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玲的「台灣嗲」 陸男最愛***
問:朱德庸漫畫「澀女郎」被伍宗德改編成電視劇後,在兩岸都相當火紅。聽說在劇中飾演「結婚狂」的奶茶(劉若英),有一段時間成為大陸人眼中台灣女性的代表。請問,兩位覺得兩岸的女性形象有什麼差別? 田沁鑫(大陸話劇導演):奶茶在大陸的戲劇形象是「鄰家女孩」型的。大陸人對台灣女性的印象就是很鄰家女孩、不咄咄逼人。大陸男人不喜歡老婆太強勢,像林志玲這樣嗲嗲的,大陸男人很喜歡,但章子怡就沒什麼人緣了。
朱德庸(台灣漫畫家):因為她傷害了大陸男人的自尊。
田:就女性來說,章子怡很英雄的,她做了很多別人不敢做的事。她要的目標非常明確,「鋒芒」兩字都寫在腦門上、眼睛上。但大陸還是一個儒教大國,女孩子都不是這個形象,她無法成為陪伴者。
大陸的男孩會幻想另一個城市的女孩,是跟大陸女人不一樣的氣質,劉若英就符合這樣的氣質。她如果不是台灣女孩、而是浙江女孩,那她就沒有什麼可以標榜的。這點來說,劉若英占便宜,因為她剛好就符合了大陸男孩對另一個城市女人的想像。
朱:大陸對台灣女人「柔順」的印象,可能是因為說話方式的不同。兩岸分隔幾十年,用字不同,會產生誤會。台灣會把一句簡單的話變長,大陸則把長的話變短。這種簡短的言語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強勢與不禮貌。台灣人接電話,會說"你好,你找誰"。但大陸會說: 「說,找誰。」
田:台灣人說話會有一種「台灣嗲」,像「把拔、馬麻(爸爸、媽媽)」。
朱:還有像大陸會說「拎個包走了」,但台灣人就要說「拎個『包包』走了」。
田:對這就是「台灣嗲」,極致的代表就是林志玲,大陸人太喜歡她了。
以上是我在北美世界日報看到的一篇訪談文章, 覺得很有意思.
兩岸分隔40年, 所以許多事情想法,做法都不大相同. 而文化差異表現最明顯的地方之一,應該就是我們說話時的遣詞用字了.
台灣長大的人, 也許自小環境溫和開放, 許多講話用字相對的也比較柔軟,我們自己不覺得, 但是碰到其他地區來的人, 我們平常很習慣的用語, 會讓人覺得有"台灣嗲".
猶記得與我媽媽分別40年的妹妹, 我的北京小姨來看我的時候, 也覺得我們說話的用詞很好笑, 她對我老公說 : 你是個大男人, 怎麼都說"包包"呀, "包兒"不就好了嗎??
而我北京表妹當初來美唸書時, 雖然她年紀小小, 我總覺她講話老氣橫秋.....
我們說 : 好漂亮呀, 她說: 很美....我們說 :不用客氣啦, 她說 :沒事兒 .... 我們說 : 真的啊 ("的" 跟 "啊"還連音,變成"真大??'), 而她說 : 是嘛? .....我們說 : 我得好好想一想, 她說 :我在思想鬥爭.. ..... 我們的"呀,喲,哇,呢,耶, 喔..."語助詞特別多, 她說話都很精簡.我們說話每個字黏在一起,她說話一字一句"特清晰", 真的很有意思..... 不過現在她跟許多台灣來的朋友相處久了, 她說話時的"大陸衝"也越來越少了.
另外現在台灣新聞為求生活化, 用字也越來越台灣"嗲"..... "狗狗", "貓咪", "呢", "啦", "囉' 等等"軟語"也都變成標準用語, 不過回頭想想, 其實這也沒什麼不好, 語氣柔軟, 與人的距離感就少了一些.
隨著兩岸交流的越發密切, 大陸的影視戲劇與台灣的綜藝娛樂互相影響越來越深, 再加上"臉書","微博"的興盛, 各地網友五花八門的回應, 創造了更多讓人看的眼花撩亂的新名詞... 慢慢的, "大陸衝"與 "台灣嗲"也終將漸漸演變成更"給力"更"犀利"的新語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