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鍋貼 • 餃子 • 饅頭》/ 醺人
2021/08/11 10:39:49瀏覽2351|回應0|推薦2
《鍋貼 • 餃子 • 饅頭》/ 醺人


(一)鍋貼

鍋貼是一道很普遍的中國佳餚。這佳餚做起來相當麻煩,一般人多數在外享用現成。
餃子送酒,越喝越有;鍋貼伴醉,更加可口!因此,醺老兒對這食品相當熟悉。
想自己做鍋貼,一定要先包餃子,下鍋煮熟,撈起來風乾了,擱在一邊備用。
最終手續,館子通常用平面大煎板,家庭則用圓底的煎鍋,先在板面、鍋面均勻抹上
一層薄薄的油,把備用的餃子鋪上去,再用煎匙輕按餃子,讓它們緊貼在板面、鍋面上。
「鍋貼」這個名稱,正是由此而來。並不是讓你燒得貼著鍋,焦了還有什麼吃頭?!
這一切準備就緒了,再點上文火,慢慢剪脆。手藝高明的師傅,可以把十多隻鍋貼,
靠底下的煎皮鍋巴連成一整片,而一隻隻黃裡透香的鍋貼一是一、二是二,條理分明。
親朋戚友常常批評醺老兒「濫交」酒肉朋友。老兒朋友的確很多,而且都值得自傲,
絕對不「濫」!反而是親戚嘛,嘿嘿!理由很簡單:朋友有選擇的空間,親戚不幸沒有這
種福份!老兒自信兩眼不瞎。舉個例子:一位北方館子大師傅,跟老兒喝得高興,不吝傳
授一招絕技:做鍋貼殺青前,在上面輕輕噴一點點水珠子,等煎板上滋滋聲停息片刻後,
再裝盤上菜,鍋貼會特別脆。兩個有心人趁興下廚當場試過,果然管用。記錄轉惠同好。
不厭其煩寫下一大堆鍋貼的做法,並不打算編寫食譜,只想讓各位讀者記住一件事:
鍋貼是餃子加細工,精巧煎製的成品;但對中國人來說,鍋貼並不等於餃子。

(二)餃子

小日本是一個頭腦簡單、思想複雜的民族。這種個性跟當強盜基本上並沒有衝突。
這種個性使他們把許多簡單的事,變得很複雜。比方說,簡單一聲的「山」他們就叫
「鴨媽」yama;「口」唸「骨刺」guchi;「吃」說是「迷屎」或是「迷屍」mishi;「切
腹」還好聽得很,是「喝辣吉日」harakiri;「燒」不分煎、炸、爆、炒都是「牙呲」
yaki;「鳥」不分鴉、鴨、鷹、鶯都是「偷日」tori••••。
他們不但在自己蛋丸本土小國內這樣,還帶到國外去。比方說,他們見到天皇拼命喊
小植物(「盆栽」banzai),侵佔台灣省之後,又教台胞對著天皇的照片呼「放屎」(台
語發音);大舉侵華後,把「盜」說成「共榮」,「姦」說成「慰安」;偷襲珍珠港時,
又把蠻飄逸的「神風」稱為硬幫幫、惡狠狠的「卡密卡死」kamikaze••••。
他們的語言雖然囉唆,以致講起話來快得像哮喘症發,又像趕投胎,卻有一種例外:
從各國偷來的辭彙保持原本發音,像盜自我國的「萬歲」banzai、「拉麵」ramen、「柔
道」Judo、「將軍」shogun、「餃子」gioza(還發明一台機器生產 gioza !)••••等。
因為頭腦簡單,小日本看到生魚片,根本不煮,手抓起來就扔進「骨刺」。而假如你
肯花點時間跑一趟小日本館子,就會領略他們思想複雜的一面。且聽醺老頭教你怎麼做:
進館子坐定後,請點一客餃子 gioza。掌廚料理一定體貼入微,替你想得特別周到,
給你加工煎香煎脆,煎成鍋貼送上桌子優待。不信可以試一試。
如果你怕油膩,抱歉,小日本鬼子太油滑了,他們的「餃子」就是鍋貼。究其因,應
怪秦人徐福祖上無德,在蓬萊島傳下一群亂七八糟的侏儒後代,「牙呲偷日」yakitori,
卻分不清是炸鴿、燒鵝、烤鷄、燻鴰、燉鸚鵡••••!


(三)饅頭

我們通常叫韓國人「高麗棒子」。醺老兒第一次聽到這字眼是從一個韓國人口中。
上世紀一位韓國詩人訪菲講學。這詩人癡迷我中華文化,不遠千里來台灣大學修完文
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參加台省詩社,除了母語韓文之外,中文詩也寫得一樣棒。他是摯友
詩人夫婦羅門、蓉子兄嫂(皆已仙去)的朋友,難得來菲,當然熱烈置酒招待。第一次見
面,他抱拳說:『我叫許世旭,是高麗棒子!』醺人說:『好個「高麗棒子」!來,乾一
杯!』他說:『乾就乾!誰還怕誰啦!』一仰脖子喝光。醺人自忖,這個朋友交定了。
酒酣,醺人跟他開玩笑:『尊姓大名「許世旭」,是否讓你想起媽媽哄寶寶尿尿時說
的話?』他哈哈大笑:『用國語(普通話)說,的確像媽媽!幸虧台灣話 Co Se-hiok 一
點都不像。韓國無論「韓語」、「唐語」都叫 Ho Se-uk,也不像,所以我只去台灣!』
這麼可愛的棒子,真是世上少見。只可惜他多年前也已仙遊,找李白乾杯去了。
跟棒子交遊短短一段時間內,醺人增添許多韓國語文的認識。他講的「韓語」Han Gu
和「唐語」Tang Gu,只是寫法上不一樣,讀法完全一致,毫無差別。
如果說小日本鬼子的「平假名」、「片假名」是鬼畫符,那麼,韓文的「韓語」則像
道士畫符,包含許多類似道觀裡、道袍上••••的標誌符號;不過,信不信由你,「唐語」卻
正是如假包換的中國文字。比如說,饅頭的寫法,中韓是一模一樣的兩個字。
如果你上韓國館子要饅頭 Mandu,跑堂送來又黃又皺的鍋貼,千萬不要叫師傅來吹成
白白胖胖的饅頭。不然你會鬧笑話,因為在韓國,「饅頭」Mandu 正是鍋貼。
同樣鍋貼,別問老兒為什麼拿到小日本就變「餃子」,到韓國又成「饅頭」。正是:

中華美食精華脆
鬼子迷屍棒子炊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y7308&aid=166358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