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覺正淨的意思
2024/05/21 22:00:55瀏覽63|回應0|推薦0

佛教學在這個空間,這個時間裡,教的並不是什麼學理說或哲學的理論,他不是什麼理論課段或思考上的假想,也不會去探討那些宇宙的基本元素是什麼組成的,又或者宇宙是有限無限的組成真相,這一切思想上對真理的揣測,所教學的都是希望你們能夠實際驗證,希望你們實際去實踐跟證實。
我在這裡的目的並非是僅解釋宇宙的理論,而是要幫助指導其他人實際真實的體驗實相。一切追尋知識遵循文字語言的教學理論並不能解釋實相,只有親身體驗才可以使我們看到觀察到實相的本來面目,這些思想教導的是體驗實相的方法,而不是實相的本身,這個道理正如指著月亮的手指,眾人能用手指使自己看到明月,而不是把手指當成明月。

覺正淨的,意思弗有矯正之意,引申為以智慧思考後修正熵的狀態。覺而弗迷,正而弗邪,淨而弗染。

行門裡頭,也是一個總綱領 三皈依

(術語)住世三寶佛、法、僧也

。佛者自性之覺。法者自性之正。僧者自性之淨。

故云自性三寶。六祖壇經曰:‘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

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

。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

 

可是現在講佛法僧三寶,大家都錯會了,說佛你就想到佛像,你就依靠它,這個錯了。

法寶,法寶是經典,行嗎?中國歷史上三武滅法,佛經不知道被燒掉多少,也靠不住!

僧,出家人,出家人自己修行沒成就,怎麼能給你做依靠?這是我們把佛法僧三寶搞錯了。

傳授三皈的時候,佛法僧三寶不是講這個,是講自性三寶,那是真的,真正的皈依處。

因為我們讀《壇經》,六祖惠能大師,他在《壇經》裡面給人家傳授皈依,他不用佛、法、僧,

你在《壇經》上看到,他傳授三皈,他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他不用佛、法、僧三個字,

他用覺、正、淨,聽了這三個字不容易起誤會。

然後他解釋,「佛者,覺也」;佛是覺悟的意思,皈依佛是皈依覺悟。要依靠覺,覺而不迷。

「法者,正也」。法是正知正見,也就是我們今天講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見解,完全沒有錯誤。依這個,這是自性法寶。

僧是什麼意思?僧是淨、清淨的意思。所以才叫我們要依覺、正、淨,這個講法我們很清楚,不會產生誤會。

 

《大乘義章》二卷說,「於三寶等淨心不疑名信」。

三寶在形式上看是佛法僧,在理上看是覺正淨,

佛者覺也,覺而不迷;法者正也,正而不邪;僧者淨也,清淨不染,這是學佛三個目標。

學佛學什麼?就是學覺、正、淨。覺是體,正是相,淨是作用,體相用。

三寶是自性三寶,不是外頭的;

要外面的三寶,你就變成外道,叫心外求法。

外面表法要把它會歸自性,就是消歸自性,你才能契入。

也就是告訴我們,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覺,看到經典就想到自性正,看到出家人就想到自性清淨。

外面是表法的,讓我們看到的時候能回歸到自性,這才得受用。

沒有形式三寶提醒我們,我們很健忘,常常把它忘掉,覺忘掉了就迷,正忘掉了就邪,淨忘掉了就染污。

我們今天生活在迷邪染裡頭多可憐!

學了佛法之後,還在迷邪染裡面過生活,就對不起佛菩薩,佛菩薩教我的東西我沒有認真學習。

我認真學習,我天天向覺正淨靠近,遠離迷邪染,這就對了,這才叫真正皈依三寶。

 

 

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會集本-積功累德第八


【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意是講念頭,怎麼樣護持自己起心動念,這個最重要!
於一切法還會起心動念,對於一切法非空非有還沒有搞清楚,
依舊是認為一切法是真有,我真想擁有它,我真想控制它,起這些念頭,這就是凡夫,這就是造業。

人的過失,犯口業最多,口業最重,把它擺在第一句,特別提醒我們,一切時一切處謹慎口舌,不造口業,用意在此地。

口業裡面最重要的是不譏他過,別人有過失千萬別說。不說沒事,說了怎麼樣?

說了,別人知道,他懷恨在心,就變成冤仇。
這個冤仇,機會成熟的時候他就報復,很麻煩。
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記載,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苦不堪言。

禍根是什麼?就是說話不謹慎。
這樁事情不但儒釋道都說,我們看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沒有一個宗教不說。

  你說是我的心中有煩惱,我跟它相應,我才會看到人家的過失。
那明明這個公園草皮這麼漂亮,就寫了「不要踐踏草皮」,你偏偏要去那邊踩,去那邊打球、放風箏,
明明看起來就是有讀書的樣子,為什麼不識字呢?
心裡常常會覺得不舒服,覺得還是不太明白為什麼這樣說呢?


口業很複雜。言語,我們已經養成習慣,從來沒有注意到我們這個言語說出去之後有什麼影響,
是善是惡自己真的不清楚,何況深遠的影響更不知道。
佛菩薩說話,句句都是利益眾生,
不是利益眾生的他不說,沒有言語。
身業是為一切眾生做示範的,意業是唸唸想著一切皆成佛,
所以念老在註解裡頭首先給我們講意業,也有道理。
意是念頭,念頭是因,身與口都是聽命於念頭,念善,言善、行善;念不善,言不善、行不善,
所以念比什麼都重要。

菩薩知道善護口業,特別提出一句『不譏他過』,別人的過失不能說。
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因為這三種業,不善造到極處,才感得社會混亂、天地不寧、災難頻繁, 全是不善業的招感。
我們讀這三句經文感觸非常深。
你對這個造惡的人寬宏大量,那個受害的人怨恨到極處,他唸唸想報復,我們現在講原諒他,他能接受嗎?確實很難接受。
他是為他個人想,他受的傷害太大,太痛苦了;菩薩是為一切眾生想,不是為個人。
造作極重罪業的人,他也是眾生,他也有佛性,他也有本善,為什麼造 這麼重的罪?一時迷惑,闖下了大禍,還不知道懺悔。

三業當中當然最重要的是意業,是起心動念,這個非常重要,所以善護自己的念頭,這是正行。
由於深契中道,正定常寂。這是功夫,這不是普通菩薩,普通菩薩做不到。
深契中道是什麼?二邊不著,這心地不但清淨而且平等,心在定中。什麼叫定中?不受外面境界影響,外面的境界善,不生貪戀;外面境界不善,不生怨恨,永遠保持自己的清淨心。
境界都是在考驗的,看看你會不會受它干擾,會不會受它影響,到不受外面境界影響心就定了,這叫三昧常寂。
所以深契中道是因,這是看 破,正定常寂這是果,這是真放下了。

「他者,一切有情」,不見他過,一切有情眾生。
「進言之,則包括有情無情,萬事萬物之一切法。
一切無過,本自無染。清淨本然,本自圓成」,這是《楞嚴經》上的 話。
什麼時候我們能真正看出來一切無過,這是什麼?佛眼看的、法身菩薩所看的,看到整個宇宙、看到十法界、看到六道輪迴、看到阿鼻地獄眾生都是清淨本然。 
為什麼說它清淨本然?那個相是幻相,是夢幻泡影,墮落在裡面的人他不知道,就像在作惡夢一樣。
三惡道是夢境,六道輪迴是夢境,醒過來是什麼?
醒過來是四聖法界,醒過來一看,看到什麼?看到佛,看到菩薩,看到聲聞、緣覺,六道不見了,這是四聖法界。
四聖法界還是一場夢,不是惡夢,是好夢,依舊在作夢。
再一次 醒過來真醒過來了,十法界沒有了,你見到一真法界,就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
生到實報莊嚴土,這叫法身菩薩,《華嚴經》上所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都住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是極樂世界。

萬事萬物之一切法,一切無過,過在哪裡?過在我們自己的分別執著,我們要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見到一切無過。分別執著是我們自己的嚴重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這兩種煩惱斷掉了,我們今天講放下了,你就是菩薩;兩種不能同時放下,放下一種,你就是阿羅漢、就是辟支佛,不執著了。執著最粗、最明顯,分別比較微細,起心動念是極微細。能夠把見思煩惱放下就是不執著了,往生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他不是凡聖同居土。《楞嚴經》上這句話非常有名,「清淨本然,本自圓成」。


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善護身業,不失律儀。

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願我臨命終時,不欠天地,不欠眾生,不欠心。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3au6m06f06&aid=18063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