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31 22:14:26瀏覽908|回應17|推薦84 | |
當【聯合文學】出版社詢問我九月份新書想要讀《少年台灣》還是《我那賭徒阿爸》時,我沒有考慮的就選了《我那賭徒阿爸》。 賭徒這字眼太令人害怕,沈迷在賭博中無異於吸食毒品,要從賭海中全身而退,絕非容易的事,而阿爸這個稱呼又是這般的親切。這兩個角色要如何不相悖離的融合在一起?一個賭徒要如何做好擔負著重責大任的阿爸?或者到最後終於還是發現,阿爸,只不過是一個身份,只是一個代名詞,無關乎稱不稱職。 作者楊索,在台北艋舺出生,父親在楊索未出生前就從雲林來到台北,沒有資金、沒有一技之長,只有一個空乏的夢想。 父親賭光了賣掉祖產的錢,生意一再的失敗,只得不斷的遷徙。楊索陪父親在市場、在夜市沒有攤位的做著小生意,無奈生意一個換過一個,父親不停的賭、母親不停的懷孕,失魂的父母拖著一大串的孩子艱困又難堪的生活著。 身為苦澀的台北雲林人,我們飄蕩的家庭終因時間推移,在大台北的邊緣聚落繁殖綿延,手足兄妹複製了父母的貧窮,艱難地在台北的灰塵中討生活。 (內文) 等到我有能力拿筆描摩,已是四十歲以後的事。因為青春期過得太慘烈,我始終未能真正成人....。 (自序) 幼年的楊索被父母嚴重忽略,算是祖母帶大的,堅韌的祖母是影響楊索最重要的人,如果沒有祖母的陪伴,長大的楊索很可能就會是另一個蜉游在角落的陰影。 真的,不僅僅是貧窮的匱乏,更多的是漠視與傷害.....。 (自序) 15歲的楊索,終於決定要離開這個家,走過石橋到對岸生活。從此隔著一條可以遠望著父母家燈火的河道,自己一個人過日子。過橋,只有四十分鐘的車程,卻是一種決絕。 但是,離開不再連絡就能夠剪斷這一切嗎?剪得掉這些人和這些環境造成提早成熟的心智嗎? 多年後,楊索藉著書寫再一次的走過這些不堪回首的過往。楊索的文字沒有精煉的鑿痕,像是在訴說著一個遙遠的故事,也是自我的成長記錄。藉著文字的力量,讓自己能夠勇敢的面對,明白所經歷過的一切不堪都得以讓她更堅強,然後能夠慢慢的釋懷。
《我那賭徒阿爸》 · 作者:楊索 · 出版社:聯合文學 · 出版日期: 在閱讀《我那賭徒阿爸》的時候, 昨天, 我沒有辦法對著這些關心我的人談起任何有關我的家人, 現在,我還是容易感傷, 寫下這一種心情,
我終於了解,作者 楊索 寫作的心情,她說: 許多事物和青春一樣無法回轉,我的靈魂仍在漂流,仍未痊癒,只是我學會閃躲,越過一些灼人的炭火。我清楚的意識到,在流離人世,我唯一握住的是手上的筆,不再管自己究竟能不能寫,寫出來的文字能不能看,我知道我自己必須寫,唯有書寫才能使我平靜,這將是我持續寫下去的重要因素。
看《我那賭徒阿爸》,在楊索的故事裡,我看到了自己的內心、看到我所認識的有著童年慘澹經歷的朋友、也看到許多活在陰影中的社會邊緣人。 能夠像楊索一樣堅定的離開並且走出自己的人生,是多麼的勇敢。然而能夠再一次的去面對這一切,所需要的是更多的勇氣,重新面對,然後才有機會放下來。 |
|
( 創作|文學賞析 ) |