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17 03:37:06瀏覽856|回應6|推薦95 | |
其實你應該先看看值得你信賴的醫生怎麼說。 本欄醫生群是2008─2009年商業周刊做百大良醫的醫生群,這群有醫德、有醫術的醫生,針對人體一生中會碰到的疾病做出正確的問診資訊和就醫建議。
生病這件事,是最好不要碰到,一旦遇到了就會令自己或家人相當困擾的一件事。除了生病本身的苦痛之外,最令人無所適從的是,從就醫到療程與癒後各方面到底該怎麼決定才是最好的。
我從小不怕打針也不怕吃藥,但長大後卻非常排斥看醫生,原因無他,不知道該怎麼看醫生。 什麼叫做不知道該怎麼看醫生?那就是: 。 我該看哪一科?找哪一個醫生?
但是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會生病,有些病又嚴重到非看醫生不可。
年輕的時候,由於時常感覺到胸悶、胸口疼痛、呼吸困難,到醫院檢查了很久,還是查不出原因,症狀很像是心肌梗塞,但相關的各項檢驗都正常。最後,遇到一位醫生,問我怎麼個痛法?因為已經描述過症狀了,我只好含混的回答:胸口感覺就像被卡車撞到。然而也就是這一位醫生,很仔細的用聽診器聽出我的心臟的二尖瓣脫垂,安排檢查的結果,發現三尖瓣也脫垂。這時,心臟已經痛了兩三年。後來得知這是一個普遍的疾病,一直檢查不出來,是我的描述有問題?還是醫生的專業不同?或經驗不足?
我相信,有很多人有相同的經驗。那麼,身體產生自己不太熟悉的不適感之時,該怎麼辦?看醫生之前該先知道些什麼?該注意自己身體的那些癥兆。
我想,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上網查。可嘆的是,現在是資訊爆炸的年代,你上網孤狗一下,希望得到明確的結果,沒有結果也希望得到幾個可能性或建議,可是,列出來的卻是幾百頁的各種不同的資訊。有關的、無關的、沾一點邊的。沒有整理過的資訊就等同於一堆垃圾。 【商業周刊】的《146位名醫問診》就是一套由全台灣各科別的專業醫師共同參與所完成的工具書,本書幫我們建立實用且正確的概念,以面對自己或家人的疾病,並藉以引導我們進一步去找到更深入的資訊。 《146位名醫問診》分成兩冊:【常見疾病篇】&【重大疾病篇】。 【常見疾病篇】 。消化系統
【重大疾病篇】 。血液循環及神經系統
整套書的篇排很用心。內容方面,是由 146位各大醫院的名醫,針對台灣人經常求診的疾病,以問與答的方式提出最簡捷且正確的概念。條列式的問與答,利於快速查尋與閱讀。文內亦善用圖表,對不同疾病的症狀、用藥或醫療方式等等,進行比較與分析,重要資訊一目了然。
索引的編排方面,除了完整的分類目錄之外,在書側還特別做出分類標籤,以便於在各類別之間快速翻找,非常貼心。
再值得一提的就是,內頁紙質採用米白色,而非高亮度的純白色,黑色的文字搭配深淺不一的灰綠色區塊,有利於閱讀時眼睛適度的放鬆。果然是醫療用書所展現的專業與關切。
146位名醫問診-套書本書內容為《商業周刊》「名醫問診」專欄集結, 自2010年1月起到2012年12月,由撰稿人黃秀美針對讀者最關心的熱門健康議題,實際採訪台灣擁有卓越醫術及醫德的好醫師,以三個最關鍵的QA,由名醫親自解答民眾最應該了解的健康醫療資訊,並且經由受訪醫師親自審閱,是兼具權威、易讀的實用健康寶典。
囊括台大、三總、台北榮總、長庚、萬芳、台中榮總、國泰、馬偕、新光、亞東等十大醫學中心,以及各大醫療院所,該專業醫療領域首屈一指的一百多位名醫,如:心臟外科權威魏崢、肺癌權威郭漢彬、遺傳學權威柯滄銘、心臟不停跳權威邱冠明、兒科權威黃富源等等,皆在受訪之列。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