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25 00:46:13瀏覽1443|回應0|推薦7 | |
散文教室之名作家散文觀 & 對人選有所質疑時,則再三斟酌以我對散文的四項「標準」:一、他是不是瞭解本國文字之文化意涵,在運用上能盡其精粹、優美,特別是——自然?二、他對人事物是否具有寬闊的視野,在思考上能超越表象,深刻透徹地描敘?三、他知不知道捕捉個人的經驗是為呈現一種時代的心理,在氣質上雍容大度而不瑣碎?四、他知不知道散文之散,非如手札般無結構,它指的是文氣的瀟灑,不是結構的散漫?〈陳義芝、誰是當代散文大國手、散文教室p11〉 & 散文的經營,是須費神勞心的,作者萬不可忽視這一番努力的過程。但文章無論華麗或樸質,最高的境界還是要經營之復返歸於自然,若是處處顯露雕鑿之痕跡,便不值得稱頌。……達到「行於當行,止於當止」的化境,那是一切文學家藝術家要窮畢生精力追求的最崇高目標了。〈節錄洪範版午後書房代序、散文教室p26〉----林文月的散文觀 & 散文具有舒緩的敘述魅力,能放縱想像、濃縮情理,不論是剖析人物內在世界、記錄社會變遷、涵泳情絲理緒,均允許許多向度的延展與疊印。我恆常對人的深層內在感到好奇,尋索其雍容與栖皇之貌,並記錄其證成與救贖的歷程。〈陳義芝編、散文教室p91〉----簡媜的散文觀 & 我盡量避免寫遠離社會現實的囈語謊言,但同時又深信文學應有它之所以是文學的藝術美質,是不該受到犧牲或迫害的。我在這塊土地上生活、走動,經歷見聞的某些人和事物曾令我感動、不安或忿懣。我的散文,大抵是這一類情思的紀錄。〈節錄漢藝色研版地上歲月序、散文教室p123〉----陳列的散文觀 & 一個作品是有心去經營,而不是散漫完成的。 & 如何充實文章?實在有關個人的學問與見識,並非一蹴可幾的。 & 欲以文字表達一種知識時,假若純粹以客觀的方式表達出來,那只是一種報導。而事實上,絕少能避免主觀情感的偏執,所以說,客觀與主觀的結合,以及大我、小我二者間的協調,我相信是可以辦得到的。 & 雖然自己創造新的筆法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但是,從實驗中慢慢做。等到自己的語法定出了風格,就是成一家之言的時候了。〈節錄1984年10月號文訊雜誌、散文教室p209〉----楊牧的散文觀 & 天地之間皆為文章,放心下筆大是好。創作不應是架空的罷?正如同畫出來的禾穗無法收割,離開土地,文字只是虛幻的遊戲。寫作者的責任,就在於拆掉空心矯作的任何藉口,用心靈提示與自己一般俗氣的人們憶起或追尋美好的事物情理。所有的現在都將是過去,忘記過去將迷失未來,文字,我以心靈託付的文字之中涵蘊混合著的正是回顧、現在、前瞻。寫作本不須講什麼道理,但文章裡自有道理。〈陳義芝編、散文教室p253〉----阿盛的散文觀 & 散文乃是廣角文體,可以抒情,可以寫景,可以敘事,可以說理;先決條件,筆力要透闢,筆力所以能透闢,則在於作者的生命能純美,感觸能敏銳,見解能盡精微、極高明、致廣大。如此則不病於俗,不流於浮。所謂俗,也即是常識之敷衍。所謂浮,也即是遊辭之播弄。散文有兩極,上極於天,下極於地。著天而不著地,或著地而不著天,皆難成佳品。〈陳義芝編、散文教室p279〉----陳冠學的散文觀 & 散文的寫作不純粹使用生活的語言,由於它包含著較多的思維,使用的語言不免有賴於傳統文學的簡潔、閎約及婉轉深厚,這一點又須整個社會對傳統文化已培養出一種尊敬和認同,否則難以為功。散文作者很難靠情節或人物的精彩,故必須反求諸己,退而求文學語言本身的魅力——這一點,靠的是詩詞歌賦的源頭。小說、戲劇和詩歌的寫作或可容大天才縱橫其間,六祖慧能甚至可以目不識丁,而仍有好詩傳世,(算它是口傳文學吧!)但散文的寫作卻有關學力,這一點也是台灣散文作者——無關老一輩或新生代——得天獨厚的地方,安定的學習環境有利於精緻語言的保存。〈節錄自九歌版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 序、散文教室p299〉----張曉風的散文觀 & 散文之第一要務是求其「不散」,然後才能談其他。散文之用,一為寫情,二為寫實。言之有物自是第一要務。此外,寫情要不落入濫情,寫事要不流於歧蔓,其要都在剪裁和組織——剪裁和組織,使散文不散,使散文可讀。〈陳義芝編、散文教室p347〉----黃碧端的散文觀 & 散文是沒有一定的格式,是最自由的,同時也最不容易處置,因為一個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裡絕無隱飾的可能,提起筆來便把作者的整個的性格纖毫畢現地表示出來。……文調的美純粹是作者性格的流露,所已有一種不可形容的妙處:或如奔濤澎湃,能令人驚心動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飄逸之緻;或是簡煉雅潔,如斬釘截鐵,……總之,散文的妙處真可說是氣象萬千,變化無窮。〈梁實秋、論散文〉 & 詩必須圓,小說必須嚴,而散文必須散。若用比喻來說,那就是:詩必須像一顆珍珠那麼圓滿,那麼完整。它以光澤為其生命,然而它的光澤卻是含蓄的,深厚的,這正因為它像一顆珍珠,是久經歲月,經過無數次凝煉與磨洗而形成的。小說就像一座建築,無論大小,它必須結構嚴密,配合緊湊,它可能有千門萬戶,深宅大院,其中又有無數人事陳設,然而一切都收斂在這個建築之內,就連一所花園,一條小徑,都必須有來處,有去處,有條不紊,秩序井然。至於散文,我以為它根本像一條河流,它順了壑谷,避了丘陵,凡可以流處它都流到,而流來流去卻還是歸入大海,就像一個人隨意散步一樣,散步完了,於是回到家裡去。〈李廣田、談散文〉 ★《散文教室》,陳義芝編,九歌出版社發行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