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柬國手札(五):是「救濟」還是「施捨」?
2006/08/05 00:38:03瀏覽622|回應0|推薦4

所謂「救濟」就是用財物幫助貧苦的人;至於「施捨」意思相近,但總有那麼一點上對下的感受。


     尚未出發前,接到一通電話。

「領隊先生,我是要去吳哥窟的團員,上次去的時候發現當地物資缺乏,那裡的孩子很可憐,我想帶一些家裡沒用的衣物,給那些小朋友。如果我東西太多拿不動,還要請你幫忙一下。」

我心想,既然團員有心幫助當地孩子,我當然樂於協助呀!當下就答應她的要求了。


    金邊到吳哥五小時的車程上,這位團員還很好學的跑來問導遊,「交換」的柬語該怎麼說?並且記在筆記本上。當時我尚未立刻反應過來,只覺得這團員真是用功。


    第二天,在吳哥窟時,遊覽車旁總有些孩子拿著當地的手工藝品向觀光客兜售,我在車門口招呼團員上車,竟然這位善心的團員拿著原本要救濟這些孩子的東西在做「交換」。我心想,原來我幫她拿的這些東西,是她要拿來交換的。當下,我覺得我被她完弄了,我的好心被她糟蹋了。我對她的印象,也開始改觀了。


    第三天,到了洞里薩湖,這位團員開始發麵包給小朋友,但這麵包好像似曾相識,仔細一想,原來是飯店自助式早餐的麵包。在岸邊發麵包,船旁圍了一群孩子,孩子有些沒有拿到不肯離去,船家也將船慢慢駛離岸邊,沒想到她手裡還有沒發完的麵包,竟然用力往岸邊扔,扔上岸的孩子撿走,扔到湖裡的孩子反射性的去撿,但撿起來後,竟生氣地用力往湖裡扔。我想當地的孩子也不是不挑的。


   第四天,要離開吳哥窟,在飯店
check-out時,她竟拿出原子筆,發給飯店的服務生,服務生拿了筆,看一看也就笑笑地收到胸前的口袋。當地物資缺乏沒錯,但是這些服務生買不起筆嗎?還是當地沒有賣筆?到了金邊的飯店,我到客人房間去一間間巡房,她的房門一開,就聞到一股特別的味道,原來她把前一餐打包了的剩菜剩飯,分裝在一個個小袋子裡,好方便四處去發送。幸好她的室友是個很善良、體貼的女孩,沒有多抱怨什麼。但是私下也向她表達了我的歉意。晚上,這位團員拿了一袋給我們的導遊,導遊拒絕了。他私下告訴我,平常他們吃的也沒有這麼差。


   台灣的經濟實力,世界知名。但是到了比我們落後的國家,我們也不能抱著經濟強國的心態來面對這些民眾。姑且先不論這位團員「交換」物品的部份,或許她是真的很想幫助這些經濟情況較差的民眾,但是在交給他們時,是不是也該注意四週的環境,自己的態度、行為,更要捨身處地的思考一下對方的感受,不要搞得自己像是上帝要來解救他們。更重要的是,不要以我們的眼光來評斷當地的人、事、物,在柬國的五天行程中,也不曾聽導遊提過柬國百姓經濟狀況不佳因而自殺率很高,不是嗎?因此在幫助他們之前,一定要先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才不致於貽笑大方。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n5018&aid=38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