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預防季節病上身 五運六氣養身法
2014/06/23 13:05:13瀏覽618|回應0|推薦1

方舟文化  華人健康網  2014年6月23日 上午9:02.

從每年季節的變化週期,我們可以發現五運六氣的運行規律,對於不同體質的人以及每個人體內各部位的臟腑器官,都會形成不同的助力或是阻礙現象。

◎ 季節五運對應的人體弱臟

初運──春季嚴防肺系疾病

五運節氣對應上五行元素來說,「木」為初運,相當於每年的春季。木在天為風,在色為青,在臟為肝。每年春季,氣候變化以風氣變化為主,人體則以肝氣變化為著,一般來說肝病患者大多數不會在此季節發病,但是當風氣太過之時,就容易產生木旺剋金的五行狀態,進而出現人體肺病問題。像是讓國人避之唯恐不及的SARS、禽流感等肺系疾病,都是在春季爆發的。

二運──夏季留意腎臟病

「火」為二運,相當於每年的夏季。由於火在天為熱,在色為赤,在臟為心,所以每年夏季,氣候以火熱之氣變化為主,人體則以心氣變化較為明顯。過分的火熱之氣會反侮腎水,所以此時節人體患腎病的機率就會比較大。

三運──長夏季容易脾、肝、胃失和

「土」為三運,相當於每年夏秋之季,也稱長夏。由於土在天為濕,在色為黃,在臟為脾,故每年夏秋之間,氣候上以雨水較多、濕氣較重為特點,在人體則以脾氣的變化最為顯著。人體脾臟喜燥而惡濕,胃部則喜濕而厭燥,所以此時脾氣易虛,脾胃失運的疾病就變得十分常見。當脾虛而胃氣濕熱時,難免也讓肝氣有機可乘,進而出現肝胃失和的症狀。

四運──秋季注意肺功能穩定

「金」為四運,相當於每年的秋季。由於金在天為燥,在色為白,在臟為肺,所以每年秋季,氣候變化以燥氣變化為主,肺氣虛的患者在此時節最為舒適,能獲得平日難得享受到的颯爽快感。但若是氣候過分的燥烈,則會讓肺實之病的患者更加燥擾難寧,同時,還會讓金氣反侮肝木,造成肝膽疾病的產生或惡化。

五運──冬季當心關節及心血管疾病

「水」為五運,相當於每年的冬季。由於水在天為寒,在色為黑,在臟為腎,每年冬季氣候比較寒冷,人體的腎氣變化也會跟著波動較大。雖然腎氣具有自我調節的功能,但是所謂水旺自能滅火,這反而會波及心血管疾病和關節、筋脈等機能,使相關部位疾病的發病率增加。

◎ 季節六氣與病症的消長

六氣其實就是指季節的六分法,與五運具有相似的道理,但是更為強調每個季節交替轉折時的影響性。這裡提出人體身心受到節氣轉變的助益,以及較易致病的器官部位,可與前述五運分法的結果搭配比照,做為各季節之間銜接養生的參考。

初之氣厥陰風木──注意肺、脾、胃疾病

六氣之首,初之氣的特性為「厥陰風木」,相當於每年冬末初春,雖氣候嚴寒,但大地之氣漸漸準備由寒轉暖,熱能開始微幅上升,逐漸形成木氣。此時氣候以多風為特點,如果加上木氣過於亢盛,就會反侮原本相剋的相關臟腑,一般來說容易出現肺系、脾、胃等問題。

二之氣少陰君火──易犯肺、腎疾病

二之氣特性為「少陰君火」,是為火中有水。此時氣候逐漸轉熱,相當於每年的暮春初夏,心病患者因心氣漸長,身體自我調節的機能較為順暢,且春天肝氣逐漸穩定,當心、肝二氣趨於平衡,身體就會感到非常舒適。

但若是氣候轉變太劇烈,一下子變得過於炎熱時,則會使得人體火氣亢極,或火氣來不及上升,造成寒水之氣尚存體內,容易引發肺、腎方面的疾病。

三之氣少陽相火──注意神經衰弱問題

三之氣特性為「少陽相火」,相當於每年的夏季。此時氣候炎熱,人體的陽氣初升且不穩定,也就是所謂「少陽之氣」容易出現太過或不及兩種狀態。剛醞釀萌生的溫煦陽氣,特別具有使膽氣舒展、疏洩的作用。但是陽氣如果過於亢盛,則會使得人體氣血鬱滯;若是過度虧虛,人的精神就容易受到驚嚇或胡思亂想,睡覺時多夢易醒,進而導致心神困擾、情緒難舒等疾病的產生或復發。

四之氣太陰濕土──注意脾病暑濕

四之氣特性為「太陰濕土」,相當於每年的暮夏初秋。此時氣候變化以濕氣為重,疾病則以脾病居多。若前述的三之氣特性不及時克制,而蔓延至此時節,很容易造成脾病患者出現暑濕的症狀。

五之氣陽明燥金──注意筋骨關節、心血管疾病、肺病

五之氣特性為「陽明燥金」,相當於每年秋冬之間。此時氣候變化以燥氣變化最為突出,燥氣如果正常發展,將有助於肺氣的強壯;可是如果燥氣過分強盛時,不僅會抑木、壓火,導致筋骨關節疾病,並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增高,還可能會傷到主氣,從而加重肺病。

終之氣太陽寒水──注意流行性感冒、關節痛

終之氣特性為「太陽寒水」,相當於每年的嚴冬。雖然近幾年氣候有暖化趨勢,但溫差變化仍大,忽熱忽冷的不穩定狀態,反而讓人難以適當的調節衣物穿著和飲食,養生規律大亂,免疫力自然諸多漏洞,因此流行性感冒、關節疾病非常多見。

人體生存於天地之間,感受每日的風濕暑熱與季節的轉換,身心無時無刻不受到大自然的造化影響。根據「五運六氣」的變化規律,我們可以有條理的因應氣候流轉,體察自身臟腑的相應反應,清楚何時該特別補養何處弱臟,並提防哪一種疾病可能在何時發生。

本文出自方舟文化《照著體質學養身》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rjobik&aid=1445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