憶,任誰也沒有辦法從其身邊強行奪走,當然也無法給予補強性質的
撫慰了,這是一個相對性質的人生哲理,所以並無特別深奧難懂之處。
  
   因此每當人們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之餘,或許值得用《慢活》心情來看
待自己的人生;正因為能夠思索生命的分水嶺,所以更會在生命深層與
隱密之處,找到適合於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從中體會到人生
的美好境界,或是此生身為人類的生命真諦,以及每一天迎向陽光的真
正意義了。

(金門日報副刊104.05.20副刊文學)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ngrolin&aid=2563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