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閒聊:如何跟同事聊天?
2016/08/03 07:16:40瀏覽661|回應0|推薦0

一、
個人經驗,各位參考看看吧。

之前工作,我的同事大多數是大我十歲以上,甚至有快要六十歲的人。

一開始,彼此相處肯定會有一些「隔閡」,甚至是「代溝」。
畢竟生長在不同年代的人,所遇到的人事物不盡相同,不容易產生共鳴。

不過,只要知道方法而去做,跟老人相處絕對不是問題。

我認為「年紀」不是問題,
而「聊天」也不是剛開始的重點。

重點是「融入團體」。

年紀大的團體,會有「先來後到、學長學弟」的特徵。
這是因為過往當兵的體驗(義務役二年),延續到職場上。

當然,有些老人會說「我最討厭學長學弟制了」。

如果你相信這句話,很容易吃虧和倒大楣。
因為「說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常常發生在老人身上。

當你遵循學長學弟制的時候,
可能有老人會說:「時代不同,你用不著那樣啦!」

各位要知道,老人常講客套話,
你要聽出弦外之音,老人的心裡其實是講「做得好,就是要這樣做!」
因為大多數老人還是喜歡這樣子做(好逸惡勞),因為這就是「人性」。

二、
至於學長學弟制,怎麼做?

最基本的就是「拜碼頭」。

有當過兵的人,就常會聽過這句話:「學長,抽根箊吧。」
當老人有在抽箊時,而自己也有抽箊,請抽箊是最好打進團體的方法。

各位可不要以為「我鼓勵抽箊」,
這是舉例,我個人是完全不抽箊的。

那麼不抽箊的方法是什麼呢?
飲料、餅乾、伴手禮之類。

正所謂:「吃人嘴軟,拿人手軟」。
當老人接受你的好意時,你融入團體就成功一半了。

可能有人會說「幹嘛討好人家,自己做好自己份內的事,不就好了。」
當你是獨立作業的強者時,你當然可以這樣子做!你愛怎麼做就怎麼做!

不過,如果新人只照顧好自己,
不久就會被排擠,因為被老人當做異類來看。

而大多數的新人是處於弱勢的,
所以絕不能那樣做(不顧他人),導致觸怒眾人。

簡單來講,拜碼頭就是「表達自己的誠意,獲取他人的信任」。
有了老人對你的信任,要聊不聊,都是隨你高興啦。

三、
我對「拜碼頭」的看法,是當做「公關費」來看。

當你願意這樣做的時候,往往會得到相對應的「情報」。
也就是,目前公司的狀況,某人的為人處事,他人對你的看法。

這才是「聊天的價值」。

如果聊天是漫無目的,
在這個團體中,你就會處於被動,甚至任人宰割的狀態。
相反的,收集情報,你就知道現在該做什麼,也才能「明哲保身」。

當然,公關費要「量力而為」,千萬不要讓自己變成凱子。
重點是「持續做」,而不是「只花一次」。
每隔一段時間,做一下就好。

我自己算過每個月的公關費,大概是「月收入的百分之三」。
實際上該花多少,也沒有一定的行情啦,還是要視情況而定。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dccudn&aid=6877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