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校園霸凌掰掰!唐詩功夫吟詩打拳又防身
2015/06/02 05:13:35瀏覽824|回應0|推薦0
  不讓校園霸凌成為孩子最深層的恐懼!同儕之間的肢體欺負、言語恐嚇,往往造成孩子懼怕學校,進而影響身心發展。近年武林文創主張文化內涵教育的「唐詩功夫」,結合唐詩故事意境及防身功夫武學,教導孩子從小做個正氣小君子。
 
  最讓家長感到憂心的,莫過於層出不窮的校園安全及霸凌問題。中國有句古諺:「三歲看小,七歲看老。」,西方哲人佛洛德也將3到6歲視為品德培養的關鍵時期。近年來,幼兒園及國小社團紛紛推出文武雙全的「唐詩功夫」,強調品德教育從小做起,教導孩子學習「功夫精神」與「正義觀念」。
 
  誰能想到唐詩和功夫竟能擦出火花?武林文創獨家推出的唐詩功夫,勾起孩子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文武兼備,邊打拳邊背誦唐詩,讓小朋友在練武強身、自信勇敢之際,同時熟記詩詞歌賦,一舉兩得,也達到潛能開發、寓教於樂的多元效果。唐詩功夫文創教學法,也獲得文化部文創之星創意加值競賽第一名殊榮的肯定。
 
  每一首唐詩功夫,都有不同的正向教育意涵,帶給孩子不同的生活體驗。《詠鵝詩》帶孩子觀察大自然,《憫農詩》學習感恩造物者,《芳草詩》學習不屈不撓的精神,《春曉》運用五感體驗生活,《相思》揣摩思念的心情,《靜夜思》展現身法儀態,《登鸛雀樓》揣摩登高的意境,《遊子吟》強調孝順與報恩,《塞下曲》表現英勇豪氣,《秋夕》體會悠閒雅興,《送孟浩凌之廣陵》珍惜友情可貴,《楓橋夜泊》想像離鄉旅人的心境。
 
  學功夫會不會變得愛打架?武林文創表示,從簡單的功夫抱拳禮,就能讓小朋友知道注重禮節、尊重別人,唐詩功夫特殊的抱拳禮口訣:「右手握拳頭,拳頭代表強壯的身體,左手手掌代表善良的心,用心照顧自己,也要照顧別人,這才是功夫的精神。」這樣的教學理念獲得家長大大的肯定與贊同。
 
  武林文創將武術招式融入唐詩意境,設計淺顯易懂的功夫動作,讓孩子順著詩歌內容及節奏,一邊練拳、蹲馬步,學齡前活潑好動的孩子,也在功夫裡學會了規矩,進而懂得尊重同學。孩子從內而外的成為正氣小君子,自然不會成為霸凌者或被霸凌者。
 
  孩子們在練拳過程中,將一首詩背得滾瓜爛熟。打拳踢腿兼朗誦唐詩,不但可以增強記憶力,還能同時活動筋骨,成為兒童才藝新寵。打一套拳背一首詩,唐詩功夫的「動作記憶法」與「右腦開發法」不謀而合。
 
  為了教導孩子吃東西不要挑食,唐詩功夫《憫農詩》,將耕田、割草、鋤地、挖地瓜、擦汗、稻草人等元素,融入武術動作當中,讓小朋友領會到農夫的辛勞,就不會浪費食物。
 
  春天到了,就來打《春曉》拳法,接著五月母親節就來段《遊子吟》拳法。唐詩功夫觸動家長們的教養期待,唐詩功夫讓孩子們在運動中健身又能動腦背誦詩詞,也能從小認識中華文化。
 
  唐詩功夫《遊子吟》中詠春拳的中線理論,慈母手中線跟詠春拳「守中線」的諧音相同,簡單又好記,詠春基本防身概念立刻牢記在心,人們印象中沉悶的武術,變得有趣好玩。吟詩打拳又防身,唐詩功夫成為年幼孩子的正向教養教材,自然而然向校園霸凌說「掰掰」。

 

李白一同吟詩,和葉問一起練拳,
原來武術可以這麼好玩!
孩子左右腦同時開弓,瞬間提升體能與心智,
身心安定,自然養成端正好品格。
 

▲東森財經台-武術結合詩詞 培養小孩文武雙全
 

 

核心理念 Why We Do It ?

Why ?

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在重現華夏文化之美,我們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詮釋我們華人最引以為傲的文化內涵。

How ?

我們重現文化的方式,是使我們的教學擁有美好的意境,淺顯易懂,並讓年幼的孩子從小就能接受文化的洗滌薰陶。

What ?

我們發明了適合孩童學習的「唐詩功夫」文創教學法,融合詩詞文化與武術文化。

現在,準備好讓您的孩子感受文化之美嗎?



武林文創堅持研發創造兼具文藝、品格、健康、貼近生活的武藝文創課程。為3-6歲幼兒推出「唐詩功夫」文創課程,以朗誦唐詩搭配展現中華武術的新穎教學,結合文學與武藝,帶孩童一邊吟詩一邊打拳,引領孩子文武雙全。運用身體記憶法,讓孩子在揮拳打掌中,熟記古典詩詞,同時打出漂亮好拳,在潛移默化中,自然達到運動效果與左右腦開發的功效。以功夫(武術)來呈現唐詩故事,並以唐詩故事延伸品格教育。 即日起,報名兩期「唐詩功夫」,立即贈送兩堂課,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唐詩功夫」獲 2014 文化部【文創之星★創意加值競賽】第一名
 



◎找到一首輕易觸動孩子心靈的唐詩,開始落實「唐詩功夫」
學習功夫的傳統方式是一邊念口訣,一邊做動作,
孩子們常常覺得無聊枯燥就失去耐性,
而這是任培豪發展唐詩功夫的契機,根據唐詩的意思來設計功夫的動作,
<詠鵝詩>是一首有趣又可愛的短詩,讓人腦海中立刻勾勒出故事畫面,
孩子們藉著動作更深入體會文字的意境,了解為人處事的道理。
家長們則認為「唐詩功夫」不只培養孩子的文學造詣及功夫素養,
還能提升孩子的自信與內涵。
 
◎讓孩子一邊練拳一邊念詩,同時開發左右腦
我們的左右腦各司其職,掌管特定功能。
右腦對於空間、顏色、型態、視覺心像及韻律、創造等具有優勢,
左腦則擅長語言、文字、判斷、分析、數學與邏輯。
孩子們讀唐詩活化了掌管文字、語言的左腦,
練功夫讓肢體隨著文字意境伸展、發揮了右腦的創造力,
全腦一起運作,能促進學習的效率,深化學習的效果。
 
◎貫徹功夫精神,落實品格教育
學功夫需要體力,但更需要耐力。
動作要做到位,需要用心體會身體的改變。
一段時間下來,不但動作會愈做愈好,孩子的個性也會變得更穩定,
面對任何情況都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這就是所謂的「武德」。
功夫除了強健體魄,還可以讓孩子學習到正向、正確的生活態度。
 
◎練功夫,要先學好基本勢,奠定根柢未來可活用,日常生活中還可防身、保護自己。
中國功夫博大精神、門派眾多,培根老師融合南北派及各家精華,簡化統一,
整理成自然勢、騎馬勢、獨立勢、登山勢、半馬勢、坐盤勢、太極勢與仆下勢。
這八勢簡單易學,可以和任何門派都相通。
小朋友上手後可以自行運用,設計自己喜歡的唐詩招式,
平常則可以防身健體,鍛鍊心性。
 
◎父母帶著孩子一起吟詩練拳,正是親子溝通好時光
精選十二首唐詩,由入門到進階,搭配詳細分解動作與賞析:
〈詠鵝詩〉:模仿大白鵝的動作,讓小朋友學習觀察。
〈憫農詩〉:體會農夫種田的辛苦,讓小朋友學習感恩。
〈芳草詩〉:展演大自然動態,讓小朋友學習小草不屈不撓的精神。
 
「功夫是一種身和心的涵養過程。一拳一腳,一次一次要求自己,一點一滴慢慢累積,孩子學習掌握自己的身體,也淬鍊了自己的心,變得更專注、更有耐性,也更獨立。潛移默化中培養好品格,這是我希望透過功夫給孩子一輩子最珍貴的禮物。」──培根老師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link&aid=2388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