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RSS Feed Link 部落格聯播

文章數:158
宋程頤【四箴】
知識學習語言 2024/06/14 20:30:17


出自宋程頤(西元一〇三三——一一〇七),程顥的弟弟,字正叔;因為他住在河南嵩縣西北,靠著伊川(河名),世稱「伊川先生」。

程子四箴即宋代大儒程頤所撰視、聽、言、動四箴。明世宗推崇理學,親自註解,頒行天下學校。嘉靖九年(1530年),嶽麓書院得禦製四箴及世宗親撰的「敬一箴」,特建「敬一箴」亭保存。

四箴碑現藏四箴亭內,其中《視箴碑》殘缺嚴重,箴文全缺。碑分四塊,每碑高46釐米,寬108釐米,字體正楷,碑四周雕有龍紋。茲錄碑文於下。

視箴原文據《二程集》補錄,注文殘缺,不錄。

 

【四箴】

視箴
心兮本虛,應物無跡;操之有要,視為之則。蔽交於前,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內;克己復禮,久而誠矣。

 

聽箴
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

 

言箴
人心之動,因言以宣;發禁躁妄,內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物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

 

動箴
哲人知幾,誠之於思,志士勵行,守之於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

 

 


CHATGPT:



人心如同一面水鏡,隨著外界的變化而波動,卻不留痕跡。

我們需要分辨自己真正的需求與那種尚未形成之前的心思,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自我觀察。

我們的心如同一面水鏡,常因語言與行動的誤解而動搖。要想平息這種躁動,就要讓內心專注。

語言是我們表達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它能夠影響他人的情緒和行為。

因此,我們在使用語言時要謹慎小心,既要避免過於簡單而顯得讓人聽不懂,也要避免過於繁複而讓人無法完全理解你再表達什麼?

我們要學會用不多也不少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才能更好地與他人溝通。

有層次的人能夠洞悉玄妙之理,因為他們在做事時會努力分離自我,並思考後果。

他們知道,內心的欲望過多,即使幫助他人也是一種欲望。如果隨著欲望行事,結果可能是徒勞無益,或者選錯了事,甚至把事情做錯。

這樣的養成習慣形成性格,而性格決定我們一生的境遇。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各種欲望,而這些欲望往往是我們行動的動力。

有些欲望是好的,比如對知識的渴望、對美好的追求;但有些欲望則是需要我們去控制和引導的,比如貪愛、瞋恨和癡迷。

我們首先要瞭解自己。這包括觀察自己的想法和行為,並反思它們背後的真正動機,而不是欺騙自己的原因,這樣才能避免因欲望而迷失自我。

要克服這些誘惑和挑戰,我們需要培養良好的品性和習慣。

良好的品性包括誠實、正直、善良、勇敢等。而這些品性都是通過長期的習慣養成的。

最好的方法是可以通過每天的反思來培養對自己誠實的品性。

良好的習慣則包括自律、時間管理、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這些習慣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從而過上更加充實和幸福的生活。

通過規律的作息和合理的飲食來保持身心健康;通過制定目標和計劃來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通過定期的運動來增強體質和心態。

當我們具備了良好的品性和習慣,我們就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困難。

我們會變得更加自信和堅強,並且能夠更好地與他人相處和合作。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加有意義和有價值。

我們學會在內心深處尋找力量,並且不斷地提升自己,這樣才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夢想。

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面水鏡,並且通過不斷地自我觀察和反思,達到內心的平靜和幸福。

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並且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美好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