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陸清松表示,過去認為中風是老人專利,但隨著罹患慢性疾病年齡的下降,第1次中風的年齡也有下降的趨勢,顯見如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糖尿病等與中風有顯著關係。 1 高血壓:過高的血壓容易使得血管的內壁受損,導致膽固醇的堆積,進而加速血管的硬化,同時也容易擠破血管,增加腦出血的危險,在影響中風的「三高」因素中,又以高血壓的影響最為主要。 2 高血脂:血脂中的高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偏高,會導致血管粥狀動脈硬化,其不僅會讓血管壁變得狹窄,一旦血管壁有斑塊掉下來,就會形成血栓,進而阻塞腦血管、引發腦中風。 3 心臟病:罹患心臟瓣膜疾病的患者,容易在心臟形成血栓,一旦阻塞住腦部血管,就會引發中風,特別是引發心房纖維顫動(心律不整)時,中風風險更高出數倍。 4 糖尿病:糖尿病容易使得血管壁增厚及硬化,血管容易因而阻塞或是形成血栓剝落,進而引發中風,有研究指出,在初次診斷糖尿病的5年內,中風的發生率已經較正常人增加兩倍。 除了上述疾病,另外如果父母、祖父母或兄弟姐妹之間有中風病史,或家中親人曾發生心肌梗塞或猝死者,其發生中風的機率亦高於沒有家族史者。 【遠離中風保健5原則】 陸清松醫師提到,若本身已屬高危族群,預防中風的日常保健更是刻不容緩,建議最重要的第1點為按時服藥,配合日常生活規律作息與運動、禁菸禁酒、做好飲食控制等,就能降低中風危險。 1.按時服藥:慢性病患應該要規則用藥,但許多病患卻沒有這樣的觀念,仍然是自覺有症狀時才吃藥,甚至藥沒了也沒關係,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病患,因忽視疾病的嚴重度,當症狀發生卻為時已晚。 2.規律作息:訂出規律的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質是預防百病上身的不二法門,尤其是工作繁忙、壓力大的現代人,更應重視睡眠時間,才能有效消除疲勞累積,以免中風上身。 3.保持運動:運動有助於體重控制和調節壓力,若本身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可多從事如游泳、健走、騎腳踏車等低中度運動,也不要忘記在運動前應該做好暖身,和運動後的收操,舒緩堆積的乳酸。 4.禁菸禁酒:抽菸、喝酒不僅會加重慢性病症狀,本身沒有慢性病者,也容易因長期菸酒不忌,將身體搞壞。因抽菸會使血管收縮,加速血管硬化並增加負擔,喝酒更容易造成肝功能出狀況。 5.飲食控制:控制糖、鈉、油脂、熱量的攝取相當重要,建議多吃青菜蔬果等高纖維質、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且避免加工、醃漬食品,飲食上以純天然的食物為主更佳。 陸清松醫師提到,若真的不幸發生中風,除了儘早就醫外,也應遵從醫師指示復健,據統計初發生中風的人,1年內復發的機率為5~15%,若在黃金恢復期3~6個月內按時復健,可有效降低復發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