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6/08 17:58:35瀏覽5419|回應0|推薦0 | |
修道必定要學會“開竅”。全部修道不過就是修一個“靜”字,心靜意靜。
但修靜的方法是什麼?靜修的方法就是開竅,就是學會開竅。但是“開竅”這件事,古人叫“千聖不傳”。 真要修道,必先開竅。開竅一定要“用訣”,這個訣是秘訣,一般人他是不傳的,叫“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 ”。古人說“給我十兩金,不傳一口意”啊。 訣是一種用“意”的方法,他為什麼不傳呢?因為他要傳給有德者。那修道怎麼辦呢?要開竅,得懂得秘訣啊。其實訣大多只有幾個字,非常簡單。大道至簡,非常容易,上手容易堅持難,秘訣本身一點都不秘。 人身上有無數接受宇宙自然“生氣”的地方,也有接受社會生靈“人氣 ”的地方。比如,凡是骨頭連接的地方,都能接受天的“生氣”,也就是關節都能接天的“生氣”。簡單吧?簡單——這就是一句秘訣。 大家要特別注意,修道常用的竅位,它和經絡學上的穴位是不一樣的。如果一樣的話,也就沒有“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的說法了,大家根據書本練習不就得了?不行,看書修道是不會成功的。所以二者有相當大的差別,不要搞錯了。 穴位是人體經絡裏面的小發電站,人身體的穴位相當 於生物發電站,這些生物電在穴位裏產生然後沿著經絡運行,影響人體生化反應的方方面面。它有一定運行週期,大約每晝夜運行五十二圈。所以中醫裏用電的良導體——金屬的針來針灸,道理就在這裏。 修道要開的竅,則多半與人體產生激素的腺體有關。大體上,我們修道常用的有九個竅,這九竅可不是穴位,它們大都跟人體裏的激素,以及激素所在的腺體有關。 比如,這裏四個竅,集中在腦袋上,這主要是接天的“生氣”的。這四個竅:一個是“頂竅”;然後是“意竅”,又叫“上丹田”;第三個叫“玉枕竅”,又叫“神竅”——注意啊,可不是玉枕穴;還有一個呢,叫總竅,是非常重要的竅,也叫“泥丸”。這個就是有些道書上說的“泥丸宮”,實際上是人的腦垂體,統管我們的內分泌,可以自動調整我們身體的各項功能。就人體激素分泌而言,它相當於中樞,它就像花生米這麼大,但作用很大,所以這個又叫“總竅”。 這四個竅是接“天氣”的,或者說接“生氣”的。前面我們講過,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接宇宙天體的“生氣”,天人是合一的,天人是互相感應的。人類是離不開天體的“生氣”的。你能不能進入修道的殿堂,要看你能不能大量高效地接受天上的“生氣”。打開這些竅,你才能大量地接天上的生氣。 我們多數人,這四個竅,都相當閉塞,不是充分在起作用,所以必須要打開,開竅才能修道。開了竅,當然能夠身體好,氣力足,才能腦子好使,才能長壽,甚至於開發我們的潛能。 天地天地,有天必有地,然後我們還要能夠接受“地氣”。我們知道地下的磁場,是有脈絡走向的。我們把房子蓋在這個地脈上,磁場就好;蓋到那個地脈上,這房子就不好。 過去說陰宅、陽宅,看風水,找龍穴,就是找地磁場。所以古人認為風水對我們一生的命運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甚至於子孫後代,對三代子孫都會起很大的作用。 地氣和天上的“生氣”有什麼區別嗎?其實一樣,都可以補充我們的“元氣”。但是,“地氣”跟天上的“生氣”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它不像天上的星體,高懸於太空之中,它在地表上,所以有個奇妙的特性。這個特性是什麼呢? 就是“遇風則散,遇水則聚”。喜歡水把它包圍住,遇水則截住它了,就把它給留住了,遇到風它就散了,因此民間管它叫做風水,這是它的特點。其實它正式的學名不叫風水,它叫堪輿。堪是什麼?是天道;輿就是地道。民間俗稱為風水,因為這種地氣“遇風則散,遇水則聚”。 那麼,修道的人怎麼接地氣呢?接地氣要開三個竅。哪三個竅呢? 人體背面的這一個是尾閭竅。這個尾閭,本來是分為上尾閭和下尾閭的,中醫主要用下尾閭,也叫長強穴。那麼下尾閭在哪兒呢?在尾骨的第三節;可是我們修道的人用的尾閭竅跟這個下尾閭不同,它是在命門下一寸。 命門是和人體正面的肚臍相對的,尾閭竅就在命門下,和我們的“氣海”相對。它實際上是個什麼東西呢?是人的腎上腺素比較集中的地方。我們都知道,這個腎上腺素,它的作用非常強。這個腎上腺素主要起什麼作用呢?比如說,有個強盜在追我,我平時走10裏路都很困難,可是他追我的時候,我可以一口氣跑10里、20里、30里,甚至翻高牆都可以,因為只要有一滴兩滴的腎上腺素,我立刻就能把無窮的潛力發揮出來。大家都知道,在藥房裏可以買到這個腎上腺素,是專門用來搶救垂危病人的,或者是給重病病人用的。所以,尾閭竅裏面充滿著腎上腺素,它是我們生命機能保持旺盛的“氣血”,所以非常重要。它相對的,人體正面的是“氣海”,氣海是儲存人體“衛氣”的竅位,也叫下丹田,這是正面背面相對的兩個竅。 第三個竅就是我們的肛門前口,叫做“玄牝之門”,或者叫做“牝門”,也叫“會陰竅”,注意不是二陰中間的“會陰穴”。會陰穴在兩陰之間,而會陰竅是在肛門前口,所以也叫“陰竅”。 凡是修道的人,都需要接“地氣”,因此必須打開這三個竅:尾閭竅,下丹田竅,陰竅。下丹田大家可能聽得比較多,因為這個地方是性激素的存儲之地,所以叫“氣海”。人體的性激素雖然在全身的血液裏都有,但是主要存儲地是下丹田。所以,修道所說的竅,大體上與人的激素是分不開的,它的影響是全身的,穴位往往是影響一條經脈,它們的作用是不同的。 那麼,頭上四竅接“天氣”,腰腹部三竅接“地氣”,這是七竅。修道開九竅,還有兩個竅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中丹田和我們背後的夾脊竅。夾脊竅在我們兩胳膊的連接處,我們平常背後這兩肩膀連接的夾脊竅是閉死的,修道的時候要打開它,打開以後和人體正面的中丹田來接“人氣”。 夾脊竅的前面,相對的那個地方叫中丹田,又稱為絳宮。這裏與心臟是有關係的,是人體胸腺所在地,也是與激素有關係的,也是激素所在地。胸腺激素到年老以後,它的作用會慢慢減低,但是它在人的生命活動中很重要,因為它是經絡之氣,它是走五臟,走血液,走組織液的。它又叫“經氣”,也叫“榮氣”,又叫“營氣”。這種“ 氣”其實是胸腺激素,走經絡、血管,潤澤五臟,是存儲在中丹田裏的。我們講精、氣、神,“氣”指的就是這個。 現代人為什麼不“開心”呢夾脊竅和中丹田竅,這兩個竅是接人氣的。人與人交流,打開這兩個竅,就叫“開心”。這兩個竅打開的方法極容易,打開就叫開心、舒心。我見到您,我很開心,你這個竅也就打開了。我見到您,愁眉苦臉,那你趕緊自我防衛,這個竅也就閉上了,怕我跟你借錢。你不會喜歡我,我也不會喜歡你,這兩個竅不開,也就沒“人氣”。我一見你,我就眉開眼笑,我已經在接您的人氣了,您也就比較喜歡我了,這時候就“有人氣,有人脈,氣場對”。 這樣我們就知道了修道要開九竅。我們知道有三個丹田,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上丹田在兩眉間。上丹田和玉枕竅相對,它們的中間,在人腦裏面有什麼東西呢?裏面就是松果體,也叫泥丸。 泥丸是總竅,它前面叫上丹田,最主要的是有一種“向性腺激素”。向性腺激素是什麼意思呢?人體不單單有“性激素”,還有“ 向性腺激素”。性激素是產生性功能的,也是產生我們的精力的,讓我們精強而力壯,這是性激素。人體產生性激素,這叫“性”。 可我們人類還有“情”,產生“ 情”的生理基礎是什麼?就是向性腺激素。 如果單講性激素,那畜生也有。所以人不同,還有“情”。有情,我看見一個小孩,我就想抱他,因為有向性腺激素。我看見一個老人摔跟頭了,我趕緊去扶他,我跟他“有情”。 情也是天生的,它有一種激素在人體上丹田這個位置產生,所以有一個盛裝婦女在我面前走過,或者是一個帥哥在我面前走過,我都要回頭看看。我為什麼多看她兩 眼?並不是我有非分之想,我只是很單純地想看看,喜歡看看。當時,我們就覺得有一種能量,一種氣,所以我們就想多看兩眼。為什麼人都會這樣呢?因為人人都 有向性腺激素,所以人人都有情,佛家講“有情世間”。 上丹田也叫意竅。因為道家認為人的意念接受和發送是集中在這兒的,人的意念活動也通過這裏往外傳播,所以它也叫意竅。 古人有這麼一句話,叫做“出死入生”,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這個人老是意念、思維活動紛飛的話,他的“氣”老通過意竅外放,損耗元氣,人體能量水準下降,那就叫“出死”; 入生呢,是講修道的人經常修煉,修靜,思維活動平緩,到了高級階段甚至“息停脈住”,思維活動基本停止,用神思,那這個意竅就可以高效地吸收“生氣”,這就叫“入生”。 所以,《內經知要》中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還說:“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修道就要修靜,不是用後天的功利心玩花樣,瞎折騰,《內經知要》中說:“不根於虛靜者即是邪術,不歸於易簡者即是旁門。” 因此,修道要修“虛靜”,要“斂神”。平常人活動講話,氣是通過意竅往外放,消耗能量,“出死”;可是我們修道不是,修道是接收,是斂神的。所以“出”,老外放就走向死亡;如果“入”,老接收就返老還童,這就是“返觀”的作用。 只有修靜才是修道,只有返觀才能長生。我們回頭再講怎麼返觀得長生。其實,所謂修道,修的就是一個靜字,用的就是一個返字。 《內經》中說:“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無有終時。”這就是我們修道的心胸氣魄和追求目標,也是我們修道的方法。 講講開九竅的方法: 第一竅,“頂竅”百會。 先用中指點在“百會”,再伸掌,掌心對“百會”,同時想“百會”(意念百會)輕拍“百會”,舌頂上鄂發出“嗒!”聲。頂竅即開。 (關閉百會的方法:中指對“百會”,意念會陰,輕拍百會,嘴唇閉合,發出“叭!”聲,百會即關閉。) 第二竅,“意竅”天目。 “意竅”天目,即常說的印堂位置,位於額部眉頭之間。用中指彈天目開意竅。深吸一口氣,憋住氣再彈擊,彈完吐氣,意竅即開。 第三竅,“神竅”玉枕竅。 玉枕竅在腦後,位於腦後枕骨粗隆上的凹陷處(從百會穴向後下方摸,第一個凹陷處即是),正對天目,意竅與神竅連心中間即為總竅“泥丸宮”。(玉枕竅非膀胱經的“玉枕穴”)。 中指貼於玉枕竅上方,食指壓在中指指背,嘴張開,食指指肚彈擊玉枕竅,口發“啊!”聲,神竅即開。 第四竅,絳宮膻中。 膻中即中丹田,位於胸部正中線兩乳頭中間。中指輕輕點在膻中,向上(頭部方向)輕輕一推,“膻中竅”即開。 第五竅,胛脊(夾脊竅)。 胛脊(夾脊竅)為背部兩胳膊的連接處,即兩肩胛骨中間的空竅,與膻中相對(不是經外奇穴“華佗夾脊”)。 開竅方法:用一手無名指點壓在另一手掌心勞宮穴,做彎曲伸展背部動作,心想“胛脊”竅,吸足氣喊“嗨!”,夾脊竅即開。 第六竅,命門。 小指(腎)點按在肚臍神闕穴,做腹式深呼吸,氣入丹田。吸足氣後在用口吹出,,命門處會有沉沉的感覺,此竅即開。 第七竅,氣海竅(下丹田)。 氣海竅(下丹田)臍中下2寸,下丹田是人體元氣貯藏之所。(氣海竅不是任脈“氣海穴”)。 第八竅,尾閭竅。 尾閭竅在命門下2寸,骶椎上,正對下丹田“氣海”。不是督脈“長強穴”(下尾閭)。 氣海竅和尾閭竅開竅方法:大拇指指腹按壓“氣海竅”,逆腹式呼吸(向先天過度),吸氣腹向內收,呼氣腹向外鼓,心想(意念)“氣海竅”和“尾閭竅”,呼氣時手猛地一松,二竅即開。 第九竅,會陰竅。 “會陰竅”,注意不是二陰中間的任脈“會陰穴”。會陰穴在兩陰之間,而“會陰竅”是在肛門前口(會陰穴與肛門之間),所以也叫“陰竅”。 中指按百會,食指緊貼按在百會穴後側。吸氣時腳後跟抬起,提肛;呼氣時,腳後跟向下一蹲,會陰竅即開。 收功。 “百脈朝會”閉百會即可收功。(關閉百會的方法:中指對“百會”,意念會陰,輕拍百會,嘴唇閉合,發出“叭!”聲,百會即關閉。) 修身練功、先開九竅。九竅打開,不僅能吸收宇宙能量精華,而且能排放身體的其他污垢濁氣。關鍵,“意到”、“手到”、“身到”,重要是要用心去做。貴在堅持。“九竅”打開後配合手療、點穴、推拿及其他自然療法,有病調理,無病保養,修心養性,強身健體。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